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3方博弈,變故叢生(2 / 2)

  隨著幾件瑣碎的小事討論結束,劉徹掃視群臣道:“諸位應該聽聞了膠西國夷安縣一案吧?大漢七十餘載,從未有過。

  而朕繼位不到兩年,就發生了如此惡劣的事情,難道是因為朕的德行不夠,觸怒了上天嗎,惹起了民怨嗎?”

  這話一出,底下群臣皆深吸了口氣。

  看來這件事情,陛下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

  不然完全沒有必要將話說得這麼嚴重,簡直沒有留下太多退路。

  此時,王臧站起,語氣憤慨道:“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情不能怪罪到您的身上,您登基以來,無時無刻皆在為大漢思慮,為黎民謀福祉,誰敢說自己的德行能夠超過您呢?

  而常言道主辱臣死,您若因為這件事情而感到哀傷,那臣願意為此付出生命,來提您分擔憂愁。

  膠西國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臣認為應該問罪到具體之人,嚴肅處理。”

  好家夥。

  群臣更加確定了他們之前模糊的猜測沒有錯。

  要知道王臧作為皇帝的心腹,在正式商議這件事情之前,肯定在私下就有過探討。

  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發言就可以代表劉徹的意誌。

  “王郎中如此,朕甚是欣慰啊。”果不其然,上首位置傳來認可。

  頓了頓,劉徹接著道:“朕之前派專人前去調查,當下已經返回長安,趙大夫,你來說說結果吧。”

  聞言,趙綰就站起道:“陛下,臣彈劾膠西王,前段時間您派出去調查的隊伍,將結果整理匯報上來,膠西王這些年在封國內,的確稱得上是胡作非為。

  這次夷安縣內的百姓之所以沖擊縣衙,即是因為膠西王提前征收芻槁,導致百姓心生不滿,而後續膠西王命令地方強行彈壓,沒有處理得當。

  最後便出現了這起駭人聽聞,前所未有的案件。

  臣建議嚴懲膠西王,以平民怨。”

  隨著趙綰話音落下,他的身側又有人起身。

  “稟陛下,臣不同意趙大夫的觀點。是那些百姓暴動,殺死了當地縣令,豈能怪罪到膠西王身上呢?固然有芻槁的原因,但誰能說不是那些百姓心存反意,恰好找出的理由?難道趙大夫是與那群暴民共情嗎?”站起這人乃是丞相衛綰,不過他並非由劉徹直接任命,而是從先帝時期就開始擔任這一職位。

  故而他代表的利益,和劉徹並非完全一致。

  現在他站起來為劉端說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讓朝中群臣的目光帶上幾分玩味起來。

  看來這事好像還有得扯皮啊。

  尤其是最後那句話,乃有誅心之意。

  趙綰自然不滿頭上被扣了頂帽子,當即反駁道:“在聖君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受到教化,豈會心生反意,可麵對不公正的暴政,百姓的反抗難道不是應該的嘛?

  太祖高皇帝正是不滿暴秦,故而推翻了他們的統治,建立了大漢。

  衛丞相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

  麵對趙綰咄咄逼人的態勢,衛綰忠厚老實的麵孔中浮現出一抹輕笑。

  他瞇眼道:“哦?難道按趙大夫的意思,當今並非聖君治天下嘛?”

  對於核心觀點避而不談,但他抓住了語言上的漏洞。

  頓時,趙綰臉色漲紅,還是王臧站起解圍道:“膠西國由膠西王治理,發生這樣的事情,故而趙大夫才會彈劾膠西王。”

  雖然用這個理由解釋過去,但劉徹的臉色並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