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什麼?” 朱元璋嘿的一聲冷笑,“天下是朕打下來的,胡惟庸卻大肆攬權,提拔忠於他的人上位,百官對他唯唯諾諾,六部奏折先送丞相府,胡惟庸看過才拿來給朕批閱……他把朕當小兒來糊弄!!” 龍顏大怒。 倒是把李清照和林黛玉嚇到了。 她們望了一眼,見楚禎安然獨坐,絲毫沒受洪武皇帝的怒火影響,兩人這才放下心來。 隻當朱元璋是一知天命的老人,而不是坐在龍椅的皇帝。 “胡惟庸對上欺瞞,對下獨斷專行,所以他該死,對吧?” 楚禎笑道。 “不但他該死,朕還要一並除掉他的黨羽!” 朱元璋這話在現代沒什麼威懾力,但楚禎知道,他一旦回到屬於他的時空,坐在大明紫禁城內說出這句話,整個大明朝文武百官都要戰戰兢兢的跪伏。 “但你仍然沒說廢掉丞相製到底是為了什麼。” 楚禎喝了一口茶,“是為了鞏固皇權?” “皇權?” 朱元璋第一次聽說這個詞,並不贊同:“皇帝自有天命,天子受命於天,百官受命於君,何來皇權?” “沒有皇權,何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是哪來的三辭三讓?” 楚禎一句話,正中李世民心窩子。 他爹李淵剛剛和楊侑上演了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碼,才最終當上皇帝。 楚禎說道:“在我看來,廢除丞相製,就是把丞相節製百官的權力,歸為皇權,皇帝兼任丞相一職。”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勉強點頭道:“朕當皇帝,不需要丞相!” “我問你,一天有多少個時辰?” “哼!你以為我不知你想說什麼?” 朱元璋不進他的圈套,馬上回答:“朕有這個精力處理朝廷政事!” “哈哈!” 楚禎忍俊不禁,笑說:“你和奪了天下的朱棣一樣都是工作狂,一天八個時辰批奏折,但其他皇帝呢?他們從小生活在深宮,養尊處優,天下又太平無事,你還想指望皇帝勤政?能上朝就已經算不錯。” “我大明皇帝……不,那些龜孫們,連朝都不上?!” 朱元璋被震撼了。 “大明皇帝有修仙的,有當木工的,有禦駕親征被抓的,就是沒上朝的……大明三百年,有一百年皇帝都不上朝。” “這,這些龜孫……老四生的鱉孫!朕回去就把明朝給滅了!省得死了也被氣活過來!” 朱元璋臉漲紅,被氣得胡須都飄了起來。 李世民想了想,隋帝楊廣十多天不上朝都被言官上諫,大明朝一百年皇帝都不上朝…… 楚禎笑著看了李清照那邊一眼,李小娘子眉眼彎彎,小聲說道:“大宋朝的官家五日上一次朝。” “大明朝皇帝不上朝,也是因為伱朱元璋。”楚禎說道。 “又賴在俺頭上?” 朱元璋餘氣未消,瞪眼看過來。 乾脆明朝滅亡也怪他,他要是不打天下,就沒有大明朝滅亡的事,那些龜孫就不用上朝了!! “史書記載,洪武十三年九月,洪武帝任命四輔官,十五年,任命幾個五品小官為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 “明朝內閣自此成形。” 楚禎說完,停了一會,繼續說:“內閣大學士雖然隻是五品小官,但依據規律,凡是離皇帝越近,也就離權力中心越近,即便是五品小官,也能令百官低頭。” 朱元璋皺眉深思。 楚禎再說:“比如尚書,在秦朝時隻是掌管皇帝書籍的小官,與其他尚衣,尚食等六尚沒什麼區別,都隻是皇宮內的內臣。 但隨著漢朝皇帝對外廷,也就是對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不信任,皇帝便起用自己身邊的人,讓尚書草擬政令。 漸漸地,執掌權力的尚書也就成為宰相,變成百官之首。 唐朝時,因為李世民的緣故,尚書省左右仆射加上頭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相當於宰相。” 朱元璋再皺眉。 被提到的李世民也在思考,為什麼左右仆射要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一串頭銜,才是宰相? 他如今是尚書令,副官是左右仆射。 但他為秦王,尚書令隻是虛職,宰相仍舊是尚書左仆射裴寂。 楚禎往後繼續說:“明朝廢了丞相,建立內閣,如同漢朝尚書一樣,離皇帝最近的內閣也成為了百官之首,稱為內閣首輔。” “內閣首輔又變成了丞相?!” 朱元璋心都涼了。 敢情他折騰來折騰去,忍了胡惟庸那麼多年,最終丞相還是沒被廢。 “不,內閣首輔是百官之首,但權力遠不如宰相。” 楚禎說道:“宰相節製百官,能任命五品以下——” “是六品!”朱元璋更正。 “行,是六品,宰相能任命六品官,而當官的又都講究知遇之恩,導致被提拔的官員隻以宰相馬首是瞻,進而連結成黨,是黨爭來源之一。” “說的沒錯!”朱元璋恨不得一拍大腿,他就是看不得百官都以胡惟庸為首,無視他這個皇帝。 楚禎繼續說:“而內閣首輔沒有這個權力,也無法節製官員,所以不是宰相。 隻有張居正一人,他是皇帝老師,又得司禮監的批紅權,再有內閣的票擬權,最後以考成法威懾百官,所以張居正不是丞相,但他的權力是丞相裡的第一人,除了廢立皇帝,他什麼都能做。” 朱元璋頭皮發麻。 這張居正又是哪來的?他是千古第一相? 他廢了丞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結果大明朝的丞相反而是千古第一? “……司禮監的批紅權又是個啥?” 朱元璋憋半天,才憋出問題。 聽大明史太使他憋屈了!! 楚禎一笑,說:“因為內閣首輔不是宰相,大明皇帝權力極大,所以把皇帝那個批示奏折的印,叫什麼來著?” “正式詔書用玉璽,普通奏折用朕的印章往上麵蓋一下就成。” 朱元璋回答道,臉上表情很差。 “對,掌印太監就乾這事,代替皇帝蓋印,寫朱批,稱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地位比秉筆太監高,這兩位太監與內閣首輔合起來,才相當於宰相。” 楚禎說道:“票擬歸內閣,朱批歸太監,明朝皇帝皇位可以說穩如泰山,不上朝也能掌權。” 朱元璋表情終於緩和了,自得的笑道:“朕廢丞相還是有點用的!” 原本他自認為廢丞相是一步妙棋,但被楚禎這麼一說,他隻敢說“有點用”。 “回到之前的話題。” 楚禎抿了一口茶,“廢丞相為的是什麼?” 朱元璋又皺眉沉思起來。 “鞏固皇權?但在我看來,這導致明朝皇帝怠於政事,不上朝也能掌權,隨意拿捏太監和大臣。 但是呢?天下卻不會因為皇帝攬權而變好,皇帝在紫禁城大權在握,底下各省官員卻大肆斂財,兼並土地,欺壓剝削百姓,最終導致‘明實亡於萬歷’!” 萬歷三十年不上朝,被人誇說大權在握。 但朝政卻荒廢糜爛得不像話,最終崇禎也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