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南海候的西方化改革(1 / 1)

石達開把南海侯劉阿生調回廣東,是想重點在廣東發展經濟。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製,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地方分郡縣鄉三級,由華夏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   南海侯來到香山後,他和石達開談了三天三夜,然後把廣東政府部門,分為司法、財政、經濟、教育。   在香山,開辦軍械廠,鑄造兵器。平時大家各安本業,適齡青年可以練習射擊。   他還設稅收督察官,實施征稅,征收商人的貨物稅,圍繞廣州特區,以出口創收為原則。   廣東政府積極擴充市場,組成公司(現在的說法就是國企),實施統一經營。   舉辦中文和英文學校,聘請儒士和傳教士執教,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重點。   官員除了組織征稅,另一項工作是“斷案”,重罪要斬首示眾,打架鬥毆要抽藤條(鞭刑),口角是非要紅綢大燭賠禮道歉。   他還規定,廣東以各式漢服為節日禮服,官員平時或長袍,或身著西服。   劉阿生十分重視發展生產,他帶領廣東人民改進農耕技術,擴大礦業開采,發展交通事業,提高了當地的生產力水平。   同時創建了花縣兵工廠,製造各種槍炮。南海侯剛上任,就設立法規,禁止暴政,凡奸淫搶掠者,殺無赦。   統一兩廣,為了讓大家有地方發泄多餘的精力,石達開決定辦足球聯賽。球隊按照郡來分級別,以循環對賽形式的來舉辦比賽。   第一屆華夏足球聯賽(Football League),共有69支足球隊,石達開親自擔任聯賽會長,安排職業足球聯賽,同時還舉辦一項淘汰杯賽。   華夏三年七月,第一屆足球聯賽在成立時,廣東隻有12個球隊,持續的發展及擴展,使到球隊數目在十年後,增加到92支球隊。   由於利益分配問題,石達開後來把20支頂級球隊,脫離聯賽另組足球超級聯賽,但在兩級聯賽之間的升降製度仍然維持。   為避免與工業革命沖突,石達開把所有職業聯賽的比賽時間都放在下班後,並規定在黑旗營的休息日,十天舉辦一次。   華夏足球聯賽的中文名,足球聯賽,外文Football League(FL)。   石達開規定聯賽分區比賽,分為廣東區和廣西區,後來又增加海南區,海外區,湖南區和福建區。   石達開還規定,在級別上,分足球超級聯賽、足球甲級聯賽、足球乙級聯賽。   華夏足球超級聯賽(Premier League,簡稱“華超”)是足球總會屬下,最高等級職業足球聯賽。   華夏超級聯賽,由20支球隊組成,由超級聯盟負責具體運作,賽季結束後積分榜末三位降入甲級聯賽。   超級聯賽被認為是最好的聯賽之一,節奏快、競爭激烈、強隊眾多,是運作最成功的聯賽。   石達開還設了華夏杯,是由足球總會主辦,每年一度由超級聯賽冠軍對足總杯冠軍的錦標賽。   如果球隊是雙料冠軍,則對賽球隊改為聯賽亞軍。球賽在每年賽季開始前作為揭幕戰,在香山大球場舉行。   隨著“海關”開始贊助聯賽,石達開特別委托“澳門葡萄牙當局”鑄造全新獎杯,頒予冠軍球隊,銀杯高750厘米及重20公斤,附有3隻鍍金旋轉手柄。   而甲級聯賽的冠軍球隊,獲頒著名的“皇後錦標”,當冠軍球季結束後需退回獎杯,但會獲相同的紀念獎杯供收藏。   足球聯賽的會員分成三個級別:足球超級冠軍聯賽、足球甲級聯賽足球乙級聯賽。每級20支球隊,在同一球季內,同級球隊互相對疊兩次,主客各一。   賽製為勝方獲得3分,負方無分,打和各得1分。賽季結束時,前三的球隊將有機會,對上一級的級別,而榜末的球隊就會降入下一級別。   超級冠軍聯賽采用升三降三製,甲級聯賽為升三降四,而乙級聯賽則為升四降二,榜末的兩支球隊將被貶落為華夏民間聯賽,為民間聯賽頭兩位的球隊所取代。   升級及降級由聯賽榜排名決定,但為免因過早決定名次,而使聯賽季末的比賽失去競爭意義,其中一個升級席位,由排於直接升級球隊之後的四支球隊,透過附加賽形式角逐,在賽季完結後舉行。   聯賽會員的預備隊可參加民間聯賽、足球混合賽,亦有參加預備組超級聯賽。   華夏三年七月,英殖民主義者利用黑旗營消滅英軍,積極在印度征兵,準備對黑旗營的戰爭。   此前英國正在和大清拉扯,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船,曾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國當局注冊,但是已過期。   大清廣東水師在“亞羅號”上逮捕幾名海盜和有嫌疑的水手,按道理這純係內政,與英國毫不相乾。   但是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英國駐華公使、香港總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兩廣總督葉名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稱“亞羅號”是英國船,捏造中國兵曾侮辱懸掛在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送還被捕者,賠禮道歉。   葉名琛據理力爭,態度強硬,而且不賠償、不道歉,隻答應放人。   華夏二年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占虎門口內各炮臺。   27日,英艦炮轟廣州城。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廣州督署後退出。12月,洋行夷館被毀,盡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船遭劫。   華夏三年1月,英軍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後因兵力不足,為等待援軍而退出珠江內河。   華夏三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廣西西林縣,披著宗教外衣,進行侵略活動。   他吸收地痞流氓入教,欺壓人民,強奸婦女,無惡不作。並縱容包庇教徒馬子農、林八等無故在鄉間起釁,進行搶擄奸淫,肇事多起。   他們作惡多端,激起當地人民極大憤慨,還有沒有王法,有沒有法律!華夏老百姓知道找誰,上控黑旗營。   華夏三年四月,應天府根據村民控呈,調查據實後,將馬賴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歸案,依法判處馬賴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餘分別論罪處罰。   消息傳到法國,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即路易·波拿巴)及其政府,為了進一步取得天主教的支持,鞏固軍事獨裁及擴大資產階級的海外權益,遂抓住這個事件,借口挑起侵華戰爭。   八月二十九日,法國通知英國政府,準備派一支法國遠征軍到中國。次年聯合英國出兵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