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兩聲怪響,陳立咯感窘迫,陳白笑了笑,站了起來,一邊伸出手一邊道:“飯菜早已準備好了,先前便是來喊你兩的。” 陳立借著陳白的手站起身,拍了拍身後,邁步就走,“快些,早就餓壞了。” 陳白笑著跟上,待到二人遠去,角落處走出一名端著一盤燒鵝的俾女,在月光照耀下的眼眸中,閃著藏不住的愛意。 廳房內,一張圓桌上擺著十二道盤子,六葷三素一湯兩小食,洗浴完換好衣服的陳立與陳白,二人狂風卷入般消滅盤內食物,本來陳白是打算保持皇家禮儀的進食,結果陳立上來便是餓死鬼投胎般的吃法,讓陳白傻眼,隨即想到什麼,觀望了下四周,也和陳立一般無二了,隻是手法吃法僵硬了些許。 “嗝~”吃飽的陳立打了個飽嗝,靠在椅子上,左手一杯茶,右手摸著隆起的肚子,瞇眼望向陳白,“說下半月後前往...嗝...額...宗門之事的細節吧。” 陳白頭一次見陳立如此模樣,不由眼角抽抽,但還是開口緩緩道:“十三日後,黃玄門開啟山門,大收弟子,招收地點在大隋國邊境之地,長白山,屆時出發我會派趙旗峽護送大哥到山腳下,至於後麵,就得靠大哥自己了。”說著,神情不由有了一絲別離的悲傷。 接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巴掌大的鼓鼓錦袋遞給陳立,繼續道:“在那之前,這個錦袋裡裝著些大哥你以前收集到的修煉資源。” 陳立打開錦袋,裡麵裝滿了一種大小不一顏色也不盡相同,發著微光的石頭,陳立倒在桌上,細數一會,總共十六塊,五塊大的十一塊小的,見此,不由疑惑的看著陳白。 陳白沒作回應,從袖口裡掏出一本薄薄的嶄新書本,遞給了陳立,“這書是父皇讓抄記官,把記載著修仙相關古卷軸上的內容,抄寫了一份在這本書上,而那發光石頭的用處,在那書中也有提及,還有一些其他的,我就不作敘述了,大哥可自行觀看。” 陳立接過書時便已閱覽起來,津津有味,陳白見此,微微一笑,默不作聲的離去。 一個時辰後,陳立合起書本,閉上雙眼,梳理著書本上記來的知識。 修仙者,依靠功法體悟氣感,引氣入體,而這氣是天地靈氣,隨著靈氣的增多,修為提升,到達一定境界,便能夠呼風喚雨,控火掌水,做到傳聞仙人才能做到的事。而這靈石內部存儲著比外界靈氣純粹的靈氣,雖精純但量少,故此,修仙之人將靈石作為交易的貨幣,就如凡人用的金銀銅錢...... 一盞茶時間過後,陳立睜開眼皮,麵露沉凝之色,隨即麵色如常,站起身,伸了個腰,推門離去。 接下來的七日裡,陳立與陳白、趙旗峽日夜比鬥。 隨著熟悉了打鬥,陳立的思維漸漸跟得上身體的肌肉記憶,招式也越來越穩健,弓法也日漸精進,如今三石之弓可以精準射中百丈外草人,五十丈外跑動的野狐。 但據趙旗峽的描述,太子陳立以前可以拉滿四石之弓,射穿二百丈外的劍柄。聽的陳立一陣尷尬,默默射箭,同樣的身體,相差兩倍左右的實力。 第八日,半夜三更,太子府門外,一輛馬車停著,兩匹拉車的馬都極為強壯,掌繩的車夫是身穿玄甲一套的趙旗峽,車廂裡坐著拉開窗口簾帳,一身戎裝的陳立,正開口與車下的陳白道別。 “大哥!此去一別不知何日再見,我一定會與父皇守護好這大隋國,待你歸來之時,一切完好如初!”陳白一臉隆重,仿佛交代後事般。 與之相反,陳立麵色如常,心中卻不知為何的平靜不下來,“三弟,大隋國太子交給你,我也放心了,這首詩就當贈別吧。”說著就將一張紙從懷中掏出,遞了出去,見陳白接過,拉下簾帳,“好了,趙衛(太子陳立對趙旗峽的簡稱),出發。” 隨著話音的落下,“駕”的一聲傳出,馬車駛向了遠方,漸行漸遠,直到進入拐角,看不見分毫,陳白才收回目光,看向手中紙張,眼眶不由落下忍了許久的熱淚... 《別三白》 星月無雲下,三白目欲行。 年月伴我步,終有離別日。 與汝十八年,早吾知白心。 淌血復流汗,今可流許淚。 待我成仙時,便是重逢日。 ----------------- 四日後,大隋國邊境,長白山腳下,十裡外一座小鎮,小鎮名為長白鎮,正好對應了一旁的長白山,至於為什麼叫長白山,因為此山的表麵,白石麵積占大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從遠處看白皚皚一片。 長白鎮門口百丈外驛路上,兩匹汗血寶馬緩緩邁步前行,其上各坐著兩名身披連帽鬥篷之人,其中一人身形膨大的不像正常人。 “太...少爺,距離招收時間還有兩日,看來我們來早了。”粗狂的男性聲音從巨大身形的人口中傳出。 “來早些也是好事,至少不用擔心錯過,先找間客棧住下先,順便打聽打聽一下最近有什麼消息。”另一個坐在馬上的鬥篷之人吩咐著。 “是,少爺。”聲音粗獷男子拱手低頭後,便帶頭馭馬前往長白鎮。 這二人正是陳立和趙旗峽,一路上有趙旗峽這位都慰,遇到關卡設防,一亮出官牌,就隻詢問一句,便會放行。至於馬車,出了金瓏城一裡外,陳立就嫌棄速度太慢,丟了。 一座紅木黃紋紫衫木建築而成的客棧,鶴立雞群般的矗立在長白鎮中心,與周圍石泥切成的瓦房如同天地,此客棧大門上方的牌匾上,寫著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黃玄客棧。 黃玄客棧外,已經脫下鬥篷的陳立、趙旗峽二人,不過趙旗峽並未身穿玄甲一套,而是一身寬大長袍,腰掛一柄歸鞘寬刀,背著一個大黑布袋,鼓鼓嚷嚷的,隨手將馬匹交給了候在門口的小二,跨步進入客棧。 客棧裡的裝飾與外表一般奢華,空間也是極其寬廣,數十張紅木方桌,已經坐滿大半,飲酒取樂,賦詩詠句,說書講事,好不熱鬧,隻需一眼,就可看出當地人與外地人,當地人著裝樸素,外地人服裝各異,想來都是得到消息,從遠方來此參加宗門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