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來援,太平軍士氣大振,但楊秀清敏銳發現,左軍也是破破爛爛,看來也過的不好。石達開建議,跳出包圍圈,在運動中打敗清軍。 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經過反復考慮,還是楊秀清天父下凡,果斷下令,向平南縣運動! 太平軍終於放棄了輜重,輕裝突圍。沒有窮過的人,不理解楊秀清,對燒炭礦工來說,不到最後關頭,他是舍不得丟棄掉這些生活物資的。 他已經燒掉自己的房屋,扔下自己的田地,處於破產邊緣。現在手裡頭的東西,是他最後的心裡寄托。 如果失去了這些輜重,太平軍就活得不再像個人,更像是一群武裝乞丐。 石達開後來的回憶很簡單,太平軍棄輜重,清兵不能追。 跟清軍在紫荊山周旋大半年的貧苦燒炭礦工楊秀清,忍痛放棄了最後的生活物資,開始撤退。 太平軍再沒有任何可以眷念的東西,能活下去的依靠,隻有手裡這一把快刀。 9月初的一個深夜,太平軍兵分兩路,石達開左軍在前開路,楊秀清在後,由新圩向東北,進入平南地區。 向榮和烏蘭泰第二天才發現太平軍跑了,馬不停蹄,分兵追趕。 天一直下著大雨,向榮帶一萬人急趕,也進入平南,實在走不動了,在官村歇息。 清軍連趕了幾天路,十分疲憊,睡得香甜。楊秀清早有埋伏,在夜雨中,太平軍提著刀摸進了清軍大營,見人就砍。 向榮軍亂成一片,火槍被雨淋濕。太平軍從四麵八方殺來,向榮軍逃散。清軍的糧餉軍械,全成了太平軍戰利品。 這次慘敗,向榮打出了心理陰影,又遷怒烏蘭泰,請了一個月病假。 向榮曾經悲憤至極地說:“剿賊十幾年,大大小小數十仗,也從來沒有打過這樣慘的敗仗。” 官村夜襲,也確實是楊秀清打得最精彩、勝得最狠的一仗。 石達開在前開路,張釗傳來情報,永安的清軍駐防很大意。石達開回憶太平天國歷史,蹦出了一個計劃。 太平軍到大黎休息時,石達開將打永安的想法說出,楊秀清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石達開分析,有天地會的弟兄接應,而且清軍永安隻有一千多人,奇襲勝算非常大。 況且如今太平軍一路奔波,苦不堪言,飽受饑餓的折磨。雖然永安不是繁華的大城市,但要是能打下來,太平軍幾萬人的吃飯問題就能解決。楊秀清現在也不說遠大的理想,就想進城美美飽餐。 在楊秀清的支持下,石達開親領左軍,從大黎出發,途經樟樹,對永安發起突然襲擊! 永安城四麵環山,擁有天然屏障。永安城四周山脈,有三個隘口,是進城的必經之路。 這三個隘口是:城南的水竇要塞(城南山脈與湄江交匯處)、城東的夏宜口要塞(城東山脈與文圩河交匯處)以及城北通往荔浦的要道。 從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夏宜口要塞距離永安城,比其他兩個隘口要遠。奇襲講究的是突然襲擊,如果選擇夏宜口進攻永安,必然暴露,清軍有足夠時間做準備! 水竇隘口離永安城很近,一旦占領這裡,便可以向城南迅速推進,直接威脅主城。 雖然北麵的隘口離永安城更近,但北麵是清軍後方,往北進軍必然打草驚蛇,所以水竇要塞才是最理想的突襲地點。 9月22日,石達開派彭大順的一千精銳做先鋒,丐幫何洪基前來接應。在張釗的勸說下,大鯉魚也放水了,彭大順率部迅速橫渡湄江。他向永安南麵的水竇口,發起瘋狂攻擊,清軍守軍猝不及防! 清軍守軍統帥阿爾精阿,率四百守兵倉促應戰。他還沒弄清楚從哪裡冒出,這些蓬頭散發的太平軍,清軍已經被一波又一波進攻打得招架不住。 局勢就要失控,阿爾精阿見勢不妙,丟下陣地率先撤離,跑回城內。清軍群龍無首很快潰散,水竇要塞丟失,永安門戶大開! 駐守夏宜口的清軍將領,蘇寶德獲知阿爾精阿潰敗的消息,害怕被太平軍從背後包抄,也跟阿爾精阿一樣放棄陣地退入城內。 彭大順初戰告捷,他手按刀柄,俯視永安,躊躇滿誌。接著彭大順趁勝追擊,一路將軍營紮到了城南門外的長壽圩一帶。 不久,石達開率大軍趕到,在彭大順的配合下繼續圍攻。太平軍先後占領了,永安城外的各個據點,清軍困獸猶鬥,但已無力回天。 隨著太平軍楊秀清中軍趕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清軍寡不敵眾,永安城很快陷落,太平軍終於拿下了起義以來的第一座城市。 永安地主都跑光了,稻穀沒有人收割。石達開貼出布告,號召窮苦人家去收割,所得一半交太平軍,一半歸自己。農民高興極了,幾天工夫就把永安地主的晚稻收完。 太平軍不容易,終於可以休息一下,洪秀全和楊秀清都很忙,忙著享受生活。 半個月後,清軍終於確定,太平軍打下了永安,而且還很囂張。廣西清軍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也調兵遣將,重整軍隊,同時為了補充實力,開始招安廣西土匪。 廣西清軍就是在這個時候,招安了張國梁。準備完成後,欽差大臣賽尚阿打算分南北兩路進攻永安。 大清皇帝非常不滿意,清軍沒有滅了太平軍,永安還丟了,他殺雞駭猴,命令把向榮罷免。不過大臣們都建議,讓向榮戴罪立功,繼續帶兵。於是向榮休息了一個月後,繼續對線太平軍。 此時的永安城外,清軍開會,討論如何作戰。廣州烏蘭泰想徹底完成任務,主張將太平軍圍困在永安城裡,等斷了糧食再加以剿滅。 而廣西清軍認為,如果長期圍城,太平軍無路可逃,勢必作困獸之鬥。那樣一來,戰爭必然會曠日持久,部隊的傷亡也會大大增加。 因此,向榮指使手下提出建議,應當撤回一部分攻城部隊,給太平軍留下一個缺口,迫使太平軍從城中撤退,然後加以殲滅。 清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而賽尚阿一時半會,也沒主意,他也被大清皇帝敲打。
第22章 從金田到永安封王(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