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緩緩踏上臺階,在正式進入未央宮前,陳洛在不斷進行思考。
  之前自己在朝堂上與劉徹打過照麵,但那稱不上有效的交談。
  在陽夏陳氏身份小範圍揭露出來的時候,劉徹召見自己,但趙綰、王臧等人都在,算得上半公開的談話,而且商議的內容皆是正事。
  淺淺交談幾句,難以讓陳洛對劉徹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至於歷史上的漢武帝,評價格外復雜。
  有人覺得他任人唯親,但衛青、霍去病立下的功勛,成為華夏古代武將外戰極致。
  有人覺得他刻薄寡恩,但武將文臣哪怕功勛再高,能力再強,也多為善終。
  有人覺得是開疆擴土的雄主,也有人覺得他是搞垮了大漢經濟的暴君。
  至於他數度廢後、晚年殺太子、立子殺其母,讓他的性格更顯復雜。
  無論是古代的文人政客,還是現代的網絡論壇,抑或學者的研究論文,對這位漢武帝皆具有相當的爭議。
  “呼。”陳洛輕舒一口氣,接著走進殿內。
  無論後世眼中的漢武大帝如何復雜,但現在的劉徹不過剛剛及冠半年,在朝堂上表現出了心思深沉的一麵,但尚未臻於完美,沒有達到那種不喜形於色的地步。
  互相行禮完畢,劉徹微微瞇眼,臉上帶著笑意。
  在上朝的時候,陳洛所站的位置偏後,自己看不仔細,現在私下召見,倒是有機會好好打量一番。
  陽夏陳氏的子弟,樣貌果真不凡。
  但劉徹最為欣賞的,乃是陳洛眉宇間的蓬勃朝氣。
  在他看來,能力可以稍次一些,奮發進取的精神必須得有。
  “伯玉,陽夏陳氏對子弟要求向來嚴苛,先帝數度征辟,皆被婉拒,現在你願意出來為國效力,想必乃是陽夏年輕一輩中最為優秀的子弟了。”劉徹聲調上揚,略顯激動。
  阿父在位之時,數度與自己感慨,陽夏文貞侯為大漢赴死,乃是世間罕有的忠臣,想必其後人有父輩如此,同樣會是難得的忠臣。
  良將難求,忠臣更甚之。
  現在沒有經過司馬家族墮落行徑的沖擊,君臣之間忠義、信譽尚且保持在良好水準。
  故而陽夏陳氏子弟幾乎等同於明牌的忠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漢景帝疑心較重,有這樣完全值得托付的大臣,他怎會不想任用?
  在他看來,陽夏陳氏子弟能來長安出仕,哪怕擔任個閑職都好。
  可陽夏侯陳直以能力不足為理由,拒絕征辟,隻讓少數子弟擔任地方官員,僅兩人擔任郡守,但他們不肯調任長安九卿。
  通過這般反應,足以印證他們的權力欲望淡薄,更加符合忠臣的定義。
  如此一來,劉啟愈發想讓陽夏陳氏的子弟輔佐自己,卻一直沒能擁有這樣的機會,言語中的遺憾,讓劉徹印象深刻。
  現在他親政不到一年,就有陽夏陳氏的子弟入京,難道要放過這般良機嗎?
  哪怕麵前的陳珣是個廢物,隻要他可以吸引到更多陽夏陳氏的子弟出仕,那自己都願意重用,大不了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果。
  畢竟太後派係代表的是“孝”,占據著道德的製高點。
  而陽夏陳氏可以代表的“忠義”,則屬於另外一處道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