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了許久。 半晌,他緩緩開口:“胡惟庸,朕依舊要殺。丞相,朕仍舊廢掉!朕要保住標兒,讓老四滾去北平府當他的燕王!” 帝王之威,此時此刻如所見也。 坐他對麵的李世民神情凝重,如同被激起鬥誌的獅虎,雙手放在單人沙發的扶手上。 “內閣製其實也不錯,由多個人代替宰相。” 楚禎說道,“如果再完成三件事,不,隻需要一件事,大明說不定能延續三四百年。” 朱元璋看過來,笑道:“就是上次你說的那些,改稅賦,廢戶籍,攤丁入畝的事?” “猜一下是哪個?” “你這小兒說的全都是朝野動蕩的亂國之策,朕不想聽!” 夢遊後世、來到楚禎這裡之前,朱元璋覺得自己乃是奉天承運皇帝,打天下、治國都是千古一帝水準。 但來到這裡後,他突然發覺,自己建立的大明朝處處都被後世人罵,定下的國策哪哪都是禍國殃民,大明朝子孫,不,老四那龜兒生的子孫,個個都是昏君! “那行。” 楚禎喝了一口茶。 朱元璋反而疑神疑鬼起來,猶豫半晌,含糊道:“你隨便說一說,朕也隨便聽一聽。” 李清照笑了起來,與林妹妹對視一眼。 楚禎笑道:“很簡單,廢掉皇明祖訓。” “……” 朱元璋臉黑完了。 他在百忙中抽空編纂出這本祖訓錄,結果卻給楚禎這小子批得一無是處,讓他自己扔進火爐燒了。 敢情他白忙活了! “為什麼我說皇明祖訓不好?” 楚禎主動解釋:“在我看來,天下如江河,不能堵,隻能梳。 皇明祖訓給大明皇帝定下條條框框,後麵想改點什麼,一定會有人以祖訓來阻止。 再者,皇明祖訓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例如,洪武之後,朱允炆立刻著手削藩,朱棣則以‘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靖難起兵,打入應天府,奪得皇位。” “這逆子……!” 終於聽到老四是怎麼奪得皇位,朱元璋氣得五指緊抓沙發扶手,怒目圓睜。 楚禎說出的這句“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就是他寫下的,他豈能不記得? 但他實在沒想到,就這麼一句話,卻成了老四那龜兒起兵反叛的借口! 什麼靖難清君側,放狗屁! “允炆呢?!”朱元璋高聲問道。 “史書上寫,朱允炆不知所蹤。” “史書寫他個娘什麼東西,就是老四謀反弒君都不敢寫?!要他們何用!” 朱元璋火冒三丈,猛地站起來,認定是朱棣謀逆殺的朱允炆。 對麵坐著的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驚。 大明朝藩王朱棣,竟然造反成功了,豈不是另一出手足相殘的“玄武門”? 楚禎說道:“我得為朱棣說句話,朱允炆削藩太急太快也太狠,不到一年時間,四位親王被貶為庶人,一位親王自焚而死,朱棣被抓後逃出大牢才起兵,等他四年後打入應天府,朱允炆隻能死。 畢竟,這是爭皇位,坐不上去的人,隻能死。” 楚禎看向李世民。 這位唐朝秦王殿下,此刻神情沉默,看不出到底在想什麼。 朱元璋跌坐回沙發上,如同一位大受打擊的老人,而非一位開國之君。 李清照,林黛玉兩人,此刻都沒有說話。 “朕。” “要保住標兒!” “有標兒這個大哥當皇帝,老四一百個膽子都不敢造反!” 朱元璋眼神幽幽,自言自語的說著。 這後世史書上寫的東西,他是一點也不想看了。 不孝子,不孝孫太多。 每次從楚禎那裡聽到,總是會讓他怒火中燒,氣不打一處來。 還是標兒好,標兒孝順,又有治國之才,老四當皇帝能做到的事,標兒照樣能做到! 楚禎說道:“史書記載,朱標在洪武二十四年因視察關中,欲要遷都之事而患病,第二年病逝。” “好,朕不遷都了。”朱元璋立馬說道。 “在我看來,遷都是明成祖朱棣的大功,彌合南北差距,守住了大明北方,讓大明不至於變成宋朝。” 李清照:“?” 我大宋躺著也中槍,是個什麼事啊! 朱元璋哈哈一笑:“朕自己遷都,就遷北平府,省去那雜七雜八的麻煩!” “你把大明比作宋,是……你不對!” 朱元璋本想罵一罵宋朝,但又想到對麵還有一位宋朝的李小娘子在,而且看楚禎還挺在意她,就沒再說。 楚禎朝表情精彩的李清照笑了下,正想說話,李世民突然問道:“楚先生,半小時過了吧?” “你急著回去?” “是挺急的,楚先生說瘧疾由蚊蟲叮咬傳染,我想快些命人去通知兄長,讓他們注意防蚊蟲。” “打了多久了?” “兄長領兵出發半月有餘。” “半月……是得抓緊點。” 楚禎下樓去,將打好的一份《赤腳醫生手冊》交給李世民。 “多謝楚先生!” 李世民朝楚禎行禮道謝,又朝左邊簾子後的林黛玉,拱手鞠躬,說道:“多謝林小娘子帶來的玉米種!本王回去後,即刻命人種下,仔細照料著。” “我沒有功勞,不敢受秦王大禮。”林黛玉起身,回了一禮。 李世民朝李清照和朱元璋拱手後,拎著一小袋加一兩玉米,外加赤腳醫生手冊,大踏步的走下樓梯,眨眼就消失了。 他一走,朱元璋看了看簾子對麵兩個漂亮女孩子,轉頭朝楚禎意味深長的一笑。 “……” 楚禎當做沒看到,朱元璋這廝宮裡一堆妃子,還生了二十多個兒子,女兒也一堆,強的離譜。 但現代哪裡有三宮六院? 除非有錢人。 哦,古代也是有錢才娶得了三妻四妾……那沒事了。 “俺下次來再拿《赤腳醫生》醫書。” 朱元璋站起身,像是順口一問的對楚禎問:“對了,伱說的攤丁入畝是錯的,大明朝沒有人頭稅!” 人頭稅,也稱人丁稅,一般是指對成年男子直接征收財物的稅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簡單的說,就是你活著就要交稅。 楚禎似笑非笑的看向他:“明朝真的沒有人丁稅?” “朕說沒有,就是沒有!” “是沒有,但徭役還在,各種官府雜役攤派到百姓頭上,依舊是人丁稅。” “不派徭役,改為征糧?” 朱元璋仔細思量,總覺得不妥,也是亂國之策。 楚禎說道:“攤丁入畝之前,是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同樣是把各種徭役全部合並為銀兩,按畝繳納。不過光有攤丁入畝還不行,還要配合官紳一體化納糧,以及火耗歸公,這三項政策如果執行得好,隨便哪個大臣都能上謚號文,皇帝也可稱明君。” 張居正謚號就是文忠。 “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化納糧。” 默念著,朱元璋又看了看桌上的一袋子玉米,忽然咧嘴一笑:“俺要再想一想,這些果子我拿回去吃。” 說完,也沒客氣,將桌上東西全打包帶回他大明朝去。 他送了十個大金錠來,這些果子該是他的! “攤丁入畝?” 朱元璋一走,李清照立刻問。 楚禎笑說:“攤丁入畝是好國策,但會得罪天下地主,胡亂推行的話會出事。” 他敢斷定,朱元璋就算覺得攤丁入畝可行,也會召集群臣商議,到那時,地主階級代表的一群朝臣,國公侯府,甚至是朱家親王等,都會強烈反對。 即便朱元璋,想做成這件事也堪稱難如登天! 誰會背叛自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