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多少往事,盡歸風中(1 / 2)

  第340章 多少往事,盡歸風中

  婚喪嫁娶,皆要吃席。

  吃席往往從幼不記事的時候就被迫開始,百日宴、周歲宴、被爸媽抱著去吃席;而後少年青年時代的吃席,則是懵懵懂懂,跟著長輩去往陌生老人的葬禮,或者叔叔伯伯的婚宴;待到成年時候的吃席,大多就蘊含著滿腹心事,家中至親離世,身邊好友出現意外,某位前任結婚;待到邁入暮年,每次吃席更像是緬懷,熱熱鬧鬧的氛圍下,緬懷故人,亦是緬懷曾經的自己。

  但要說吃席,人這輩子最難吃好的是自己的席。

  一場大宴引來親朋好友無數,光是應付人際關係就相當頭疼,真沒時間細細品味桌上的菜肴。

  至於最難吃到的,那就是自己喪禮的席。

  不過陳洛正安穩地混在某處角落,平靜地吃著自己的席。

  他用勺子盛了半碗湯,是梨羹,不由得自語道:“這宴上菜品倒是用心了,就是有點想要喝酒啊。”

  邊上坐著的那位精瘦漢子一直狼吞虎咽,恰好現在喝水歇息,於是他接話說:“畢竟這是人家葬禮,禁酒禁葷的。不過量大管飽,味道不錯,嗯……至少比我家婆娘做得好吃多了。”

  “那倒是。”陳洛揉了揉下巴,並無多少談興,而精瘦漢子緩了口氣後,又繼續大吃特吃起來。

  這如同在身邊放了個“吃播”,自己原本沒有什麼胃口,但現在覺得嘴巴裡不再嚼點什麼,顯得非常格格不入。

  於是他咽下已經嚼爛的梨塊兒,再從餐盤內撈出一把莧菜,這個時節的莧菜口味最佳,雖然品種比不得後世,但“滑”“嫩”“紅”這三個最顯著的特點已經全部具備。

  感受著鮮美的汁水在味蕾上跳躍,陳洛嘴角微微上揚。

  不過他很快想起這是自己的喪禮,於是又強行恢復成沉痛的神色。

  有一說一,陳洛覺得自己近些日子裡的各種觀感,非常奇妙。

  各個地方都有人談論自己的名字,推崇著自己的功績,追憶著自己的往昔。

  那些陌生麵孔的哀悼,又能有幾分真心呢?

  大多數人是為了應付劉啟下達的旨意,完成任務,哭嚎幾嗓子罷了。

  不過他倒也見到了真心為自己薨逝而難過的陌生人。

  那些人中有以自己為榜樣的墨家弟子,有因自己政策而過上好日子的普通百姓,有因秉承著自己不畏強權精神的官員……

  甚至陳洛都沒有想過自己能影響到這麼多人。

  穿越之初,他隻是想活下去,不死在大澤鄉的那場陰雨當中,而後麵前去結識項羽,最初目的不過是想蹭蹭聲望,順便輕鬆渡過秦末亂世,然後在漢初當個不大不小的徹侯擺爛即可。

  隻是在這個時代行走,陳洛就忍不住去做些事情,哪怕發生改變是與打卡係統的存在相悖。

  畢竟史書上的“大旱三年”“大河決堤”“易子而食”“白骨千裡”,屬於抽象的概念,光憑白紙上幾行簡短的文字,無法腦補出當時的景象何等殘酷。

  如果變成具象的場麵,例如親眼目睹連環車禍,耳邊充斥著血肉模糊的傷者哀嚎,或者有過數麵之緣的同校同學從寢室樓頂一躍而下,事後途徑現場,青石板印著一攤褐紅色的血跡……大部分人經歷這樣的事情,心情或多或少會壓抑小段時間,甚至做上幾場噩夢。

  故而見到遍地哀鴻滿城血,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恍然回首,沒想到自己在秦末漢初已經做了這麼多事。

  避免了楚漢之爭,保留了墨家火種,督促了《淮陰兵法》的誕生,推廣傳播了新式農具,打壓了匈奴氣焰,南越順理成章變為“自古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