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宏願 地藏王菩薩早已站在了墨國背後。這,在剛才已經得到了證實…… ——對方那道自己無比熟悉卻想不起來的氣息……若是去淩劍閣之前的自己,說不定還真摸不到頭腦! ——自己還在奇怪怎麼這麼一個小城的城主能有這等見識呢。事實上,對方從頭到尾也沒說他就是城主,隻是自己當時探查到有人坐在書房,想當然的如此認為罷了。 ——剛才那番道理,連勇者盟沈盟主都無法如此清晰地說出,能說出來的人,很可能本人就執掌著因果大道。 ——沒錯,剛才那位……就是地藏王菩薩本尊!自己之所以對其氣息十分熟悉,一可能是自己練髓時他在依靠洗髓液出了手,二……若自己推理不錯,自己和田溪瑤輪回不凈,那地藏王想必亦有出手! ——自己稱之為“前輩”而非“菩薩”,不過是因為對方沒有以真身示人的原因。 此前,受海院長曠州所言的影響,吳洵一直感到墨國過分追求公平,如果其背後有棋手的話,則這個棋手已經在這個棋局毫無勝算了,但現在知道了其背後的居然是地藏王菩薩,那墨國未來在棋局中、在社會發展中,很可能會異軍突起! 世間沒有比地藏王菩薩更堅定的支持者了,身為佛門代表了信力的存在,一旦他選擇站在了一個隊列裡,即使是天下人都不信他的追求,即使是看起來完全是死局,他的意誌也不會被撼動分毫! 他天生下來的使命,就是要完成奇跡! 直到現在,吳洵還記得幾年前聽到黃先生上課講起他“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的時候,自己感受到的震撼。 若是普通人發出這種誓言,大家估計隻會一笑而過,但是發出這種誓言的可是地藏王菩薩!是信力早就積累足夠,隨時都可以成佛的地藏王菩薩! 超脫的誘惑就擺在他眼前,他卻淡笑著搖了搖頭,轉身要去追尋那他本心中自始不變的真正理想……能像這樣向往著、追求著自己的夢想與希望,連長生、得道這樣的事情都能不為所動的,這世間能有幾人?! “自斷道途!這位菩薩瘋了?”當時連陸仿都難得的在課堂上發了言。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他就是相信可以做到,並為之努力了千年!而且你現在若是問他,他仍然會堅定得告訴你‘無人墮入阿鼻地獄的那一天,在未來必將到來!’——海枯石爛亦不可阻其行道的意誌,這就是他能夠執掌佛門信之道的原因!”黃先生難得嚴肅的說道:“本來佛門眾人發起宏願,都是‘我若證得菩提,如何如何,我作佛時,如何如何’,你問問他們,若是改成地藏王這樣‘不如何如何,誓不成佛’的逆否命題,他們又有幾個敢發的出來?嘿!我不是針對誰,我是想說……” 後來的廢話吳洵就不記得了,畢竟吳洵當時記憶力也隻有1.2,稍微高於常人而已,記得前麵的事,也隻是因為當時確實受到了震撼。 而直到剛才,吳洵才明白地藏王菩薩的這句宏願確實不是一句空話,菩薩一直都在為之不斷的努力!——菩薩剛才說的他所向往的“人人向善的完美世界”到來之日,不就是世間不再需要地獄之時嗎? 想到地藏王剛才的表情與話語,連吳洵都險些產生了一種想要投身到這份事業中去的沖動。 他一邊想著,一邊吃了兩口肉,隨後突然搖了搖頭,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完全達到地藏王所設計的世界的話……肉不僅不會變多,反而會消失。 剛才地藏王菩薩所言,完全是就事論事,而如果說到單單關於“肉”的理想的話——地藏王菩薩似乎還是不贊成吃肉的。 至於除了地藏王以外,佛門還有誰參與了棋局,吳洵猜測雍州那邊應該會有線索。 ——至少象征著慈悲的那位肯定逃不了乾係。 …… 吳洵吃完肉走出城主府,又去到了城裡的食堂,記憶下了墨國烤肉的料理步驟和配料,並去市場備了些配料,才走出了城重新鉆入了林中,繼續他王道的修煉和結善緣之路。 ——你們不賣肉,我便自己打獵自己烤! 畢竟配料不算生存必需品,所以沒有被墨國限製。 然而,吳洵不知道,剛才的對話裡,因為二人的“謙遜”和“就事論事”,所以墨國另外一個問題沒有被暴露出來。 人道與魔道、仙道不同,踐行人道時,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那便是一個社會必然存在的:人與人之間個人喜好、價值觀的矛盾。 還拿吃肉打比方,吳洵認為禽獸沒有愛恨,認為吃肉是一種生態平衡,認為吃肉是大自然賦予肉食、雜食動物的權利和義務,於是認為吃肉不是惡因;而地藏王認為眾生平等,吃肉便是惡因! 這種矛盾,在重魔道、重仙道的社會,都無所謂。因為魔道、仙道都是自我之道:你覺得不是惡因,那你自己吃就行了,你覺得是惡因,你自己別吃就行了。 但重人道的社會中,因為正義情緒,因為要求善惡有報,這個矛盾便會被激化: 若是地藏王執政,是否就要禁止全國食肉?若是吳洵執政,是否就要立法規定,人畜並不平等?! 地藏王不喜歡玩遊戲,那他若執政,是否就要打擊遊戲幻陣行業?吳洵喜歡玩遊戲,那他若執政,是否就要讓資源向遊戲幻陣行業傾斜? 價值觀自由、個人喜好自由,在人道追求中,應當擁有怎樣的地位?矯正與包容,到底應當具有哪些方向和底線? “我不贊同你,但我會捍衛你的權利!”,這句話應不應該去做?應該在什麼情況下去做?應該捍衛哪些權利?又應當如何去捍衛這些權利? 這些問題,都將在未來,成為棋局激化的導火索。 發展社會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因果與勇氣絕非人道的全部! 善而無智,則其害更甚於惡;勇而無智,則無非謂之為莽! ……六天後…… 吳洵一頓穿梭,來到了墨國與曠州的邊境處。 戰事已經平息,前線營寨已被拔去,士兵們也回到了各自的要塞附近屯兵操練去了——墨國的士兵除了操練以外,每天還有兩個小時的勞作時間,這些士兵身為練體者,兩個小時能乾普通人半個月的活,所以軍隊這邊反而不愁吃穿。 吳洵也隻是遠望了一眼,就往旁邊繞去。 這裡人仙太多,森林也早已被砍伐乾凈,對他來說十分危險。 當天晚上,吳洵來到了曠州的某廢棄的山賊山寨,順著小溪往下遊找去。 不一會兒,就感應到遠處有建築和人的靈氣,吳洵直接往那邊一躍,“嗖”的一聲穿出了樹林,落在一個一圈建築圍出的廣場上。 “噌”“噌”……幾聲拔劍聲,是幾名站崗的女子見有人出現突然出現,本能的拔出了手上的刀劍。 “小恩公!”其中兩名女子見是吳洵,連忙一邊收劍,一邊驚呼道:“收劍!” 諸人收劍,建築裡的也有人聽到聲音走了出來,“小恩公!”的驚呼聲不絕於耳。有些人還連忙興沖沖的跑進去叫人:“快出來!小恩公來了!”“所有人立刻全部出去集合,這是命令!” 不一會兒,四十三個女子圍了過來,其中十四個是之前吳洵在山賊營寨所救之人,其中有的正興沖沖的和吳洵搭著話,有的則鶯鶯燕燕得和旁邊人說著什麼,但細看過去,她們大多身上有明顯的新傷。 此外二十九人是陌生麵孔,而且多是普通人,她們大多一邊聽著旁邊的姐妹說話,一邊投來了好奇的眼光,但也有幾個仍然眼神呆滯沉默不語。 “好了都別吵了!你們這樣子小恩公都不知道回答誰了。”那名被救時是練骨境的姐姐大聲說道。被她這麼一說,所有人頓時安靜了下來,似乎她在此已頗有威信。 此女名曰聞人朦,本來和她情郎一起在賢州運營著一個小鏢局,此前接到一票大單,全鏢局出動運鏢,結果遇到不熟地段的假導遊,被山賊劫了鏢,其他人包括她情郎與假導遊也當場被殺害。 本來她是想擇機報仇後就自絕此生的,不想後被吳洵說動:世間因果已亂,與其就此自絕,不如挺身而出,匡扶正義。 “咳。其他人都如何了?”吳洵其實麵對這種混亂場麵內心也有些慌亂,見場麵終於安靜了,乾咳一聲後開口問向聞人朦。 “那兩家人去鼓州定居去了,還有家人在世的也都去找家人去了,其他人都說要先去雲遊散心……小恩公不必擔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多都是練體者,隻要小心謹慎的話還是沒問題的。”聞人朦回道。 吳洵點點頭,掃了一眼四周,大概明白旁邊這些陌生的女子正是最近被聞人朦她們所救,他也不問細節,直接說道:“相信這裡的人都知道,我的傳下的練體決優於市麵上的練體決的,而我最近又有提高,已具備接近練腑戰力,對練體修真有了更準確的心得,已經基本可以確保你們人人踏入練體境了。現在我將它們傳給你們,你們若是能夠順利練體修真,請務必分辨善惡,順應因果,讓這世間……善惡終得其報!” “是!”女子們紛紛說道。 那幾個一直沉默不語的女子,聽到最後那一句“讓世間善惡終得起報”,似乎迸出了極大的恨意來,她們有的握了握拳頭,有的則抬起了頭,其中一名女子咬牙說道:“還請公子賜法,小女子若修練有所成就,今生必讓世間那些惡人得到他們應得的報應!” 吳洵對她點了點頭後,將修真與練體從本質到技巧,係統的向她們講了起來。用了一個時辰講了個大概後,他又立刻趁機講解了仙道、人道和魔道的道理,以圖潛移默化地將她們從偏執中帶出來,從而恢復正常的人格。 一直到正亥之時,吳洵才起身說自己要去找地方練功,讓她們先去睡覺,第二天再來教她們實際的修練。 女子們以為吳洵練功需要特殊的環境,不好出言挽留——其實吳洵隻是單純不敢和一群女子睡在一起而已。 他往林中穿了幾裡路,就隨便找了一棵樹一邊吐納一邊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