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亞歷山大不理解土雞想乾什麼,還是聽完烏沙科夫的戰術後決定乘戰艦前往敖德薩。 在前往敖德薩之前,亞歷山大向女皇寫了一封信,表示沒有必要征兵,打亂國內的生產節奏,拖個一年半載的奧斯曼人自然就會退去,支援火藥和炮兵就行。 5月2日,亞歷山大組建南方集團軍,自任元帥,本尼格森伯爵作為副帥,下轄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一步兵師,一個哥薩克騎兵旅,第二獵兵團,基輔師和宮廷衛隊。 基輔師與近衛師編製相同,其餘四個步兵師的編製和近衛師大體相同,隻是獵兵,火炮,騎兵的數量僅有近衛師的三分之一。 目前,南方集團軍擁有64000人,其中騎兵7000人,火炮84門。 在當天,亞歷山大召集了團級以上乾部開了個會。 “根據哨兵帶來的情報,土軍約有25萬人,新蘇丹穆斯塔法四世帶隊,此人之前並沒有軍事履歷,實際上統兵的應該是禁衛軍的統領謝赫帕夏,這個人拍拍馬屁還行,論打仗也就一般。” “土軍雖然數量大約是我們的四倍,但是勞師遠征,物資需要從君士坦丁堡運送,在上一次俄土戰爭中君士坦丁堡艦隊損失殆盡,黑海的製海權在我們手上,本來土軍物資就不多,還要通過陸路運輸,難度很大。我估計奧斯曼土耳其發動此次戰爭就是要轉移弒君的視線,並且趁此機會解決一部分不聽話的人。” “我方由於支援了英國和西班牙一部分火藥,目前我方也沒有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能力,這次戰鬥持續的時間不會長。” “諸位對此次戰爭有什麼看法嗎?” 基輔師師長伊茲梅洛夫率先回答:“我認為雖然我方屬於守勢,但是奧斯曼人3月26日宣戰,如今就已經過了多瑙河,以土軍的素質,連續二十多天日行軍40公裡,一定疲憊不堪,不如半渡而擊之!” 亞歷山大搖了搖頭,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俄羅斯雖然號稱常備軍60萬,實際上隻有近衛軍和有稱號的師(聖彼得堡師,赫爾辛基師,基輔師這樣的)還有炮兵是完全脫產訓練的,這些總數隻有12萬人,剩餘的48萬人屬於軍墾師,屬於半脫產的。他們的訓練時長隻有四個月。而且為了保持糧食生產,48萬人的軍墾師一般情況抽16萬人上戰場,最極限的狀態隻能抽出30萬人。 南方集團軍隻有基輔師和宮廷衛隊屬於訓練有素的,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一步兵師,第二獵兵團都屬於軍墾序列。 見此情形,本尼格森伯爵回答:“德涅斯特河(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的界河)本來流量就小,再加上這個夏季炎熱,估計河流不足以支撐起一條防線,我看還是將防線後撤,以敖德薩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的三個村莊為支點抵禦土軍進攻。” 第六師師長東布羅夫斯基贊同本尼格森伯爵的說法:“從德涅斯特河到敖德薩的平原最寬處為七十公裡,其餘地方皆為山地,補給跟不上,德涅斯特河到敖德薩也隻有50公裡,再加上己方的海軍優勢,即使土軍擁有25萬人,但實際上土軍能有效發起進攻的隻有不到七萬人,依據村莊構成防線,我軍無憂!” 亞歷山大又搖了搖頭,“再往後撤,我要在這裡抵擋土軍。” 眾人看向亞歷山大所指,這處地方是真正的易守難攻,北部是湖泊,再向北就是山脈,南邊也是湖泊,再往南還是山脈,狹小的地形使土軍完全無法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不過這處地方已經在敖德薩的後麵了。 第八師師長不解得問道:“難道真的要向奧斯曼人讓步嗎?” 亞歷山大覺得這可能就是榮耀所帶來的負擔吧! 從第四次俄土戰爭(1735年)到現在1794年,俄國一場戰爭都沒有輸過(七年戰爭不算輸),鑄就了俄軍的軍魂,但現在國家全都是鷹牌,天天喊著要乾仗,對誰都不服!原主就是在這樣的思想下在奧斯特裡茨被拿皇爆錘的! 普魯士也是同樣,腓特烈二世給普軍帶來的榮光讓他們沉醉,不屑於看待俄國的軍事革新,也導致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失敗,接著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失敗!耶拿戰役失敗! 拿破侖也是同樣如此,歐陸戰爭的勝利讓他飄了,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竟然想跟英國佬在海麵上碰一碰,然後就被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海戰教做人了! 後世的敖德薩作為烏克蘭最重要的港口,但是現在的敖德薩隻是一個普通港口,俄國在黑海的進出口主要在第聶伯河的入海口赫爾鬆。 況且敖德薩才收回來不到三年,也沒有進行什麼經濟建設,打成白地也不心疼! 乾嘛要打沒有收益的仗啊! 本尼格森伯爵當年是跟亞歷山大參加俄瑞戰爭的,他知道這位皇儲肯定是個徹頭徹尾的鷹派,後撤絕對不是慫。於是出來打圓場說:“我覺得皇儲說的有道理,你們看此處地形,最寬的地方6.5公裡,最短的地方3.2公裡,莫說是7萬土軍,就是25萬土軍一起上,也難以攻克此地。” 亞歷山大一拍桌子,朗聲說道:“我意已決,本尼格森率領第六,第八師以及哥薩克騎兵旅駐守敖德薩,黑海海軍會配合你們,其餘部隊退守A村和B村。(附圖)” 聽聞統帥和副帥意見達成一致,其他軍官雖心有不服,也隻能服從。 5月20日,土雞強渡德涅斯特河,俄國僅僅做出一些輕微的消耗過後就撤往後麵的據點。 渡河過後,禁衛軍統領謝赫帕夏派一部分人進攻伏龍佐夫卡,這更加堅定了亞歷山大的作戰理念。 伏龍佐夫卡在山地中間,沒有什麼經濟價值,憑借土軍的運輸能力,也沒有辦法從這裡進攻基輔,所以占據伏龍佐夫卡僅僅是政治上的考量。 伏龍佐夫卡的占領讓穆斯塔法四世心潮澎湃,認為俄軍在波蘭損失慘重,再經過援助英西兩國,沒有一戰之力了! 禁衛軍統領謝赫帕夏沒有什麼突出的能力,並且優柔寡斷,但是他老持穩重,威望高,善待士兵,有大規模領兵的經驗和能力,這也是他能統兵的原因。 謝赫帕夏向穆斯塔法四世進言,既然作戰目的已經完成,再進攻就是浪費士兵生命,不如在此耗磨一些時間,象征性的要求俄國賠一點錢,然後就撤兵吧。 此言遭到了大穆夫提易卜拉欣和奇茲拉爾阿卜杜拉的強烈反對,俄軍是灰色牲口不值錢,難道我土軍士兵的生命就值錢了嗎? 反正輸了俄軍也沒有繼續大規模進攻的能力了,不如賭一波! 穆斯塔法四世站起身來緩緩說道,黑海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五十餘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黑海之說。 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蘇沃洛夫乘夜偷渡雷姆納河,2.5萬打15萬,卻將土軍打得隻剩1.5人,自身傷亡不過千人。 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在談論著烏沙科夫率領的黑海艦隊以2艘戰列艦、10艘護航艦及24艘輔助船隻的劣勢戰勝土軍艦隊17艘戰列艦、8艘護航艦、3艘攻堅艦和21艘輔助船隻。 仿佛這黑海古戰場對我們決定了兇多吉少。 1709年,艾哈邁德三世令禁衛軍兵分三路會師克裡木半島,興師北上,光復亞速海的第二天,彼得一世見大勢已去,舉手投降!俄國的頓河河口一夜之間得而復失! 禁衛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八十五年之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們的葬身之地了麼? 要知道這次俄軍統兵的不是蘇沃洛夫,而是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打的是陸戰,而不是海戰! 無論怎麼講,會戰兵力是以二十五萬對六萬,優勢在我! 5月24日,土軍六萬人在優素福帕夏的領導下進攻敖德薩,但是被黑海海軍的火力支援擊退,轉而選擇在火炮外構建防禦陣地。 5月25日,埃爾多安帕夏率領土軍兩萬人作為前軍進攻A村。 首先埃爾多安命令作為炮灰的希臘軍團進行試探性進攻。 當亞歷山大看到密集的土軍排成密集橫隊向己方戰線沖過來的時候冷笑道:“愚不可及!” 都什麼年代了還用線列步兵直接沖鋒啊!新的軍事改革土軍是一點都沒有學到啊! 隨機,亞歷山大令基輔師的步兵列為散兵線與其對射,這一時期的散兵絕對沒有後人印象中那樣零散,以俄軍為例,條令規定散兵常用的“疏開隊形”是60cm,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橫向占地1米而已,這個寬度並不大,因為密集隊列裡每個步兵橫向占地也得有半米。 訓練有素的散兵線是同等人數線列步兵火力的四倍,並且傷亡是對方的二分之一。 土軍顯然沒有意識到散兵線的巨大威力,依舊在向前沖鋒。 緊接著,亞歷山大命令第九師在獵兵與騎兵的掩護下包抄敵方左翼,意圖形成“L”型與對方對射。 但由於第九師的訓練程度不高,再加上土軍的先頭部隊屬於炮灰部隊,逃跑很有一套,隨即戰略轉進。 雖然敵軍潰散,亞歷山大卻沒有下令追擊,一是對方仍占據人數優勢,二是第九師糟糕的戰術素養。 經過這次短暫的試探,土軍丟下了兩千人的屍體。 中午,禁衛軍統領謝赫率領主力趕到,在了解到上午的情況後,詢問優素福帕夏如何對付散兵線。 優素福帕夏回答,雖然散兵線火力猛,對射時損失小,但是陣型薄,攻堅能力差,先用炮火轟炸,然後線列步兵以橫隊先進,到了散兵線的有效射程之外,也就是150米左右,引誘對方開火,這個時候對方的命中率大概在5%~10%之間,接著趁對方換彈之時,迅速橫隊變縱隊,進行沖鋒! 埃爾多安帕夏詢問道:“如果對麵在150米左右不開火,而是放到100米左右再開火呢?” “那就隻能跟著對射了!” “就不能密集縱隊沖鋒嗎?” 優素福帕夏瞥了一眼這個幸進之人,接著轉頭對著謝赫帕夏說道:“你看俄軍的防線,我斷定俄國會主動退守A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破壞浮橋,退守C村防線,從這麼狹小的道路進行密集的縱隊沖鋒,不是給對麵的炮兵刷戰績嗎?” “在我看來,俄軍的選址實在是太好了,這樣的地形杜絕了我方迂回包抄和密集沖鋒的可能,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先拔掉敖德薩這一顆釘子,然後征兆民工前來填湖。” 謝赫帕夏同意了這個計劃並上報給穆斯塔法四世,卻遭到了穆斯塔法四世的拒絕,因為打下敖德薩預計要兩個月,並且由於沒有製海權,敖德薩的駐守部隊可以通過海路撤退,與主力會師,此外,在對方襲擾的情況下強征民工填八個湖預計也要一個月,加起來就是三個月,財政隻能支撐前線四個月了。 “即使填完這八個湖,後麵還有一個同樣的地形,難道還要再填一次湖嗎?為什麼軍方事先沒有做任何準備!”穆斯塔法四世憤怒的問道! 謝赫帕夏心中腹誹到本來就不應該打,奧斯曼土耳其和奧地利還有俄國打了幾百年了,戰線基本都是固定的! 如果要打奧地利,就沿著多瑙河,要打俄國,就沿著第聶伯河或者頓河,隻有這樣,大軍團才能獲得充分的補給!不是在地圖上隨便畫一條線,想從哪裡打就從哪裡打! 從陸路進攻那是因為君士坦丁堡艦隊聞烏沙科夫之名而色變,根本不敢打! 當然,這些話他是不敢跟蘇丹直接說的。 “要不派使者去跟亞歷山大談談,我們私下出點錢把占領的土地買下來,或者讓他象征性的賠一點錢,反正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謝赫帕夏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