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平軍打桂林(1 / 1)

石達開節節勝利,清軍沒把他當回事,還在永安圍城,運來的大炮,在山上架起,轟擊城內。   欽差大臣賽尚阿認為,太平軍在搞聲東擊西,向榮也以為,石達開想調動清軍。清軍高級將領一合計,沒門,就是要打永安,這是太平軍老巢,不信不回來救援。   秦日綱帶著石達開的第一封信,來到永安,找到馮雲山。馮雲山打開,信的內容很簡單,建議太平軍放棄永安,突襲桂林。   還有一首詩,石達開為馮雲山寫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馮雲山通知諸王開會,把石達開的信給大家看了,還是楊秀清做主,聽石達開的,從永安城突圍。   4月4日,楊秀清下令,太平軍進行突圍總動員。   第二天夜裡,前軍的兩千人,由蕭朝貴指揮,冒暴雨突擊,選擇清軍防守最薄弱的古蘇沖。   蕭朝貴作戰十分勇猛,很輕易的成功了,沖垮了古蘇沖的清軍,並繳獲了大量槍支。   清軍也累了,在永安折騰好幾個月了,還不願在暴雨天氣作戰。他們的長官,下雨天都在睡大覺。   有樣學樣,清軍小兵們也在外麵瞎逛一圈。蕭朝貴的太平軍是從永安東門,沒有人管,就這樣大搖大擺走出去的。   蕭朝貴殺進最後一道清軍防守線,這批安徽清兵一觸即潰、落荒而逃,如果說他們是流匪,蕭朝貴是官軍,大家絕對相信。   蕭朝貴成功後,派人通知楊秀清,很安全,速速突圍。太平軍大部隊,開始有序撤離。他們已經和華夏營聯絡好了,經玉龍關、龍寮嶺,奔昭平縣而去。   4月6日淩晨,還在寫武俠小說的賽尚阿,收到太平軍突圍的消息。他大吃一驚,廣西清軍圍繳太平軍已耗資千萬兩白銀,不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賽尚阿急了,他不是老大,他的皇帝,鹹豐賜給他的遏必隆刀,估計就要砍在自己身上。他馬上召開緊急會議,命烏蘭泰和向榮全力追擊。   太平軍已經撤完,秦日綱帶領華夏營過來接應,在古蘇沖斷後。他以為萬事大吉,結果遇到了烏蘭泰最精銳的追兵。   秦日綱領軍打仗的水平不好說,反正經過戰鬥,他敵不過烏蘭泰精銳。   秦日綱在前麵跑,烏蘭泰率軍緊追不舍。在龍寮嶺,秦日綱又趕上部分太平軍,這波人馬是太平軍的後軍,主要是婦孺老弱。他們也以為萬事大吉,因大雨在龍寮嶺休息了一晚。   烏蘭泰一看,功勞來了,他就不管秦日綱,清軍沖上來一陣亂砍亂殺,太平軍後軍家屬死了兩千多人。   這次慘敗主要還是太平軍突圍太順了,警惕心弱,秦日綱也負有很大責任。   烏蘭泰在事後奏折裡說:斃賊二三千人,大小頭目不可計數,賊屍疊壓滿穀,路為之塞,水為之赤。   賽尚阿收到捷報,認為是將太平軍一網打盡的好機會,急令全軍出擊。向榮、長瑞、長壽、和春、邵鶴齡、董光甲一起向龍寮嶺追擊。   楊秀清帶領的太平軍主力,收到家眷被殺的消息,個個咬牙切齒要為親人報仇。楊秀清讓蕭朝貴回來,在清軍要經過的必經之路設伏。   向榮等人趕上烏蘭泰後,決定休整一晚再追。8日早上,清軍發現太平軍在大峒穀生火造飯。   烏蘭泰急於再立大功,叫士兵們早飯也別吃了,先去砍人再立新功。   向榮在官村吃過太平軍的虧,曉得厲害,他看到烏蘭泰走得匆忙,急上前勸他冷靜。烏蘭泰本來就不鳥向榮,認為是嫉妒自己,不聽,領著隊伍就沖殺過去。   向榮也怕沒功勞,帶著部隊跟上,不過他心眼多,跟烏蘭泰保持一定距離,以免有個意外。   前幾天連夜大雨,山路濕滑泥濘,清軍穿著長袍和靴子,行動不便利,人馬擁堵在一起,根本沒有章法。   太平軍突然發作,清軍頓時亂作一團,太平軍先遠射一波,再手持短刀、腳踏芒鞋從山上沖下來搏殺。   清軍進退兩難,很多人死於刀下,或摔死在崖洞。事後清軍統計,有四千多人被殺。四名正二品總兵長瑞、長壽、邵鶴齡、董光甲被砍死。   烏蘭泰跌入山崖,落入泥流僥幸逃生,向榮因為小心行事,傷亡不大。   這已經是向榮第二次從太平軍手裡吃了大敗,他後麵還有好多次。   清軍損失巨大,進入防禦,向榮和烏蘭泰再不能威脅太平軍。楊秀清指揮太平軍,一路橫掃到桂林。   賽尚阿因為剿匪不力,他殺良冒功,清軍回到永安城,殺死幾千名百姓,搶劫當地財物,殺得城內血流成河。   太平軍沒空休息,蕭朝貴率領一小支隊伍,將清軍的衣甲扒下來穿上,打著清軍的旗幟,拿著繳獲的的公文印信,從小路偷襲桂林。楊秀清帶著太平軍主力,在昭平縣補充後,從陽朔大路往桂林出發。   蕭朝貴運氣不好,在路上剛巧被向榮遇見,向榮眼睛很毒,看出蕭朝貴是冒充自己的部下去偷塔。   他於17日早上先趕到桂林,提前一步開始防守。太平軍當天夜裡來桂林詐門,高喊向大人回城,快快開城。   向榮已跟廣西巡撫鄒鳴鶴做好了準備,他還親上城頭對太平軍發起嘲諷技能,蕭朝貴隻能折返,跟大部隊在桂林西南近郊匯合。   當時桂林清兵不多,僅兩千多人在城內。但太平軍攻城能力非常弱,隻有冷兵器和繳獲的火槍。   楊秀清見桂林有了防備,一時也沒想好下一步去哪,就在象鼻山上架起炮臺,對著城內開了兩天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棗沒棗,先打兩桿子試試。   兩天後,清軍調兵遣將,來救桂林,老朋友烏蘭泰又殺了過來。   烏蘭泰也判斷出來了,太平軍大模大樣要打桂林,他重新召集了七百名清軍,飛速來援。   烏蘭泰的清軍,在城南二裡外的小河撞到太平軍。為了爭奪將軍橋,他親自沖鋒,被炮子擊中膝蓋,受了重傷。   後來,因為醫治不及時,再加上中醫水平有限,烏蘭泰死於陽朔軍中。   滿洲正紅旗火器名將、器量狹小但作戰勇猛的烏蘭泰,常年打鳥終於被鳥啄了眼,就這樣死於火器之手。   鹹豐得到消息後,深感惋惜,賜銀一千兩治喪,予輕車都尉世職,謚武壯。   在向榮包圍金田苦戰時,烏蘭泰如果合力一擊,太平天國應該就滅亡在星火階段。在永安包圍戰中,向榮和烏蘭泰的不合作,又再次成全了太平軍。   對於太平軍的發展,烏蘭泰多多少少是帶點責任。但他也以性命相報,最終戰死沙場。   烏蘭泰器量不夠,滿漢權臣間裂痕太深,給了太平軍發育空間,這種裂痕越來越甚,一直伴隨滿清走向滅亡。   大清滅亡,這是重大事件,是內因和外因的共同結果。   太平軍從金田到桂林,已經使滿清大將死傷無數,對線太平軍的名將裡,也隻有和春和向榮堅持到了江南江北大營。   擊敗烏蘭泰後,太平軍繼續圍攻桂林,中間什麼家夥都用上了,就是打不下來。廣西清軍又源源不斷開來,桂林城內的守軍從兩千多增加到了兩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