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給劉如意取字(2 / 2)

  “嗯?”陳洛扭過頭去,接著笑著應答,“是啊,時間過得真快,初來代地的時候,你還不到我胸口高,沒想到一眨眼就長這麼大了,我須發也白了不少。”

  十一年,彈指就過去了。

  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這些年裡,他一年在代國待的時間基本都超過了十個月,回陽夏的次數反而很少。

  因此陳洛對於自己的那幾個兒子的變化,其實頗感驚訝。

  陳直長到十歲後,便寫信前來,征得自己同意,接著動身前往楚地,拜師項羽,學習武藝。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項羽向他傳授武藝的時候,顯然沒有藏私。

  於是到了“三年之約”的時候,陳直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個子猛竄不說,手臂和腰腹都壯實起來,加上跟著項羽學習,功夫練得不錯。於是項淇與他鏖戰數十回後,因為體力不支敗下陣來。

  隻是從他到郢都的那一年多時間裡,與項淇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兩人兒時的那些小仇小怨,早就灰飛煙滅,反倒讓不打不相識,感情迅速升溫。

  在陳直十五歲那年,劉樂寫信送來,鄭重地和自己討論起直兒和項淇訂婚的事宜。

  陳直和項淇兩個小輩都情投意合,自己難道還有什麼好說的嗎?

  於是在大漢二十二年的時候,陳洛與項羽正式結為了親家。

  顯然,項羽對於自己的這個女婿也是相當滿意,常常在書信之中對陳洛誇贊道,“汝子有吾七分勇武,學去了吾十成武藝”。

  這個評價相當之高,等於宣布說整個大漢能在正麵打過陳直,恐怕不過一手之數。

  相比起兄長來說,陳魯就有些聲名不顯。

  當然,陳洛對於這個小兒子的關心並未減少。

  相比人人誇贊的直兒,內斂的陳魯的天賦顯露在不經意之處。

  在墨家弟子中,陳魯不知何時成了年輕一輩裡聲望最高者。

  起初,陳洛還以為這與自己有關,畢竟作為名義上接近墨家巨子般的存在,陳魯想要借父親勢,非常容易。

  不過他去具體了解一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發現陳魯完全是靠著本身實力做到的。

  墨家在大漢二十年至大漢二十五年中間,在農具方麵貢獻了一百九十六條改良方案,其中七十三條是由陳魯提出,超過三分之一。

  這還僅僅是農具改良這一方麵。

  要知道墨家當前可是有二十三個主要研究方向,陳魯在十六個方向上都有所建樹。

  如此驚才絕艷,陳洛甚至有產生過懷疑。

  是不是有人想將自己這個小兒子當成棋子,通過他發布這些成果,借此拿捏住他的命脈,待到未來陳魯掌控墨家,那人順理成章當上幕後主使。

  為此,自己特意在閑時向劉如意告假,偷偷回了陽夏一趟。

  當陳洛看著陳魯穿著灰布衣服,身旁擺放著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工具,在木堆和鐵石間來回穿梭時,完全相信那些改良建議是由魯兒提出。

  自己在他身上看出了匠心。

  要知道擁有匠心的工匠,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創造受到他人染指,更不會允許名聲被玷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