第309章 給劉如意取字
  會客廳內,頗為安靜。
  醇厚馥鬱的沉香從角落的香爐中悠悠飄起,令人心曠神怡。
  相對而坐的兩人都未出聲。
  陳洛此時不由得思考起一個問題。
  如果將華夏上下幾千年來的君主互相比較,那麼可否從中挑選出最完美的模板?
  無數人選從他的腦海中劃過,卻覺得他們各有千秋。
  畢竟每個時期的明君都擁有著自己的優勢,何況時代不同,生產力和周邊局勢都存在差異,單單從幾項數據去看,那將會有失偏頗。
  不過自己隻從幾個角度去看,還是能選出合適的人選。
  要論最適合征戰天下的國君,在統禦、納諫、治政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李世民,無疑是最強模板。
  他那果決的性格,更是加分項。
  如果生在其他的亂世,奪得天下的概率同樣極大。
  要論最適合對外開拓的國君,陳洛覺得劉徹和朱棣各有優勢,兩人擅長的方麵不同。
  劉徹“抽卡”能力一絕,整個大漢最為頂尖的三位將領,兩人在他手裡,而且他能在後方將國力發揮到極致,哪怕運用手段有些過分,但是不這樣做,如何支持住大規模的國戰呢。
  朱棣則是親自上陣,從靖難再到五次北征,像他這樣親自上陣,與敵軍征伐的皇帝在歷史上不說絕無僅有,那也是相當罕見,但換成其他皇帝,想要徹底斷絕蒙古氣運,可沒有那麼容易。
  不過這兩人倒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對外開疆拓土的野心極其旺盛。
  哪怕那些敵人被擊敗後,選擇逃遁與退讓,他們並不會就此作罷,而是選擇繼續進攻,將敵人的立足之地徹底蠶食殆盡。
  作為他倆的敵人,有且僅有一個下場。
  那就是死。
  至於最適合守成的國君,之前陳洛覺得宋、明兩朝都有中興之主,他們對外雖然拉胯了些,但治國上都還不錯。
  直到自己親眼見到了劉恒的作為,方才意識到他的實力和名聲,可謂是嚴重不匹配。
  什麼叫真正的“守成之主”啊?
  要知道這還是劉恒前期勢力單薄,朝中諸多舊臣限製了他的發揮。
  若他一開始就名正言順地繼位,或許能省下數年功夫,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劉恒之前,有無數君主使用過“文”這個謚號,但它真正與君主完美契合,甚至因為使用者而增加光彩,他是第一人。
  麵前坐著的劉如意,在自己這些年的教導下,性格和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改觀,比起幼時多了穩重,以及對百姓有著關心。
  隻是比起劉恒來說,那倒是差得遠了。
  不過劉如意現在對皇位沒有絲毫覬覦之心,他對現在的劉恒,唯有欽佩之意。
  要知道他很清楚,自己和劉恒的身份互換,估計現在還在苦苦熬時間,等著功臣派的那一批告病或老死。
  劉如意將麵前的茶水飲下,打破沉默道:“國相,還有兩旬,就到我及冠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