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石達開對太平軍失望了(1 / 1)

石達開還不想現在就單乾,他要求討論下一步的戰略,楊秀清和蕭朝貴卻知足了,還說知足常樂!石達開也無奈,軍權是三個正軍師負責。   軍師這個崗位,也是太平軍的獨創。太平軍主力是底層貧苦農民,獲取知識主要源於評書、戲曲。   而諸葛亮劉伯溫的身份是軍師,太平軍很珍惜“軍師”這個高級職稱,很舍不得頒授給下級,後期出現很多人封王,但不能封軍師。   太平軍到了永安的人馬,有三萬多人,能實際投入戰鬥的約七八千人,手頭隻有一小塊勉強生存下來的根據地,大部分教徒還過著吃粥缺鹽的日子,生存環境惡劣。   石達開不想單乾的原因很簡單,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他希望團結太平軍,一起乾清妖!他建議,太平軍低調求生存,像朱元璋那樣“廣積糧、緩稱王”才對。   洪秀全在永安很忙,組織了一次科舉考試。當年他四次參加科舉,四次名落孫山。如今他做主考官,也算是圓了當年的夢想。   小小的永安州,哪有士子前來應試,最後考取狀元的人是馮雲山。   洪秀全在永安又是封王,又是開科舉,小日子過得不錯。   馮雲山忙建製工作,還陸續搞出了“聖庫”、“太平歷法”一堆東西。   這半年裡,馮雲山不容易,建立了一套政府班子,按照周朝時的模式,還搞了內廷製度和朝廷禮節。   團結不重要了,強者注定孤獨!石達開終於失望了,爛泥扶不上墻,楊秀清不足謀大事!   太平軍的軍事水平還不錯,當然跟清軍對比,如果和江口鎮比較,石達開覺得一般。   清軍此時拉垮到內部吃空餉、高級官員內鬥、搶劫周圍百姓、紀律散漫、貪汙橫行,戰鬥力極衰弱,比黑社會還黑社會,拉垮到不敢和太平軍正麵交鋒。   石達開最後一次建議,北攻柳州,但是楊秀清的想法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活下來就行。   太平軍隊伍裡頭全是敢打敢拚的兇狠文盲,他們不理解石達開,絕大部分人也滿足在永安過日子。   太平軍在永安建“天朝”,楊秀清封東王九千歲、蕭朝貴封西王八千歲、石達開封南王七千歲、馮雲山封北王六千歲、韋昌輝封翼王五千歲。   秦日綱為天官丞相,胡以晃為春官丞相。其中東王最大,除了石達開外,各王都得聽東王的。   洪秀全隻是稱王,並沒有稱帝,甚至後麵定都南京後,他也一直沒有稱帝。   他想稱帝,但是太平天國沒有絕對核心,無法構成君臣關係,大家手裡頭股份差不多,形成了相互製衡,所以洪秀全一直是“王”,並不是皇帝。   其他參與金田起義的幾萬名元老,被許諾凡是跟到“小天堂”的人,將來可以“累代世襲”官職。   “小天堂”具體在哪裡,一直是含糊不清的,就像公司老板跟大家說我們會上市,但具體哪年上市,老板也說不清。   太平天國的官職,從高到低依次是:軍師、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總製、監軍、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和兩司馬。   這是一份十分古怪的官職命名,兩司馬源自《周禮》裡的兵製,官名夾雜著農村民辦教師與文盲會員的共同認知。   永安城裡最普通的士兵,都被授予了兩司馬職位,這個職位原本要管25人,但現在大夥手下都沒兵,算是給打了張白條。   隻要跟著繼續造反,這個官職遲早是你的,還可以代代世襲,而且要是跟著去到小天堂,最小也可以封軍帥。   蕭朝貴等人,也招收新的教徒入伍。他們要求信了教,就要一把火燒了房屋,破壞莊稼,斷了他們退路,隻能跟著太平軍。   太平軍必須燒屋毀田,斷退路,又許諾一堆股份給創業員工,為的是這支隊伍人心不散,加強凝聚力。   這一套手段還是有效果的,太平軍早期的向心力完全沒有問題,戰鬥力十分強悍,士兵上前線時舍身忘死,跟武器先進的,但一擊即潰的清軍形成巨大反差。   廣西這一波太平軍,是真的把領導層當成上帝下凡,對上帝附身脫口秀深信不疑,他們也真的覺得自己是天兵,滿清軍隊是清妖,他們是來殺盡人間妖魔,求一個太平盛世的。   這套對廣西深山裡的文盲窮人有用,畢竟他們對鬼上身都習慣了,但出了廣西沒效果,見過世麵的哪信這個?廣西老兵打完後,後期太平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差。   石達開真不想浪費時間了,他決定單乾,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臨走的時候,他對洪秀全和馮雲山說,會繼續配合太平軍,在廣東和廣西打清妖。   那清軍在乾嘛呢?難道在一旁看著嗎?真就在一旁看著。   太平軍拿下永安後不久,烏蘭泰率清軍八千人至城南文圩,後進至佛子村一帶。   劉長清、李能臣率兵趕至永安西北的古排塘,慢慢匯集了三萬多清軍。   清軍南北兩路共四萬人,將永安城包圍了起來。太平軍這時候也有四萬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去掉家眷什麼的,實際能戰的約兩萬人。   南北包圍這種景象,很像是幾年後,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預演。   永安城四麵都是崇山峻嶺,太平軍在城外關隘處分兵防守,南守水秀,北守上陽村、龍眼塘,豎起木柵、土壘、炮臺,還埋下地雷,挖掘壕溝,清軍10月份進攻被擊敗後,就一直僵在那,雙方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大眼瞪小眼。   清軍就眼睜睜看著太平軍忙著搞內政,一會建官製一會分股份。欽差大臣賽尚阿,一直至12月,還呆在幾百裡外的陽朔。   而前線的烏蘭泰和向榮結怨已深,互不配合,烏蘭泰在南邊沖鋒時,向榮在北邊的軍馬一動不動,向榮去桂林時,他手下的五大總兵也不鳥烏蘭泰。   1852年初,江忠源接到烏蘭泰的命令,率五百楚勇,來到永安城南麵。   江忠源在開會時,被向榮和烏蘭泰互相羞辱震住了,江忠源覺得這種軍隊亂得一批,沒搞頭,跑了。   1852年1月下旬,鹹豐下旨賽尚阿去永安前線剿匪,另撥銀兩百萬兩軍費,賽尚阿這才慢吞吞到達永安城外。   因為強攻一直沒什麼效果,賽尚阿決定困死永安城,在城外修築高墻,斷絕太平軍的供給。   這種法子效果不錯,太平軍的火藥、食鹽、鉛子都陷入了短缺,被迫在舊磚瓦中提煉硝石、用水煮過濾鹽分、用狗血提煉硫磺。   清軍還運來大量大炮,準備在山上架起炮臺,轟擊城內。   由於物資極度缺乏,形勢又十分危急,太平軍隻能選擇從永安城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