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慰問黑海海軍(1 / 1)

在俄土戰爭中,俄國黑海艦隊戰勝了數量上占優勢的奧斯曼帝國艦隊。這是烏沙科夫的一大功勞。戰爭開始時,任“聖保羅”號戰列艦艦長。在菲多尼西島海戰(1788)中,他指揮的俄國分艦隊前衛在戰勝敵人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俄艦隊2艘戰列艦、10艘護航艦及24艘輔助船隻,對付土艦隊17艘戰列艦、8艘護航艦、3艘攻堅艦和21艘輔助船隻。烏沙科夫率領的前衛艦隊首先遭到土軍前衛艦的攻擊,前進受阻。為發揮火力,烏沙科夫令3艘護航艦繞過土軍先頭艦,對土前衛艦隊實施兩麵夾擊,親率“聖保羅”號戰列艦脫離艦隊編隊,猛攻土艦隊旗艦,激戰3小時,土艦隊因旗艦受攻撤出戰鬥。烏沙科夫創造了在對付優勢敵軍時集中打擊敵旗艦的戰術。   1789年烏沙科夫晉少將,1790年任黑海艦隊司令,6月率一支輕型艦隊襲擊土耳其北部沿海的錫諾普港、薩姆鬆港和阿納帕港,擊毀和俘獲戰船 20餘艘。7月8日率俄國分艦隊在刻赤海峽擊敗土耳其分艦隊,在追擊敵艦時,沒有受線式戰術原則的限製,命令各艦迅速編成單縱隊,勇猛追擊。此戰勝利粉碎了土軍在克裡木登陸的企圖。9月8日烏沙科夫率黑海艦隊在堅德拉島附近海域擊敗土耳其艦隊。土海軍中將塞得貝連同旗艦一起葬身海底。   1792年1月,俄土簽訂雅西和約,土耳其承認俄國兼並克裡米亞,宣布放棄格魯吉亞。至此,整個黑海北岸廣大地區劃歸俄國版圖。   作為代表的亞歷山大在簽訂和約之後按照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意願去慰問黑海海軍並了解黑海海軍的恢復情況。   在指揮艦上,亞歷山大代表女皇授予費奧多爾·費奧多羅維奇·烏沙科夫子爵的爵位和海軍中將軍銜。   此外,立功的海軍官兵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獎賞。   在參觀完造船廠後,亞歷山大和烏沙科夫回到了黑海海軍基地。在此,烏沙科夫向皇儲亞歷山大講述了刻赤海戰的經歷和新的戰術構想。   “以目前的軍艦的作戰能力,海上的戰艦其實秉承著同一個戰術原則,那就是為了充分發揮火力,要始終保持自己的側麵給對手,如果艦首對著敵方隻能發揮艦首火力,用側麵對著敵方,則可動用艦上所有的火炮。”   “最為理想的情況是我方戰艦側麵給對手並且對方用船頭或船尾對我方。以當時擁有三層甲板,攜帶一板門大炮的戰艦為例,其火炮分配很可能是艦首4門,艦尾10門,船舷86門。如果是以船舷對船位,火炮比為43:10,船舷對船頭,則火炮比達到驚人的43:4。”   “由於火炮是在船舷一直排開,側麵方向中一炮頂多損失一門炮,而如果艦首或艦尾中上一炮,戰艦可能就被串糖葫蘆了。以己方團舷火炮轟擊對方船頭或船尾的戰術被稱為重射。將己方的戰船排成一條線向對方射擊,這就是戰列線戰術,也是最理想的戰術。”   “在這種戰術的指導下艦隊要做的就是搶占“T“字頭,也就是拿己方側麵打敵方的艦首或者艦尾。”   “但是由於風帆戰艦的航速依賴洋流和風速,所以很難做到搶占“T“字頭,於是海戰也變成了側麵對側麵,直線對直線,變成了兩軍排成兩行,相互進行大炮對轟。這種打法隻能擊敗敵人,卻無法大量殲滅敵人,因為一方發現情況不對,立馬就留了,在靠風力、船帆為動力的時代,航速其實差不太多,你想追也不大好追。”   ”而土軍艦隊在麵對強大的黑海艦隊時,往往還會搶占下風位置。在交換一波炮彈後,土軍感覺不利,立馬就全方撤退,再見,咱們下次海戰再約。”   “所以我在赤刻海戰中,沒有受線式戰術原則的限製,命令各艦迅速編成單縱隊,勇猛追擊,大敗土軍。”烏沙科夫說罷向亞歷山大提出了詢問的目光。   “嗯,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如果想大規模殲滅敵軍就需要新式的戰艦或者新的戰法。”亞歷山大回答道。   “皇儲真是一位天生的統帥啊!”烏沙科夫吹捧道。   在經歷過一番商業互吹後,烏沙科夫詢問赫爾辛基的造船廠的情況。   蒸汽戰艦對上原先的木製戰艦擁有碾壓性的優勢,因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戰艦對風速的依賴,在交戰中搶奪“T”字頭。   像蒸汽戰艦這樣的機密,烏沙科夫也是在升任海軍中將後才得知的。   “蒸汽戰艦的難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測,即使我們擁有了荷蘭的造船專家和瑞典的機械人才,目前隻有80噸左右的成品船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攜帶的火炮不過四門,遠洋性能低下,隻能當做淺水戰艦。”亞歷山大無奈的回答道。   “畢竟這個聯合研究計劃才進行兩年嘛,我相信帝國最終一定可以擁有先進的蒸汽戰艦的。”烏沙科夫回答道:“如果沒有蒸汽戰艦的話,我想講講我構思的新戰術。”   “洗耳恭聽!”   “由於線列陣型轉彎較慢,可以從側翼切入,截斷敵方艦隊占據“T”字頭,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這種戰術優點很明顯,但是缺點也足夠大。”   烏沙科夫在沙盤上將敵軍艦隊排成一條豎線,將己方艦隊一分為二,排成橫隊,分別朝敵方的中間部位和尾部進行穿插包圍。   “第一個缺點,在沖入敵方陣型前,我方艦隊用艦首麵對敵方艦船的側麵,並且由於要全力前進,等於說是單方麵挨打。”   “第二個缺點則是在後麵的艦隊第一時間不能跟進,在交戰的前期我方會處於數量的劣勢。”   “由於目前的火炮隻能在200米內有殺傷力,艦炮的發射時間是十餘分鐘,我的設想是將主力艦的艦首裝備一層鋼甲,放棄艦首的火炮,硬抗這200米的火力。”   “此外,可以讓擲彈兵在高處向敵艦發起攻擊!”   在亞歷山大的印象中,皇家海軍最偉大的將軍,2002年BBC評選的英國最偉大的100個人中排名第九的納爾遜子爵似乎用的也是這一套戰術。   在這個時代,大英海軍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亞歷山大思索一二便回答道:“我會向荷蘭的造船專家提出這個建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