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十一節 人人向善(1 / 1)

吳洵回過神來,他仍然感到這個理論哪裡不對,不死心的說道:“可是社會生產力還是很重要的吧?!剛才你自己那一句‘大家辛苦一些,可以讓生活更加美好’,也表達了對生產力的向往!雖然貴國人民確實似乎沒有因為物質貧乏而不開心,但這應該隻是虛假的快樂——貴國的人隻是沒有條件去奢侈與攀比而已,他們並沒有失去魔道欲望,他們大多數人也一定曾經想過要吃更多的肉與住更大的房子,隻是貴國沒有這方麵的條件,讓他們習慣了,才忘記了這些欲望而已!他們也一定曾經失望與痛苦過,隻是因為欲望從來沒有得到過滿足,所以失望與痛苦最終變成了麻木——我不認為貴國人的這種生活狀態強於他國,除非哪一天你們所有人都發自內心的將人道放於魔道之上,而不是受製度與生產力所迫,那樣才能算是真的不奢侈不攀比!但恕我直言,貴國目前雖然在人道主義方麵確實已經走了很長的路,但離這個目標仍然相去甚遠!”   中年男子沉默良久,嘆氣說道:“此亦是實情,‘人道’的發展經常與人類本性沖突,發展確實十分艱難,幾百年來也算歷經波折。”   “當年剛開始決定了人道的發展方向時,墨國完全是強迫所有人接受人道道意的,比如強製要求所有人抄寫勇之道、強製要求所有人書寫思想匯報、強製要求對所有人進行思想考核。結果,從表麵上看,每個人都能夠隨口講出上萬字的人道的道理,但實際上大家在勞動中還是互相推諉,收獲甚微,甚至還有很多懶鬼和貪官,人道道德可以張口就來、思想匯報寫得飛快、思想考核分數高於他人、理論可以一套又一套,結果一到負責的時候,就開始貪和懶。”   吳洵點頭說道:“沒錯,人類是一種輕易就可以言行不一的殘缺生物,特別是在信之道沒有廣泛流傳下去的這個世道之下……”   中年男子嘆口氣,繼續說道:“理論學習當然並非沒有意義,隻是其對道德的推進作用太淺,就好比對流體和人體進行研究,包括對他人的遊泳姿勢展開紙本學習,都多少肯定會對自己的遊泳有所幫助,但這種的提高程度必然有限,真的想學遊泳,還是得下水才行!”   “有的人就是什麼理論都不會,但他就是遊的比任何人都快!有的人就是什麼理論都會,但下了水就控製不住自己!比遊泳,最好的辦法當然也是看誰遊的快,而非誰理論學的好,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可惜,‘人道思想’的實績考核比‘比賽遊泳’要難了無數倍,特別是在實績考核不科學、不成體係的條件下——實績考核無法做到公平服眾,便隻有去依靠理論考核,而考核方式逆作用於行為方式,就會形成重理論輕實績的局麵。”   “這就好比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大家要比誰遊的好,那就隻有去用理論知識來比賽,用理論知識來確定誰才是遊的最快的人,長此以往,理論考核理論學習自然會變得一套又一套的,但真的要下水,有的人可能還真能依靠學到的理論勉強遊的動,但大多數人都會咕嚕咕嚕就直接沉入了水底……可惜,就算大家明知道如此,沒有水,沒有實績考核體係,人們也沒有辦法,這,也是人道主義發展剛開始的一種無奈之舉!”   “但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常存之道,終究靠的不是說道,而是踐行。知道容易行道難,修道的重點和核心,終究不是在‘知’上,而是在‘行’上。數百年來,墨國的一切研究和實驗,都在嘗試從人道之理,過度到人道之德。隻有讓善和惡總是能夠擁有相應的報應,人類才會自覺得去懲惡揚善,人性中善良的那部分天性才會被激活——所以勇者盟出現了,墨國真正的實績考核體係也在這幾百年中,逐漸建立了起來。其中最重要的經驗,便是自上而下的人道傳遞。你可能仍然能找到一些貪懶的墨國底層人,但勇者盟的盟主,必然是以人道為自身唯一信條,但墨國的官員,一定是放棄一切隱私,願意為人道事業奉獻一切力量。”   吳洵想了想後還是搖頭說道:“可惜,即使是用了幾百年時間,從‘思想教育’變成了‘善惡有報’,墨國也隻能勉強做到‘讓普通大眾勞動時不那麼偷懶’而已,離‘魔道高一尺,人道高一丈’、離從靈魂上徹底脫離奢侈與攀比,仍然相去甚遠!”   中年男子淡然的點了點頭,隨後堅定得說道:“沒錯,這條路注定艱辛坎坷,但無論如何,墨國國民的價值觀中,人道占得比例數百年來越來越大,亦是不爭的事實!墨國現在還是厚積薄發的階段,信念、方式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隻要因果大道能夠再往前邁出那一大步,我所向往的人類從內心深處不再貪婪與懶惰,不再從奢侈與攀比上得到滿足,所有人一心向善、互相幫助、造福社會的完美世界,必將會到來!”   對方堅定的語氣與眼神散發出一股強大的他信力,終於讓吳洵有些動容,他沉默良久,嘆氣說道:“若是真的可以一直溫養世道下去,那樣的世界也許真的會到來也說不定……可惜……”   中年男子打斷說道:“可惜棋局不等人?然而恰恰相反,我等的就是棋局收局的那一刻!——大勢到來之際,也許會有你不知道的真正的行道之路出現也不得而知……”   吳洵一呆,他又沉吟了片刻,抱拳一禮:“墨國的治國之道確有道理,小生被人類先入為主的思維特性所礙,沒有全麵審視此事,甚是慚愧,今日大人一席話對小生幫助很大,日後必有善果報之!”   如果墨國的發展目標是“所有人一心向善、互相幫助、造福社會的世界”,而並非自己主觀臆斷中的那個淺顯的“完全公平世界”的話——那墨國的發展趨勢確實引人向往,不應被全盤否定。   隻是商神學院院長當時敏銳地指出了這個製度的最短板,而當時雙方的交流也集中在了最短板上,使得這個體製在當時聽起來毫不可取。   錯誤與悲劇總是來源於傲慢與偏見。   道不辨則不明!   中年男子擺手說道:“能讓多一個人理解我們的誌向,這已經形成善果了。”   吳洵繼續抱拳問道:“說來慚愧,小生本來隻想來了解了解情況,不想居然遇到如此申明大義之人,還未請教大人尊姓大名?”   中年男子笑而不語,隻是露出一道氣息來。   吳洵皺起眉頭——他感到這個氣息熟悉無比,卻怎麼想都無法回想起來。   好在,他雖無法回想起來,但可以推理出來!   幾道念頭閃過後,他笑著抱拳說道:“原來如此!在下是說怎麼隨便一個城主,就能說出如此人道道德,卻不想是執掌了因果大道的前輩!前輩專門在此等候在下,不知可有什麼吩咐與指點?”   中年男子搖搖頭,用吳洵之前的話回答道:“就是單純想論道一番。”   “論道實在不敢當。”吳洵笑著行禮說道:“在下如今才疏學淺,他日得道之後,再行請教前輩。”   這句話除了放低姿態之外,還有“保留意見”的意味。   然而中年男子對吳洵隻是點點頭,便直接原地虛化,很快便消失在了他的視野和靈覺中。   看來他確實隻是單純的述說,並沒有準備讓吳洵接受自己的一切想法。   吳洵望著空蕩蕩的書房,長吐了一口氣。   隨後,他還是用淩劍閣權限,找州府的相關人員要來了一份飯菜烤肉。   這份烤肉有整整三斤,而且肉香四溢……吳洵總算能解一解饞了。   沒錯,雖然吳洵已經知道了墨國如此行事的道理,但他仍然是要吃肉的。   之前說的是“正常人類要保持健康的身體,每天確實就隻需要這麼一丁點肉。”但吳洵可不是正常人,他是練體者!他加餐可不算是奢侈浪費,即使是在墨國,他也可以要求州府開出的練體證明,從而擁有加餐的權力。   而且就算他是普通人,他又不是墨國國民,為什麼要踐行墨國國民的道?   ——魔道高一尺,人道高一丈?不是說兩道是並列的嗎?哪裡有人道比魔道高的道理?   說到底,這還是價值觀問題。吳洵可不會因為知道了有這麼一個完美世界的途徑,就改變自己的價值觀,從此斷絕魔道欲望,不再多吃一分肉。   ——何況我是長身體的時候,我這吃肉還有仙道道德在裡麵!   價值觀確實可以被道理所影響,但並非隻有人道就有道理,魔道、仙道就沒有道理!   世間道理千千萬,但一個人隻能選擇一種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世人總是能夠滿嘴人道正義,背地裡卻胡作非為,為什麼淩青鋒起事已八百餘年,墨國仍然離完美世界相去甚遠的原因。   即使是街上的那些墨國人,可能如果真的偷偷塞兩塊肉給其中喜歡吃肉的人,隻要能保證保密,他們大多數也會偷偷吃下去。   除非是那些真的在價值觀上將人道遠放在魔道仙道之上的人,真正能夠從人道中獲得快樂的聖者,才會選擇拒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當然,吳洵今天最大的收獲,並不是這塊烤肉,也不是僅僅明白了墨國的現狀這麼簡單。   他此刻,終於對佛門在棋局中目前的狀態有了清晰的推斷!   佛門的幾條最重要的大道,分別是命運大道、人道的因果道、魔道的本心道、仙道的虛幻現實道、智勇信義之道和力量之道。   其中,命運大道是那位傳說中的未來佛祖彌勒菩薩在主修,地藏王菩薩則有小半條因果道和信之道,本心道在世間自在王佛那裡,虛幻現實道則已被阿彌陀佛凝成了極樂凈土,此外,象征智慧的文殊、象征行力的普賢、象征慈悲的觀音、象征力量的大勢至,則分別執掌了智、勇、義、力量幾條大道。   那麼,為什麼佛門態度曖昧?為什麼佛門對淩劍閣既有出手阻攔的記錄,又有出手解救的記錄?   很可能正是因為這些佛門最頂尖的力量主修的道不同,導致他們對棋局的看法產生了分歧——道不同不與相為謀!   至於分歧在哪?則取決於到底誰參與了棋局……   黃先生曾經說過,佛祖帶走了一群佛陀菩薩往彼岸而去,那麼佛門究竟又有誰留了下來?   別人吳洵不知道,但佛門象征信力的地藏王菩薩、執掌半條因果道和信之道的地藏王菩薩、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麵對完美世界這樣的棋局,必定會選擇留下!   而與墨國目前狀態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因果道和勇之道以及二者所結合的正義之道……   地藏王菩薩,一定早已站在了墨國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