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流民跪上差,活人哭死人,窮人養富人。(1 / 1)

“公子,行行好,給點吃的吧。”   順著聲音,有個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實在是餓急了,竟敢壯著膽子來拉太子的衣角。   太子殿下狠著心拿來那個小丫頭的手,他是太子,他不能徇私。這營地裡這麼多難民,他隻能救寥寥數人,但他絕不能隻救寥寥數人。要麼全救,要麼全不救,他是太子,這是他的道。   “公子,行行好,買下我們家丫頭吧。”   “公子,行行好,可憐可憐我們吧。”   “快,叫哥哥,讓哥哥可憐可憐,給點吃的。”   雖然大部分的人無動於衷。但還有一些心存僥幸的人出聲哀求,乞討的聲音此起彼伏。兩人隻得狠著心繼續往前走。   “旭兒,咱們的糧食還有多少?”   朱旭搖了搖頭:“也就半月的口糧。”   太子沉默了,依他們的能力,根本沒辦法做更多的事了。   “阿娘,阿娘,阿娘。”一個看起來隻有五六歲的孩子跪在一個婦人身邊,伸手去推躺著的婦人,想要叫她醒來。   但是旁人都看得明白,婦人再也醒不來了。   朱旭將孩子攬在自己身前:“小弟,你家隻有你跟你阿娘兩個人嗎?”   “嗯,阿爹找不見了,隻有阿娘。”   “阿娘睡著了,你先跟我到那邊去待一會好嗎?不要打擾阿娘休息,好嗎?”   朱旭指的“那邊”,是專門為這些孤兒劃分出來的區域,大旱之年,孤身一人的小孩子,天知道要出什麼事。就算混在這些災民裡沒出事,也得為以後官府集中管理照料做準備。   五六歲的孩子不懂得什麼生死,最多就知道自己肚子餓。“哥哥,我肚子好餓,你有吃的嗎?阿娘也餓。阿娘也要吃。”   “對不起呢,哥哥沒有吃的,再稍微等一會,再等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官府裡就來人發吃的了。先去那邊待著,再忍一小會,可以嗎?”   小孩也是這些日子餓習慣了,雖然不太懂大道理,但也知道大家都沒有吃的。   “嗯,我知道,要等每天早晚時候有幾個穿著一樣衣服的叔叔來發粥喝,還有餅吃,雖然沒有阿娘做的好吃。”   “嗯。”   朱旭牽著他的手,往孤兒堆裡走,送過了這個孩子,太子殿下一語不發地往前走。   “殿下。”朱旭跟在太子後麵。   “旭兒,我改主意了,賑災糧款,一分都不許克扣。”   “聽憑殿下吩咐。”   “先等等看這頓飯吧。”不如說,二人今天的任務,就是來抽查官府賑災糧的情況。楚國律法明文規定:插筷不倒,巾裹不漏。賑災糧食配給這個事上,各國標準都差不多。當然能真做到這份上也不可能。幾個大國還好些,那些個小國要是經歷這麼大麵積的災荒,能不能挺過來都是問題。太子也沒想認死規矩,他就認一條:糧食出糧倉多少,就進百姓嘴裡多少,一粒都不能少!   不一會,到了晚飯時間,幾個差役忙活著分粥。還有幾個手握兵刃虎視眈眈。   “都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不要擠不要搶!敢有搶粥的,殺無赦!”   太子帶著朱旭沒有排隊,徑直往差役那裡走。   “你們兩個,是災民嗎?”旁邊兵差攔了一下,再怎麼說也是兩個孩子,而且衣著整潔,長得又壯實,大一些的器宇不凡,看著不像鬧事的災民。   “我們是欽差大臣的侄兒,陪著大人一同巡察,現在我們要看看你這鍋粥。”   太子說著,從兜裡掏出來一塊令牌。旁邊人趕忙下跪。   “都起來,忙你們的,災民要緊。我就站一邊看,你們不要耽擱施粥。”   幾人趕忙起來,繼續忙著給災民施粥,太子上前看了一眼鍋裡的粥,要說能插筷子的程度,肯定是沒有的。但是這也沒辦法。太子看著隨著勺子攪動上下翻騰的米粒。這個程度,早晚各一場,至少餓不死人。   “早上也有這個水準嗎?”   幾個官差支支吾吾不說話。   “有,還是沒有?說話。”太子追問,“出了事也是追責上麵,跟你們沒關係,但你們膽敢中飽私囊、知情不報,掉的是你們自己的腦袋!”   “這位爺,實話跟您說,都是上麵的官老爺,層層克扣。早上的,大約有這六層。我們兄弟就是乾活的,半點虧心事沒乾。我們就在這吃,災民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屁話,早晚兩頓粥,早上的比這還稀,要真這麼吃,你們還有力氣在這乾活?   不過太子也並非想為難他們。   “究竟是誰貪贓枉法,欽差大人自會明查,你們隻管回話。”   晚上一碗粥湊合,早上一碗稀粥,這個量根本沒法活,不過是揚湯止沸。   太子沒再說話,又繞到孤兒那一堆裡,那一堆有專門分出來的另一夥人負責施粥。太子也湊近看了看,這一鍋,明顯比其他難民的稠一些,偶爾有些難民眼神復雜地望向這邊,他們恐怕也明白這其中有區別,不過,好在,對孩子的優待暫沒有引發不滿。太子嘆了口氣,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大難臨頭,不能指望這些災民自己的良知。   “走吧,先去糧倉。”太子領著朱旭前往糧倉,一開庫門,臉色就不好看了。楚國建國才五年,底蘊不足,上一代皇帝昏庸無道,官吏隻顧中飽私囊。糧倉裡根本就沒有三年餘量可用。再加上楚國剛剛立國前兩年,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如今糧倉裡連五年的存糧都沒有。全國各地大抵也都是如此。之前他就收到消息了,秦國老皇帝年事已高,太子鋒芒畢露,秦軍虎視眈眈,恐怕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希望戰爭能拖一拖,至少拖到明年吧。   二人草草結束這一天,第二天一早,還有事要辦。   “走吧,災民的事,暫且如此安排了,現在,能稍微騰出手來收拾這些貪官了。”   楚國糧倉裡存量是不多,但太子不信,這裡頭沒有貪汙。如今朝廷上下都在忙著賑災,這些糧食,在貪官眼裡是錢,在災民眼裡,那就是救命稻草。絕不能讓那些肉食者拿天下百姓的命換錢。   二人再次來到城外,七拐八拐,拐到一處村落,那裡已經沒什麼人了,居民都跑到城外那塊地方跟別的難民一塊聽天由命了。在一處近乎荒敗的屋子前停下,太子直接沒推門進去,沖著屋裡相貌老實的莊稼漢子喊了一聲:“有客人從東邊來。”   “東邊?東邊我就認得一個日頭,總不能是日頭上來的吧?”男人答話。   “東邊不止有日頭,也有雲彩。”   “那就是從雲彩上來嘍。”   “還有彩虹呢。”   “彩虹我知道,那是座橋,怎麼住得人?”   “我就住橋上。”   “小人辛字六號,參見大人。”   國內諜報網,分四支,以四聖獸命名。這是朱雀閣的諜子。專門管國內百官監察。朱旭不清楚這支諜子掌握在誰手裡,也不知道如何調用。他就知道自家阿爹手裡有一支白虎領,統管軍隊監察調動。還有一支玄武譚是用來滲透他國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有一支諜報朱旭連名字都不清楚,隻是推測跟青龍沾邊。當然,這些東西,打死他他也沒興趣去知道。   “殿下,臣回避。”朱旭說著往門外退。   “嗯。”太子點點頭,也沒客氣。與其讓他知道得更多,不如讓他知道得更少才是對他好。   “說說郡中大小官員貪汙情況,挑能在一兩天之內給災民拿到糧食的說。”   探子點了點頭,不敢隱瞞。其實探子心裡對這份工作還挺滿足的,自己是朱雀閣供職,其實官家皇家兩方都是心知肚明的,自己隻要老老實實的聽令行事,即使暴露了,也沒有殺身之禍。自己親眼見過有同僚暴露被朝廷拋棄,最多也就趁早離開,別叫當地官員下黑手報復了就行。   他可知道,玄武譚的同僚們,真出了事,連死都是奢望。他也沒成家立業,自己的俸祿雖然不高,但比尋常百姓好些,也不想著成家,無兒無女無地的,平時也愛屯糧,家裡有糧,心裡不慌。這一會天災,對他倒沒什麼影響。不過自己每天還是會早晚去災民聚集地地白嫖早晚飯,不然他也怕別人起疑心。   這會兒沒得說,把自己知道的,都說給殿下。大多都是些小官小吏,不是他耍心機,這會兒急著用,能派上用場的,隻能是這些個貪了錢沒處花藏在家,貪了糧沒處賣藏在家的小人物。   過了將近一個時辰,太子看著自己記著的名單,默默算著。這些人,查下去肯定是十拿九穩的。要是能及時買著糧食的話,按著律法打到頂,也夠這一百多萬人吃兩天了。再省一省,三天也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