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烽火遍地,起義軍此起彼伏。“廣馬”、“西馬”等天地會武裝,都在響應太平軍。 “廣馬”,是發源於廣東的天地會武裝,後在清軍打擊下到了廣西。 “西馬”,是發源於廣西的天地會武裝,一直在本地開展武裝鬥爭。 穿越以來,石達開精神一直都繃得很緊,有點累了。他不得不集中精力,不再沖在前線指揮。他在平南縣,帶著江口軍校學生,製訂了詳細的進軍計劃。 這次主將是馮子材和張釗,他們這次南征,一路就像武裝遊行。兵不血刃的拿下玉林,接著征兵,分田,軍屯。 十天後,平南縣派來了朱衣點,帶著一百公務員。馮子材交接後,留下一千紅旗營保護他們,就向欽州進軍。 欽州城,大清不設防,城內編製隻有四十多個綠營兵,城外設有一個巡檢司,編製八個綠營兵。 沒錯,就是這麼搞笑,竟然隻有五十多個綠營兵。大清基層統治空虛,由此可見一斑。 馮子材的部隊,就是欽州官府招安的部隊,他們大搖大擺地來到城東門。 東門處隻有三個綠營兵,正在懶洋洋地盤查行人。 綠營兵軍餉很低,普通守兵每月軍餉隻有一兩多銀子。實行世襲製,算是吃皇糧,子孫後代都有“編製”,比普通農民強。 綠營兵地位低下,並不會輕易辭職。他們還會兼職從事其他工作,例如做個小買賣、幫工等,以補貼家用。 綠營兵裡的聰明人,還有不少肥差,可以撈到油水。比如把守倉庫的、城門的、監獄、水卡等崗位,都能從中漁利。 馮子材招呼道:“拿下!”說罷,劉永福抄起一把大刀,一刀劈死了綠營兵頭目。 綠營兵驚掉了下巴,反身就往城裡跑。紅旗營追上,一刀結果。 就這麼一瞬間,馮子材等人乾凈利落,殺死了三名綠營兵。 “諸位父老鄉親,我是馮子材,我們投靠太平軍了。 “我們此番來,不為搶劫,更不是濫殺無辜。大家無需害怕,回家關好門即可!” 老百姓一哄而散,城內的綠營把總、知縣都毫無戰心,沒作抵抗便逃之夭夭。 按照計劃,紅旗營搶占城門、縣衙。輕鬆寫意,馮子材就控製了整個欽州城。 馮子材作為本地人,南征確實簡單,幾乎沒打仗。 此時石達開每天隻能睡幾個小時,他忙!他大權獨攬,很多決斷,不得不親力親為。 起步階段,不集權內耗太嚴重。現在黑旗營和華夏營天天的來信,還有內政,水軍,海軍申請都需要他簽字。還有華夏營,也需要他遠程遙控。 石達開經常半夜驚醒,壓力山大,他問自己,難道我還不如劉邦?我這手下還不到十萬大軍啊。 石達開思考,也許他就隻能指揮幾萬人!他不能這麼累,想再活一百年! 誰是石達開的韓信,彭越?他感覺李秀成應該算一個吧,就調來做參謀,還組建了總參。後勤營任命朱亮為代理軍長,負責屯田。 石達開能力不夠不要緊,他有猛將,他公開宣布彭大順,石鎮吉,羅大綱,張釗和馮子材為五虎大將。 石鎮吉為左將軍,帶領五千紅旗營駐守潯州,他的方向是西進。 羅大綱為水軍大將,率領水軍,縱橫廣西水路,負責打探消息和運輸物資。 張釗為海軍大將,負責復興郡,他和石秀打造海軍。石達開把家底的一半,接近五百萬白銀給了海軍,這個支持力度可以的。 石達開以馮子材為後將軍,帶三千紅旗營,東進準備攻打梧州。 而彭大順作為前將軍,帶的華夏營,在昭平縣就沒那麼順利了。 “黃老爺,那些泥腿子匯集到昭平縣,人越聚越多,必然是要圖謀不軌啊!趕緊匯報給巡撫大人吧!” 黃姚鎮地主們,催促黃四郎帶頭沖鋒,他們都想坐山觀虎鬥。 “哎,你們就別跟著添亂了!現在巡撫大人忙於剿永安反賊,哪有功夫理會那些泥腿子?沒事的,沒事的……”黃四郎不耐煩說道。 “老爺……”黃管家還要幫腔,黃四郎見他的大兒子,急匆匆從外邊走過來了,忙吩咐管家,道,“我知曉了,你先去送大家夥回去。” 黃管家送大家離開,地主們一邊走,一邊暗罵道,“慫貨!呸!” 黃四郎又何嘗不知道形勢嚴峻,太平軍打造兵器,還天天搞宣傳分地。他不斷派人聯係親戚,想盡快跑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隻希望在他離開後,無論是清軍還是太平軍,能分出一個勝負來。如來佛祖觀世音、玉皇大帝老天爺,保佑保佑啊,如果那個上帝能佑護他,黃四郎也不介意拜一拜的。 他的大兒子就是出去看風聲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黃家大少爺回來的路上,太急切了,差點被絆了一跤。 黃四郎是大地主,在昭平縣也有很多產業,但他從來不說要回來的話,還低頭哈腰,給華夏營按時提供錢糧。 太平軍整日磨刀霍霍,這讓黃四郎如何睡得著覺?這兩個月,黃四郎召集了一百多人的團練,但那能頂什麼用? 黃四郎唉聲嘆氣,廣西到處都在鬧亂匪,他當然可以帶著家人躲去廣州,但這一路不安全,帶著各種箱籠,容易出事。 況且,家搬不走啊,田地、店鋪都在,那是幾代人的積攢啊,他也舍不得丟下。 黃四郎最後決定,不能被一網打盡,留黃家大少爺在家,他冒些危險去廣州打探情況。 他叫來兩個兒子,吩咐他們收拾東西,大兒子道,“爹爹,將糧食也運走?” 黃四郎擺擺手道,“不行,到處都在打仗,目標太大,錢照舊,你還需要按照以往,提供給太平軍,給咱們留個後路。” “爹爹,大哥,我聽說向提督的大軍就在永安,離我們隻有十多裡,不行去投靠他。”老二道。 黃四郎搖搖頭,道,“不行,向提督就是一直輸。再說,隻有我們自己訓練的團練靠得住。” 最後無奈道,“別東想西想了,這幾天收拾東西,然後我去廣州,老大留下看看情況,記住隻要人沒事就行。” 翌日,黃姚鎮其他地主鄉紳,來拜訪,他們說接到了廣西官府的通知,要他們召集團練。黃四郎滿口答應,但私下裡不看好清軍,讓兩個兒子繼續收拾東西。
第32章 石達開有點撐不住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