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次日。
  例行的早朝結束之後,陳洛去往前殿辦公。
  從高祖朝以來,禦史大夫及其所屬在宮城前殿辦公的舊例,一直延續下來。
  畢竟禦史大夫負責審批轉達地方諸侯國和列侯們的文書,禦史中丞則負責審批轉達各個郡縣內的文書。
  若是將他們辦公點設得太偏太遠,會導致有緊急事務需要上報的時候,送到宮內還得經過門禁,無法流暢地抵達天子手中。
  不過陳洛最中意的,乃是辦公不需走遠,散朝後慢走半刻鐘,又可以坐在案牘前辦公了。
  走到了地方,陳洛進門後便有不少同僚主動招呼。
  他則是一一禮貌回應。
  這些尊重屬於自己憑借能力贏來的,與陽夏陳氏子弟的身份無關。
  自己受到劉徹的指派,擔任議郎,屬於空降下來。
  有過工作經歷的人都知道,對於這種自帶背景的同事,或許明麵上不會表達自己的惡意,但保準會在小圈子裡,私下嘀咕幾句,覺得對方純粹是靠著背景上位。
  這樣的情況,亙古即有,從未改變。
  隻是他身上陽夏陳氏子弟的光環,可以消除大多惡意,隻剩些許不礙事的嫉妒。
  按照趙綰的計劃,前三個月裡,陳洛隻需要幫助同僚,做一些輔助工作,並且學懂崗位上各類具體的要求即可。
  畢竟哪怕按部就班地走到這個位置,亦需要經過一段“實習期”,去明白禦史這塊需要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好。
  何況陳洛屬於純粹的新手。
  當所有人都認為陳洛不過是來渡一層金的時候,陳洛偏偏在職位上表現出了極強的能力,震驚了所有人。
  在他們的印象中,陳洛好像僅僅花費了三五天,就渡過了全部的新手期。
  然後他在第一個月結束的時候,在事務處理上已經不遜色於這間前殿內的所有人。
  到了第三個月結束,原本大夥設想出來的新手期結束,陳洛在事務處理方麵,已經冠絕禦史部,還可以偶爾摸魚。
  在某些文書的分析上,陳洛表現出來的洞察力,更是讓他們嘆服。
  比方雁門郡在去歲十一月,受到匈奴侵擾,郡守和郡尉同時上書,互相彈劾對方。
  郡守給出的理由,是郡尉疏於防範,導致匈奴人來犯的時候,沒有作出足夠的反應,以致於邊關一帶受到劫掠。
  而郡尉則是彈劾郡守沒有下撥足夠的錢糧練兵,從而他無法召集士卒訓練,這次防備出現疏漏,純粹是因為郡守那邊的問題。
  往常見了這種互相扯皮的文書,往往需要花費兩三個月調查,甚至派出使者去實地勘探情況,方才能得出合適的結論。
  不過陳洛選擇調看了之前的一些文書與數據,發現雁門郡的郡守和郡尉並不存在積怨,所以排除互相攻訐,而在九月份秋收的時節,雁門郡受到過一次襲擾,耽誤了農事。
  有了這個前提條件存在,那麼雁門郡確實會如郡尉所言,難以調用足夠的糧食用於士卒訓練,供給巡邏,而且按照往年匈奴成規模的襲擾記錄來看,雁門郡在十一月遭受襲擾的次數極少。
  大概雁門郡的太守,亦是懷著僥幸心理。
  故而綜合其他情況來看,那位郡尉匯報的內容,沒有實質上的錯誤。
  但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並非雁門郡太守主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