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營還在圍廣州和英國艦隊,不過石達開已經回到香山。五大家族把房產都送給了黑旗營。 既然知道對外貿易的本質,石達開當然是針鋒相對,發行紙鈔,回收金銀,茶葉統一出口,進口西方工業機器,禁止鴉片貿易。 石達開很忙,華夏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進入第二年,他讓葡萄牙人穆帥作為外交部長,出使歐洲國家,采購機器,招募技術工人。 石達開的政權是華夏政權,不分種族,膚色,設華夏戶籍局。石達開同意,頒發華夏認證書。軍隊和公務員,是華夏身份第一批獲得者。石達開要給華夏身份的人,分地,發錢,發榮譽。 此時石達開手下分成兩派,左宗棠和黃玉坤代表軍隊和公務員,支持石達開,怎麼乾都行。 天地會的很多老兄弟,以羅大綱為代表,要求反清復明,還反對傳教士。石達開也不生氣,他們明著說,總比背著搞小動作好,而且他們把石達開當教主,還要啥自行車。 雙方偶爾有爭執,石達開單獨召見羅大綱,問他為啥一定要大明? 羅大綱說,他沒啥文化,大清前麵是大明,恢復起來簡單。石達開沒有批評他,而是說了一句話,“我是石達開,不是大明朱家的孝子賢孫!” 石達開還勸羅大綱,不要參與政治。石達開交給羅大綱新的任務,不能讓他閑下來。 羅大綱的未來要收復貴州,四川,在打下地盤後,當地取包稅製。石達開承諾,裂土封王名單裡,有他和張釗。 當然石達開心裡,是不太痛快的,你羅大綱作為小兄弟,怎麼這麼沒眼力價。 石達開既然圍住英國艦隊,就不需要這麼多兵力。他命令彭大順駐守桂林,兩萬紅旗營北上湖南,牽製清軍,減輕太平軍的壓力。 華夏三年四月,左宗棠進軍湖南,一直打到長沙,才遇到了曾國藩和清軍抵抗。 長沙一時打不下來,左宗棠被石達開授權建立地方政權,經營湖南。 左宗棠就在永州和衡陽招兵買馬,建立漢人地方政權。 左宗棠背後的湖湘學院,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胡安國就建議朝廷當必誌於收復中原,祗奉陵寢。必誌於掃平仇敵,迎復兩宮。 胡宏寧可隱居衡山,過清貧的生活,不與秦檜往來,不接受秦檜的召用。 張栻更以力主抗金聞名於世,並把抗金復仇作為治國大綱。自古為國,必有大綱,復仇之義,今日之大綱也。 在張栻的影響下,湖湘弟子們不僅主張抗金,不少人投筆從戎,親赴抗金戰場,成為優秀的抗金將領。 左宗棠在這種愛國教育下,潛移默化,就要反清,就要驅除韃虜。 張栻及其弟子,還把這種重民思想,體現在湖湘學派的活動中。他們知行合一,注意問民疾苦,訪求利病,改革地方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左宗棠在湖南,采取民族統一戰線,因地製宜,團結漢人知識分子,建立漢家地方政權。 太平軍拿下嶽州時,武昌城裡僅僅3000守軍,湖廣總督徐廣縉聽說太平軍望武昌而來時,心情絕望,說自己“屏息以待雷霆”。 湖北巡撫常大淳(常遇春後人)、提督雙福,提前將武昌城外關隘據點的清軍,全部撤回城內,加上總兵常祿、王錦秀帶來的湘南援軍,總算湊齊了一萬人左右。 常大淳收到情報,知道太平軍擅長用炸藥炸城墻。為了便於觀察敵情,16日下令讓城外居民入城,要放火燒盡城外的房子,居民們哀求暫緩幾天,好收拾家當再進城。 可常大淳被太平軍嚇破了膽,生怕太平軍突然殺到,不敢等,19日半夜在居民入睡時,縱兵燒屋,燒死了不少無辜百姓,活著的也成了流民。 百姓氣憤不過,好多等太平軍一到,就主動加入太平軍圍攻武昌,要乾死常大淳替家人報仇。 華夏二年12月24日,唐正才按楊秀清命令,開始在漢陽、漢口用鐵索連接船隻,建造兩座浮橋,將武漢三鎮連在一起,方便調動兵馬展開攻堅。 武昌地屬九省通衢,是華中最重要的城市,太平軍占領這,直接可以打斷長江航運,讓大清南北無法交通。 常大淳和雙福就在城墻上遠遠看著,不敢派兵迎戰。 打不死的向榮這時又帶兵趕到,出於對蕭朝貴的畏懼,不但不進攻太平軍,反而向後退縮到柏木嶺駐紮。 一天後,太平軍的浮橋完工,蕭朝貴分兵多路,將武昌九門,全部都圍了起來。武昌已成孤城,太平軍勝券在握,優勢巨大。 太平軍攻武昌,跟以前攻桂林、長沙的情況大不一樣。以前,太平軍兵少,圍不起來,隻能逮住一麵狂攻。桂林、長沙的清軍後援不斷,太平軍越打越痛苦。 現在蕭朝貴打武昌,兵多將廣,器械彈藥充足,進攻手段花樣繁多,武昌城成為太平軍升級後,第一個練手的目標。 26日淩晨,大霧彌漫,幾米內人畜不分,林鳳祥、李開芳、朱錫琨、黃益蕓、吉文元帶5000兵馬,發起了第一輪攻城。 為了震懾清軍,太平軍用染料塗麵、羽毛插頭,化得跟印第安人一樣,攜雲梯先從小東門發起進攻。 守城的一百名四川綠營,表現不錯,看到兩名太平軍登城後,馬上呼叫其他清軍,並迅速組織反擊,槍炮亂射,桐油狂潑。 太平軍也不是神仙,被燙得哇哇叫,紛紛從雲梯上掉落。清軍又點火燒掉了40多架雲梯,到天明時,太平軍被迫撤退。 27日開始,太平軍又開始挖地道、埋炸藥的戰術,從武昌城東麵城墻,開始挖掘隧道。 常大淳急命人在城墻下挖了個大深坑,再放一個大缸,讓聽力極佳的盲人臥在裡頭,日夜監聽挖掘動靜。 一旦發現地道方位,就派敢死隊吊下城去騷擾,但遭到太平軍痛擊,騷擾失敗。 華夏三年1月2日,向榮終於鼓起勇氣,率一萬多兵馬,連續進攻太平軍洪山大營,以牽製太平軍攻勢。 7日淩晨,趁太平軍熟睡時,和春與秦定率6千人攻洪山大營,向榮與馬龍率8000人攻打田家園。 和春和秦定作戰勇猛,一甩清軍被追著打的頹勢,沖進還未睡醒的太平軍營壘,奪取洪山炮臺,開炮轟擊太平軍,炸死了幾百人,太平軍亂作一團。 和春一路狂攻,又拿下了雙峰山,焚毀營壘15座,已經殺近武昌城下。 這是清軍幾年來,難得一見的勝戰,大功在即,但此時清軍滿漢將領不和的毛病第N次爆發。 總兵馬龍,平時跟和春相當不對付,眼見和春要立下大功,下令收隊,失去後援的和春被太平軍包夾,不敢孤軍深入,隻能恨恨撤兵。 經此一仗,向榮移營洪山,占據製高點。楊秀清也不敢輕視向榮的隊伍,將漢陽守軍調武昌郊外防備向榮。在雙峰山和文昌門一帶構築炮臺,加固長虹橋至李家橋防線,高度戒備。 蕭朝貴又命將埋炸藥的地點,改成文昌門,修了座土城掩護土營挖掘地道。 向榮見太平軍戒備森嚴,要沖到文昌門將損失慘重,便隻能在外觀望。 常大淳和雙福瑟瑟發抖,不敢派兵騷擾,四川兵500人主動下城騷擾土營,常大淳還大發脾氣,不給發賞銀,就更沒人去阻止土營工作了。 清軍就是如此,豬隊友特別多,常大淳這種行為,跟等死沒什麼區別。 華夏三年1月11日,太平軍已經挖了幾裡地的三條巨大地道,直通文昌門下,土營士兵扛著三副裝滿上千斤炸藥的棺材,放在隧道盡頭,將引線延伸到洞口竹筒內。 第二天淩晨,蕭朝貴下令點燃炸藥,三條地道轟天巨響,文昌門給炸塌二十餘丈,林鳳祥帶兵蜂擁而入。 太平軍進城時,常大淳在衙齋、雙福在公館睡覺,守備清軍也還在熟睡,根本來不及反應。 林鳳祥殺入,武昌城一片混亂,常大淳上吊自殺、雙福被亂軍砍死,布政使梁星沅、按察使瑞元、總兵王錦繡、副將春榮等100名官員,要麼自殺、要麼遊街後被殺、要麼被斬首。 太平軍依著湖北官員名冊殺人,使武昌城內“正署各官一百餘人,一員無存”,一萬名守軍也被全殲。 洪秀全和楊秀清進城前,下令“官兵不留,百姓不傷”,太平軍沒有發生搶劫濫殺,此時軍紀還算嚴明。 第一次武昌大戰,經過16天的戰鬥,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也算是比較大的戰役吧,就此結束。 太平軍進城後,繼續依著名冊,將官員及親戚全抓了出來,滿門抄斬,家財沒收進聖庫。 太平軍把整個武昌城居民編入隊伍,設“牌尾館”和“牌麵館”,負責後勤保障和前方作戰,城中百姓按年齡、性別編入各營,財產全部充公。 洪秀全乘著32人抬的大轎,在武昌城內巡視,想起當年秀才都不中,現在兵強馬壯,今非昔比。 他一時興起,將武昌的讀書人都集合過來,自己出題做考官辦科舉,還親點了一次狀元,過足了科舉癮。 不識字的楊秀清和蕭朝貴,沒有這種情結,他們隻是埋頭管理軍務。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中心點城市,今天從這裡乘飛機或高鐵出發,去哪座城市都是行程最短,交通四通八達,但也很容易被圍攻。 武昌是楊秀清和蕭朝貴,同石達開分開後,太平軍攻克的第一座省城,他們很想在這裡多歇歇腳。 洪秀全還是更想去河南,韋昌輝還是更想去四川,楊秀清和蕭朝貴更想去南京。 在武昌時,大家對去向猶豫不決,一名年老的湖南水手,突然大聲揚言:“啟稟東王,不可往河南。河南河水小而無糧,敵困不能救解,今得江南,有長江天險,又有船隻萬千,又何必往河南!” 正是這段建議,使楊秀清下定決心往南京去,為了說服洪秀全,他還叫人出了本小冊子,叫《建天京於金陵論》,發給太平軍各王。 最終大家都被說服,決定打下南京,定都金陵。
第8章 太平軍打下武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