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門鈴(1 / 1)

不等孫苗開口,譚文鬆一爪子拍在了門鈴按鈕上,接著就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揚聲器裡傳來的電子音給嚇了一跳。   “師傅正在小憩,尊客請稍候!”   “師傅正在小憩,尊客請稍候!”   ……   這門鈴的聲音煞是洪亮,估計是通過墻裡的民用電纜線連接供電的,光憑這音波氣場,就百分百碾壓了孫苗家裡那個用乾電池供電的大米牌電子門鈴了。   譚文鬆連著拍了兩三下,然後像是突然開竅了一般說道:“這門鈴喇叭朝外,裡麵的人能聽到嗎。”   這一句倒是提醒了孫苗,他一個眼神示意自己的小弟讓開,然後掏出手機掃了一下門鈴上方的二維碼,接著滴滴答答按了一通,終於又有動靜從店內傳出來了。   這次不再是聽不出性別的電子音,而是一個極為熟悉,帶著些知性氣息的女性聲音娓娓念道:“支付寶到賬,一百元。”   “再按,”孫苗後撤半步,朝著一臉懵逼的狗子淡淡送出這麼一句。隨著“吧嗒”一聲按鍵又一次落下,門鈴也再次響起了洪亮的聲音。   “師傅快點,尊客請稍候。”   “師傅快點,尊客請稍候。”   “師傅快點,……”   這尼瑪也行啊?!   譚文鬆簡直不知道是該贊美科學的偉大,還是歌頌金錢的力量,正在糾結呢,就見門裡一個敦實的矮個子中年男人,一邊用力提溜著後腳跟的皮鞋,一邊蹦蹦躂躂來到了店鋪的玻璃門前。   哐倉倉一陣亂響,店鋪的玻璃門被裡麵的矮個漢子拉開了。   “謔哈哈哈哈,老孫家果然是虎父無犬子,看你小子壯的,和你爸爸小時候一模一樣。”   這位門鈴口中的“大師傅”一把摟住了譚文鬆的雙肩,還把他後背拍的砰砰直響。   “那個……叔叔好啊,我是孫苗。”   此刻還站在店外的孫苗,一隻手正不動聲色的撥弄著墻壁上那個箭頭形狀的木條,好讓箭頭的角度稍稍向上傾斜,能夠指向門鈴上方的二維碼上。   估計這木頭箭頭原先就是指著二維碼的,隻不過釘在墻上時間久了,有點兒鬆,這才導致箭頭向下滑落,對準了門鈴。這位大師傅您還真夠尿性的啊,還好自己領會的快,要不然還不知道要在外麵等多久呢。   “誒呀,對對對,都是好孩子,小苗,還有這位小兄弟,都快進來坐,外麵冷。”   店鋪的外間地方本就窄小,三個大男人往屋裡一站,就基本沒什麼空間了。   大師傅索性直接示意兩個小子跟他到鋪麵裡間,邊走邊自我介紹道:“孫苗,你們家裡收到的信封,是有人托我寄過去的。我今天上午剛起了一卦,算著你今天準會過來。”   一兩句話的功夫三人就都踱步來到了裡間內堂,這裡麵積也不大,有個十來平米的樣子,屋裡和孫苗他們學校裡老校長的辦公室,布置的差不多,一張寫字臺,二加一的黑色簡約仿皮的沙發,一個茶幾,上麵擺著一套瓷質的功夫茶具,應該是這位大師傅平時休憩和接待客戶的地方。   最讓孫苗和譚文鬆挪不開眼的,是站在寫字臺上,一個穿著粉色圓領長袖T恤衫,和藏藍色牛仔背帶褲的,小猴子,活的。   安頓好孫苗和譚文鬆在沙發上落座,大師傅自己繞到了寫字臺後麵,看看猴子又看看兩個小子,笑嗬嗬的說道:“我這位師兄,是在政府備過案的,屬於正經的持證上崗。”   說著,大師傅從桌上拿起個印著“為人民服務”的小號搪瓷茶缸子,倒了點熱水,端端正正擺在了小猴子跟前,又示意孫、譚二人自己取用茶幾上的茶水,接著說道:“午飯吃了沒,我這兒飯食樸素,但味道豐富,你們喜歡什麼自己選。”   說罷,把一支寫著“白象方便麵”的紙箱子從寫字臺下麵抽出來,示意兩小子過去挑選,“紅燒牛肉?上湯肥牛?這個不錯,老白酸菜。”   “謝謝叔叔,您快別客氣,我們中午在學校吃過了。”孫苗連忙擺手。   “對,叔叔,我們中午吃的是清湯牛肉的。”譚文鬆一雙眼直勾勾盯著大師傅的師兄,嘴裡像匯報工作似的接了這麼一句。   見二人已經吃過飯,大師傅也不再多客氣,將方便麵箱子推回寫字臺下麵,向著孫苗伸了伸手,笑瞇瞇說道:“上麵的字,你都看到了?”   “看到了。”孫苗從口袋裡掏出黃符紙印刷的宣傳單,想了想又從自己書包裡掏出準考證,再將譚文鬆的準考證也要過來,一並遞了過去。   不等大師傅起身,桌上的小猴子淡定的伸出小爪子,一把接過,背過身交給了笑瞇瞇的大師傅,然後這一人一猴瞇縫著眼睛盯著黃符紙和兩張準考證,大概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小猴子轉回身一下子跳到譚文鬆頭頂,小小的毛茸茸爪子,還安慰般的,在譚狗子的腦袋上輕輕拍了兩下,示意他不必驚慌。   大師傅將手裡的準考證和黃符紙展平,並列著放到麵前的桌上,抬起頭笑瞇瞇看了看譚文鬆,又側回臉盯著孫苗。半響,臉色從之前的親切換上了一抹莊重,說道:“兩位小兄弟都是機緣深沉,極好,極好!”   孫苗一臉鄭重迎向大師傅的目光,心裡卻是想著,正題來啦,不過剩下的香火錢已經買了羊肉串,都被咱們哥倆造完了,叔叔抱歉啊,再好,我也沒錢了。   “叔叔,我們這次過來……,”眼看孫苗準備開口說話,大師傅卻是一臉笑嗬嗬的輕輕抬起了手,打斷了他。   接著,從一旁的書架上拿過一個大一號的搪瓷茶缸子,甩了甩裡麵殘留的水漬,起身來到孫、譚二人跟前,抄起茶幾上的青花大茶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又示意兩人各自從茶盤裡取了一支倒扣著的小茶杯,分別給他們斟滿茶水。然後再給自己的茶缸子裡也續上了大半杯,這才轉身回到寫字臺後,緩緩坐下。   幾人的杯裡剛剛倒入茶水,登時,不算寬敞的屋內就升發出一種汽霧繚繞茶香四溢的氣息,這簡直是茉莉香中尋雅趣,一縷清風入夢還,隨著茶水汽緩緩填滿了整個空間,一股清新的茉莉花香緩緩綻放,讓人心曠神怡。   這茉莉花茶,本是京城地區,以及周邊的津城、冀州一帶,普通百姓家裡一種冬日最常見的飲品。   孫苗從小跟著姥姥、姥爺生活,對這茉莉花茶當然是再熟悉不過了,可像今日這般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壺香茶帶給自己感官上全方位的震撼,卻著實是頭一遭。   “此種茶葉是將極易吸收香氣的福鼎白茶、西湖龍井或是碧螺春之類,作為基茶,與新鮮采摘的茉莉花一同放在特製的容器中,讓茶葉在花香中自然吸收香氣,這個過程稱為窨製,通常需要在夜間進行。數夜之後,茶葉會吸凈花香,而茉莉花的香氣則逐漸減弱。”   大師傅像是看透了孫苗的心思似的,兀自講解了一番,然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再次笑瞇瞇看向兩人,又繼續說道:“天地萬物,相生相惜,這茶葉和茉莉能夠融二為一,乃是道法自然,而我與兩位小兄弟,亦是茫茫天地大道之中的有緣人,日後二位大道有成,自然不能再讓你們叔叔、叔叔的叫我,再下俗家名字王根友,師門給的道號犯‘悟’字,單名一個智慧的慧。我這位師兄則是單名一個世道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