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十八節 有什麼用(1 / 1)

在保持真氣不散的情況下,吳洵能發揮的力量大概在練肌以上練骨以下,平地奔跑速度大概是聲速的1/15。   嗯?不說打雷閃電這種明顯的現象可以測聲速,吳洵經常被他父親丟來丟去,丟的多了也早該算出聲音的速度了吧。   ——根據觀察,趙勇的速度應該能達到1/10聲速,朱倫則估計可以達到1/6聲速!不過在山林中躲石頭穿灌木時他們的速度似乎下降了近半,而我如果不管真氣穩定情況,應該可以爆發幾步1/8聲速的速度……   吳洵一邊在官道上奔跑,一邊在腦海裡習慣性分心計算一些事情,突然看到黃先生從官道的另一邊走來。   “先生,為什麼我身為前朝皇子居然能加入風侍?根據劉青的反應,風侍似乎是一個級別很高的組織,這種組織混進我這種‘前朝餘孽’本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聰明人之間不說廢話,吳洵一躍在先生麵前便直奔主題:“你到底是什麼身份?”   “我的身份……很多啊!”黃先生似乎有所意料,一臉有氣無力地回答道:“可惜一個都不能說……也不是不能說,但這麼早說了多沒意思……”   ——沒有對前朝皇子起反應,說明他知道我是所謂前朝餘孽。   “我至少得知道你是敵是友。”吳洵逼問道。   “這個也不好說啊……首先得明白什麼是敵什麼是友……”黃先生仍然一臉苦惱。   “你表麵上看來是友非敵。但是如果是真正的友方,憑你的展現的地位和能力,能給出的幫助遠高於此,你一定另有所圖!”見先生不說,吳洵堅持理性的分析著。   “也許是為了讓你自立更生?”黃先生皺著眉頭說道:“幫你入了‘練體之極’還不夠?年輕人要懂得知足。”   “這裡值得你關注的隻有我父親。”吳洵仍然不放棄,繼續試探性追問:“你的目的是他?”   “嘿!一個被嚇破了膽子的廢人而已。”先生搖頭說道:“我的目的就是培養人才。之所以對你們沒有盡力相幫,原因是因為自己走出的路才能走到巔峰。”   “那你剛才又不明說是敵是友……難道等我們達到巔峰以後,你要利用這份善因來向我們索取什麼東西?”吳洵又問道。   “嘖。你要沒別的事,我就告辭了。”先生似乎看出了吳洵的問題的無理取鬧,錯過身便繼續往前走去。   ——奇怪,他不是父親的手下,目的也不是父親,跑到這麼荒遠的地方來,琶縣其他人好像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這是為什麼?   ——也不知風侍的身份還能不能用。   “先生啊,這世間是不是有個商神?商道和因果道都是人道的分支?它們到底是什麼東西。”吳洵見先生生氣了,趕緊一邊轉移話題一邊跟了上去。   “總綱不是直言了人道就是善、惡、因、果嗎?商道就是因果道的分支——這麼說吧,錢就是定量的善果,你讓其他人有所收獲,你就給出了善因,於是別人給你錢來了結這份善果,你拿著錢又可以再用錢來了結其他人的善因善果。當然,商道層次太低,與因果道相差甚遠,因為錢這種東西隻計善緣不計惡緣,所以必須與計算惡緣的、王道下的王法之道相結合,不然就不是善之果,而是惡之源。至於那位所謂商神嘛,你強大了之後自然會見到。”   “這樣子啊?”吳洵想著,重要的人似乎要從琶縣散了,那估計短時間也見不到先生了,於是問出了藏在心裡的疑惑:“先生啊,其實道理我都懂……但是這些道,到底有什麼用?!《天道》這東西,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現在感覺,隻有力量才是最靠譜的……”   “哈?道有什麼用?!我怎麼感覺我這麼多年都教在豬身上了?”先生誇張地反問道:“看看你正在使用的文字!‘知道’、‘道義’、“道友”、‘殉道’、‘世道’、‘公道’……從這些詞語中你就看不出你們先賢們對‘道’的向往程度?怎麼到了你們這一代連‘道’有什麼用都不知道……你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而非燧人子孫、伏羲子孫、神農子孫,不就是因為那兩人開創了你們人族特有的道嗎?而你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你對比一下龍的形象和‘道’這個字?這個所謂的龍,代表的不就是道嗎?你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又覺醒了《天道》總綱,還問出這種問題,你覺醒的怕不是個假總綱吧?!”   “就是因為我經歷了的事情,我才反而感到疑惑不解——為何這個所謂道意、道德,我明明比別人強,但是我經受的苦難卻比別人要多?!”吳洵仍然質疑道。   先生見吳洵是真的有疑惑,不是在找茬打架,於是突然平靜了下來地說道:“那是你天生苦難命,還有你父親傳給你的苦難……”   “那我父親又為何明明道意強於普通人,卻又比普通人要苦一些呢?莫非他也是苦難命?”吳洵追問道。   “對啊!每個人的命運不同,不能和別人比,基礎不一樣,人生下來就是不公平的。”先生表示肯定。   “呃,那麼我還有問題:上古炎帝死於勇之道,剛才這個朱倫自己死於他的恨之道,而我又現在似乎是因為恨意,數十柄飛刀插死了一名校尉,為一生留下滔天隱患,這些又怎麼解釋呢?”吳洵連舉三個反例。   “嘖,解釋個屁,你根本沒有抓到重點。”先生重新變得不耐煩:“對於‘為了活著而活著’的人來說,‘道’確實沒有力量、權力這些東西有用——但那炎帝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嗎?朱倫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嗎?你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的嗎?”   “我就問你,你總綱裡有沒有這麼一句話:道是生命意義之所在?”   “修道行道不是讓你活著,是讓你活的更有意義!炎克當時已臨絕境,沒有勇之道他也是死,但有了勇之道,他的人生,就變得名垂青史。而朱倫和你嘛……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如朱倫一樣,認為你的全家被人陷害了,你卻獨自茍活下去,不對你仇人進行復仇,放任他跟沒事人一樣繼續生活,那你自然是活的長久了,但你的人生會是光明的嗎?或者你再想象一下如果薛家小姑娘死了,而你當時理智的留朱倫一命,按原計劃談判設賭局,那你活的好嗎?還是聽從恨之道,一槍將他穿心,你活得比較好,比較痛快?——很明顯那一時你正是聽從了本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才讓你沒有做出錯誤的選擇!”   “……”好像很有道理,那貨敢發瘋對小穎動手,不用亂刀插死他,自己心中根本就無法痛快。現在即使事情暴露被四海追殺,也至少是瀟灑快意……   要是小穎死了,朱倫還活著,吳洵想象一下就感到確實是渾身煩躁,生不如死。   “‘道’便是你生命的價值所在,你仔細想一想,是不是隻有在你自強不息時、在你揚善避惡時、在你行使正義時、在你滿足自己某個欲望時,你的人生才擁有意義?”   “嘿,還‘有什麼用’……”先生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魔道的欲道就是讓你活得痛快,活得自在;本心道就是讓你活的無悔;萬物本能道是‘自然’幫眾生選擇的生存之道;心魔道更是有操作他人的功能。怎麼會沒用?”   “還是你覺得仙道求知問道自強不息沒用?你以為你現在的力量是從何而來?若是沒有從小到大仙道的積累,你以為你能進入練體之極?人道種善因終惡果沒有用?不是因為聖王之道,你借得到兩個練骨境的力?你自己一個人救的了薛穎?!不是因為善因善果之道,那三眼獼猴又為何要救人,要幫你做一晚上苦力?!”伴隨著反問,先生不由地又從平靜變成了激動……   “咳,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吳洵心中已有了定論,他見先生一副沒完沒了的樣子,乾咳了一聲繼續轉移起了話題:“嗯……話說!原來因果道是人道分支,我一直以為因果道是佛道呢——隔壁大嬸老是偷偷跟我講這佛那佛這因那果的,那佛道又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