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燦,你的《太清納氣訣》修煉如何?” 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老者抬眼,看向座下麵容俊朗的少年,微微啟口。 陳燦有些不好意思地頷首: “回稟師尊,弟子愚鈍,太清納氣訣也難以參透,毫無寸進……” 玄霄子輕嘆一聲,頗感失望,但害怕自己的態度會打擊到他這個小徒弟,便安慰: “你不必灰心,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也有不適合自己的道路,無非就是有的道路好找、有的道路難尋。這本法訣不適合你,你就再換一個吧,總會找到你自己的道路的。” “是。” 陳燦點頭應下,心中卻滿是愁緒。 他心中有句話不敢對師父說: “師父,萬一有的路就是一輩子都找不到呢?” 迄今為止,他換過的修煉法決少說也有幾百,可每次都是一樣的結果,似乎每一種修煉法決都不適合他! 這世間真有適合他的道路嗎? 若非確實已被師尊帶入了這玄真門內修煉,他都要懷疑自己是否具備修煉資質了。 早課結束,陳燦離開正殿,便往道藏閣而去。 雖已對自己心灰意冷,但這麼多年來,無論他修煉進度再如何緩慢,師父都不曾對他發過怒,一直都是耐心教導。 看在師父的情麵上,即便他認為此去同樣一無所獲,他也要去試試。 道藏閣內,守閣老人見陳燦來到,也不免掛起一絲玩味笑意: “你又來啦?” “嗯……” 陳燦微微頷首,不好意思地快步鉆進道藏閣深處。 玄真門在修仙界中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門派,道藏有限,其中近乎一半,陳燦都已經修煉過了。 而他沒修煉過的另一半,大多數要麼是修煉方式太過苛刻、要麼是本身有所缺陷,即使修煉也前途有限。 但現在他也不得不翻閱起他原本看不上的那一半了。 片刻後,道藏閣門口走入一道倩影,陳燦看了看,打聲招呼:“三師姐”,然後繼續回頭翻閱著修煉法訣。 三師姐燕靈秋麵容清冷,也走到擺放修煉法決的書架前,查看起一本本典籍,邊看邊對陳燦道: “小師弟,師父早已經收到了太清仙宮的邀貼,邀他前去擔任太清仙宮的外門長老,但師父一直都將此事壓著,不願前往,你可知為何?” 陳燦怔了一下。 太清仙宮…… 修仙界一等一的大派! 太清、上清、玉清。 分別以三清天尊的名號為自己門派命名的三大派,正是整個修仙界分量最重的三座大山! 玄真門在修仙界中雖說隻是一個無名小派,但他們的師父玄霄子,卻是天賦異稟,聞名修仙界的一號人物,擔任太清仙宮的外門長老,綽綽有餘。 燕靈秋繼續說: “因為師父放心不下你! 你進入玄真門已經十二年了,可現在都還在練氣五層的階段徘徊,其他長老的弟子,哪怕是比你晚入門十年的,而今都已經有不少築基成功的。 師弟,你能不能爭點氣啊?! 過往門內其他人對你本就頗有微詞,甚至已有不少長老覺得你拖了師門後腿,想要找借口把你逐出師門了,好在這些年你雖然愚鈍,但為人也正直老實、勤勤懇懇,沒有犯過任何錯,師父才能一直把你留下。 師父就擔心他離開後再也沒人能保你護你,所以才一直壓著太清仙宮的邀貼。 但師父這麼做已經有些引起太清仙宮的不滿了,如若繼續拖延下去,太清仙宮絕對會收回邀貼。 咱們玄真門內的修煉法決,最高就隻有到化神期的,再往上就隻有太清仙宮那樣的大派才有。 那張邀貼關乎到師父的前程! 你能不能爭點氣,讓師父可以放心前往太清仙宮?” 陳燦心中憋著一口氣,壓得他麵紅耳赤,可他卻什麼都說不出來,隻能淺淺向燕靈秋點頭: “對不起,師姐……我一定會爭氣的。” “我幫你一起找法訣吧,回憶一下你曾經修煉過的眾多法訣,哪方麵的法訣能讓你修煉速度快一些,告訴我。” 三師姐陪著陳燦一起翻閱起來,按照陳燦告訴她的標準,找出一本又一本,可每次得到的回答卻都是: “這本我已經修煉過了……” “這本我也修煉過了……” “這本同樣……” “這本也是……” 翻到最後,燕靈秋早已準備好的耐心都耗盡了,既無語又震驚。 無語於陳燦作為一個玄門弟子,怎麼會在選擇過這麼多的修煉法決後卻都無一適合;震驚於陳燦竟然有那麼大的耐心,竟是已經把道藏閣內近乎半數的法訣都修煉了個遍。 她自認自己的耐心絕對比不過這個小師弟,最終,留下一句: “算了,你自己慢慢找吧……” 然後離開了道藏閣。 陳燦倒不是真的有無限耐心,找著找著心思也逐漸不在麵前這些修煉法決上了,愈發覺得心煩,最終看也不看地隨手抄起一本便也離去。 他已經想好了。 最後隨便一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果這次的法訣還不行,他會主動從玄真門離開,絕不拖累師父。 回到自己的小房間。 再小的修仙門派占據的地盤都不小,玄真門也不例外,即便給門下弟子每人發座山頭都還有很多富餘,但玄真門並沒有那麼做。 對門下弟子的住所安排,基本是視弟子修為而定的,用掌門的話來說,這樣能更好激勵弟子進步。 以陳燦的修為,那就隻能住一間仿佛下人住的小破房了。 盤腿打坐在破舊的床上,他這才查看起剛才隨手抓的修煉法訣: 《玉皇消劫真經》 這名字頓時引起了陳燦的疑惑。 這些年他進進出出道藏閣無數次,對裡麵有些什麼法訣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了,怎麼從沒見過這本? 難不成這是玄真門新獲得的道藏? 可每次有新道藏入閣的話,對整個師門上下都是巨大新聞,不可能突然出現一本聽都沒聽過名字的法訣啊。 想不出頭緒,他也懶得再浪費心思,翻開法訣,便見扉頁寫道: “玉皇大帝,歷十萬八千劫,方成無極大道。” 下一頁,寫: “你可願經歷累世劫難?” 再往後的書頁就都是空白一片了,宛如無字天書。 陳燦鬱悶翻了一會兒,重新翻回寫有“你可願經歷累世劫難”的那頁,心生疑慮。 難道要對這個問題做出回應,後麵的內容才會顯現? 可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嚴重的樣子,胡亂回應不會攤上什麼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