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作者:靈麓夜行 第378章衛青的煩惱 馬車緩緩停下。 偉大的陳洛回到了他忠誠的陽夏! 踏上這片生活了超過二十載的土地,他眼中帶著幾分感慨。 自己在長安同樣生活了不短時間,但作為帝國的首都,外加它是新建立的城市,那兒的變化乃是日新月異,每隔個五六年,基本上就會來一輪翻新擴建,像極了畢業後的學校,迅速變成了不認識的模樣。 而陽夏的發展節奏,加上並不處於水陸交通要道,除了有陳氏的名氣加持以外,其實與大漢那些普通城市沒有什麼區別。 但從宜居的角度來進行評判,那它毫無疑問可以排在大漢前列。 生態環境方麵,陽夏有山有水,而且按照“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標準,製定了相應的規矩,不去亂砍濫伐,水土保持得不錯。 產業結構方麵,陽夏因為墨家商隊的存在,商業算得上較為繁盛,不過農業依舊占據了主導地位,不過天下各處皆是如此,就連關中這樣的京畿之地,都是糧食的重要產地,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至於教育體係和醫療條件,這就屬於陽夏的優勢了。 墨家子弟肩負教學任務,墨家醫者不計酬勞地救死扶傷。 要論大漢何處的基礎教育和醫療能比陽夏便宜,那是絕對不存在的。 至於人文環境和百姓生活水準,都處在大漢平均水準之上。 故而陳洛來到陽夏,看到道旁百姓的精神麵貌,臉上鮮有愁苦之色。 “伯玉這是頭一回返鄉吧?祭祖典禮要等到三日後方才開始,到時候長輩們都會出席,不過在那之前,我先帶你在陽夏逛逛?”下了馬車後,陳旭出言相邀,主動來當向導。 他覺得一路相處,自己在伯玉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明明兩人年齡相仿,對方卻莫名多出了一股源於內心的沉穩。 要知道大部分人在二十來歲的年紀,做事沖勁有餘,可計劃不足,往往一隻腳都邁出去了,卻沒想好要朝哪個方向走。 哪怕靠著運氣碰中了目標,辦成了事情。 但運氣總有用光的一天。 沒能完全靠著自己的能力成事,等到風口過去,跌落下來,恐怕就沒有眼界去乘上下一波時代的浪潮了。 陳旭便有自知之明。 單靠他的能力,完全做不到在大漢朝堂上無所顧忌,若是被人下了套子,靠著陽夏陳氏可以保底,避免身死牢獄,但履歷上有了汙點,想要再度起復便沒有那麼容易。 而陳旭覺得伯玉便不會如此。 且不說他覺得伯玉沒有可能陷入圈套,就算被陰了一次,都能靠著手段反殺對方。 要問陳旭為何會存在這般想法,實際也說不上來。 隻是他內心莫名就會選擇相信。 麵對邀請,陳洛笑著應道:“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這邊是什麼樣子。” 他與陳旭有說有笑地聊了起來,朝著城門處走去。 離自己上一次來這邊,也過去了四五年之久,而且他每次過來,很少會在城內閑逛,基本上去陵墓那祭拜一番,便不再過多停留。 至於陽夏城內出現了什麼變化,還真沒好好具體了解過。 城門往往是一座城市的門戶,亦是“臉麵”所在,決定了外來者對它的第一印象。 光看著與記憶中相比,翻新加高的青石城墻,以及擴寬了的實木城門,陳洛心中便生起期待。 這道城關到底是“麵子工程”,還是與陽夏城內的發展相匹配呢? 走到城門處,陳旭已經開始講述著陽夏的製紙作坊、繞城水渠,而陳洛津津有味地點頭應答,目光稍稍偏移,結果見著衛青站在不遠處,神色似乎有些奇怪。 壓下心底的疑惑,陳洛先走近招呼道:“好久不見,這些日子在陽夏過得還算順心吧?” 之所以會有後麵這一問,是因為他在剛才衛青的臉上,看到了幾分猶豫與彷徨。 這樣的神情出現在普通人臉上,可謂再正常不過了。 後世大部分人思考晚飯吃什麼,都得打開外賣軟件挑選一陣,這家米線昨天吃過,這家漢堡過於油膩,這家炒飯配送費太貴……猶豫與彷徨明晃晃地寫在臉上。 可衛青在這段時間的表現,稱一句堅毅果敢,完全沒有問題。 廬江太守可是兩千石的官員,在普通百姓眼中屬於封疆大吏,天一般的人物,翻翻手就可以定奪自己的生死,但麵對這樣的壓力,衛青非但沒有害怕,選擇直接剛了上去。 現在出現了什麼糟糕的事情,才會讓他心神不定?
細思極恐。 “見過陳公。聽聞您賑災成功,以活災民無數,立下如此大功,想必回京之後,定能青雲直上。”衛青行禮,臉色平靜,仿佛之前的憂色乃是陳洛的幻覺。 頓了頓,衛青再道:“勞煩陳公關心,我在陽夏這邊受到的照顧頗多,簡直讓我受寵若驚。” 瞇了瞇眼,陳洛笑說:“那就好,現在我打算在陽夏逛逛,你在這邊待了的這些時日,應該還沒把它逛完吧?今兒我們一並作伴,好好走走。 東升兄,多帶個人沒有問題吧?” 衛青剛才回答自己問題的時候,神態並沒有什麼異常。 但陳洛並不覺得自己眼花。 到底是什麼情況,等下自己旁敲側擊,顯然屬於最為合適的解決辦法。 “自然沒有問題。”陳旭答道。 造紙工坊內有部分區域屬於墨家機密,但他相信陳洛帶來的人不會有什麼問題。 畢竟衛青的事跡自己也知曉部分,那些商賈想買通這樣的人,隻怕財力不夠。 至於其他的地方,就沒有什麼敏感的了。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衛青抿嘴說道,跟在陳洛身後半步,眉頭微不可見地皺了皺,顯然在想著一些煩心事,隻是自己剛才麵對陳洛他們,不好表現出來。 幾人於城中遊玩半日,倒是不像後世旅行團那樣趕集般走馬觀花。 在陳旭的帶領下,他們幾人基本上把陽夏城內幾處上佳去處全都仔細逛了個遍。 不過墨家工坊和大型水車是一個城南一個城北,來回走上一趟,哪怕是坐馬車,同樣需要耗去不少精力。 而陳洛對這次參觀相當滿意。 雄壯的城關內,陽夏的基建同樣與之適配。 尤其是各項民生工程,在墨家的主導之下,為陽夏的每一位百姓都提供著便利,或許長安的城建更豪奢氣派,但單論生活體驗感,陽夏肯定會勝過一籌。 何況陽夏製紙工坊的技術,哪怕陳洛對科技並不了解,但同樣明白它在這個時代屬於遙遙領先的行列。 待到夜幕即將降臨,一行人最後跟著陳旭,在家生意相當火爆的小吃店內歇腳。 縱使天色漸暗,大堂內也是坐得滿滿當當。 不過陳旭表明自己的身份,拿到了在這家店鋪內預定的一間廂房。 帶著兩人走上二樓,坐下之後,陳旭輕輕捶了捶有些發酸的小腿,然後笑著娓娓道來,“別看著這家鋪子裝飾尋常,但它是曾祖當年在陽夏常來這家店子,它的名氣可不小。” “這小店還有這樣的故事?”衛青頗為好奇。 畢竟當年與陳洛為友的人所剩無幾,曾經的下屬不斷退隱,跟隨在他麾下作戰的士卒漸漸凋零…… 在大部分百姓的眼中,陽夏文貞侯漸漸開始符號化。 如同提及白起,就想到的是他坑殺降卒、放水淹城的殺神形象;提及韓信,則是飄逸靈動,統軍如神的兵仙形象,提到項羽,即會浮現橫掃天下,愛民善政的楚武烈王形象。 而陳洛經過景帝一朝的選擇,幾乎成了忠臣的代名詞,反而讓他原本的性格有些模糊了。 陳旭篤定說:“那個時候我尚且年幼,不過這事是我從大父那聽來的,絕對假不了。 因此我剛才帶你們在城內閑逛的時候,提早派侍從過來付錢,定下了這間廂房。” 衛青不再懷疑,深以為然地期待道:“陽夏文貞侯在長安吃慣珍羞佳肴,回陽夏侯是常常光顧此處,我倒好奇這裡飯菜會有多好吃。” 當美食與名人掛上鉤之後,起到的宣傳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比如蘇東坡之於紅燒肉,偉人之於臭豆腐,都是讓人見到那些食物,就可以產生聯想。 這些名家偉人都喜歡吃的東西,斷然是差不了的。 哪怕覺得不好吃,也會在內心進行自我安慰,我這是沒有吃到正宗的,下次找到老字號,吃到正宗口味的,一定可以喜歡上。 “還是不要抱太多期待為好。”在旁邊默默聽完全部對話的陳洛,低聲嘀咕。 自己以前確實經常來吃這家鋪子不假,但絕不是因為他們做的飯菜味道好吃,才常來關顧。 嗯……主要是隔壁一條街全部都是布料、紮染還有飾品的店鋪。 陪妻子逛街的辛苦程度,堪比行軍打仗。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合適的落腳點,來舒緩身心的疲倦。 恰好這家坐落在街道岔口不遠小吃店,就成了中場休息的最佳地點,陳洛每次無比自然地順腳拐過來,在店內坐下休息。 沒想到這些年過去,那些布料店的生意相比從前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反倒是這家小吃店生意火爆起來。 世事無常,莫概如是。 約莫兩刻鐘後,他們點了四菜一湯,在餐盤中擺得滿滿當當,份量不小。 不過這對於三個年輕人來說,就屬於豐盛卻不至於浪費的程度。 陳洛夾起一塊雞肉,放入嘴中。 熟悉的老味道。 不鹹不淡,要說難吃倒不至於,可真要把它誇成美味,那似乎又有些違心…… “果然好吃,不錯,不錯。” “嘿,我就說曾祖愛吃的鋪子,絕對差不了,伯玉,伱說呢?” 陳旭和衛青的目光齊齊朝陳洛投來。 “啊,呃,挺好,挺好。”摸了摸下巴,陳洛選擇違心。 某些時候,情商還是得上線發揮作用的。 說一句好吃不是什麼違背原則的事情,身上又不會掉塊肉下去。 聽著兩人又是一陣贊美,陳洛低頭端碗喝湯。 說幾句違心的話沒有什麼問題,但憋笑倒是有些困難。 等下自己若沒憋住,把湯水或者飯粒笑噴到桌子上,那就顯得過於失禮。 難怪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哪怕事實並未進行刻意扭曲,但隨著親歷者全部離去,再加上沒有留下明確的記載,那經過後人刻意的腦補,極易演變成另外的情況,將真相掩蓋。 若是沒有陳洛這個當事人在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麼這家店子其實是因為位置適合休息,所以自己當年才常來的事實,又會有誰知曉呢?
再不絕於耳的贊美聲中,陳洛結束了這頓晚飯。 飽腹一餐的三人下樓。 走到店門口,陳旭率先作別道:“伯玉,你的住處已經安排好了,開始順路帶你去看的就是那兒,我回府較遠,就先走一步了。” “好,東升你路上注意安全。”陳洛拱手道別。 待到陳旭離開,衛青亦是說道:“陳公,我這……” “你先等等。”陳洛打斷衛青。 這半日遊玩下來,他觀察到對方屢有出神,常是心不在焉。 由此看來,自己之前的猜測並未出錯,一定是有什麼情況發生,導致衛青心緒煩悶。 深吸一口氣,他扭頭緩聲道:“感覺你似乎有什麼心事,若是不介意的話,可以向我說說,或許我能為你排解一二。” “這……”衛青一愣,低下頭去,有些沉默。 看出他的遲疑,陳洛笑著說:“前些時日平陽侯告訴我,你因為維護我的名聲,起身反駁廬江太守,讓我頗為感動。 故而請你暫時忽略我們之間上下級的關係,當作友人來進行純粹的交流。 那麼為友人排憂解難,不正是我應該做的嗎?” 聞言,衛青抿嘴道:“陳公……” “叫伯玉兄吧。”陳洛接話。 見到衛青有開口傾述的意圖,讓對方改口換個稱呼,能夠將兩人之間的關係拉得更近。 “嗯……伯玉兄,我現在有兩件煩心事。”衛青開口說道,眼光真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