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華興街和舟山東路(1 / 1)

嬰寧剛到川報工作的時候,就習慣在華興街這家阿傑印象洗頭。這家發廊在寸土寸金的華興街上顯得很小清新的樣子,門臉都是透明的玻璃,裡麵掛著好多盆吊蘭,細細長長的枝葉從藍色的小花盆裡垂下來,帶著星星點點的小白花。嬰寧愛著這種感覺,因為這讓她回憶起杭州的舟山東路一頭的一家小花店,她和大學的男朋友蘇子航常常去那家花店外麵閑閑的逛,有些時候是因為旁邊緊緊挨著一家乾洗店,嬰寧和蘇子航的大外套和床單之類的要送過去洗,學校的水房洗這些東西顯然缺少空間。蘇子航是個很帥的男孩子,1.8米左右,膚色白膩的讓女孩子都臉紅那種,他有一雙濃濃的像是XJ烏蘇曼草汁染出來的黑色眉毛,眼睛很亮,鼻梁高挺,嘴唇的輪廓線分明的像兩片花瓣。舟山東路的寶島眼鏡店有很多照人像很清晰的鏡子,嬰寧每次和蘇子航路過照鏡子的時候,嬰寧都覺得自己的長相不如男生蘇子航好看,雖然她也有一張明媚嬌艷的小圓臉,和一頭齊腰的秀黑的長發。   但是嬰寧從來沒有告訴過蘇子航自己的這種感受,因為在嬰寧和蘇子航的兩人世界裡麵,嬰寧是絕對的女王,17歲的女孩子的驕傲無可名狀,17歲的男孩子在這個時候反而是比較羞怯而缺乏自信的。蘇子航追嬰寧的方式談的上簡單粗暴,入學體檢的時候,蘇子航舉著冒血的胳膊問嬰寧“我手上的血一直在流,怎麼辦啊?”嬰寧很友善的告訴他“你用醫用棉簽堵一下就好了”再然後,兩人就開始熱烈地聊起來了。那天蘇子航穿著一身深綠色的運動服,那款的運動服的袖子上都有兩條白色的袖標,後來在嬰寧的回憶裡,蘇子航總是穿著這一套深綠色的運動服。   阿傑印象的發型師阿傑的長相很蘇子航,不同的是由於鼻子帶了一點駝峰的原因,變成了另外一個版本。但是阿傑喜歡和嬰寧聊天,報社裡麵的很多編輯阿傑也認識,尤其是川報要聞部的張曉娟。曉娟喜歡聊天,是報社裡麵公認的熱心妹妹,她是土生土長的成都南門玉林小區的妹子,有一種典型的成都臉,圓潤膚白眼睛明亮,氣質乾凈,講話帶著成都話特有的那種嗲,尤其是在發“三”這種發音的時候。   嬰寧自認不是成都本地人,雖然她的父親是外地遷徙的成都人第二代,但是她的母親是浙江溫州人,她出生在成都,但是從小家裡人和親戚都講一口南腔北調的普通話,她的成都話因此很不地道,在學校裡她後來堅持講普通話,受到了很多嘲笑,但是她不知為什麼還是咬牙堅持講一口普通話,直到後來考進了浙江傳媒大學,才發現原來普通話說得好也是一門本事,因為,傳媒大學有專門的播音係。但是嬰寧學的專業是文藝編導,學校組織普通話考級的時候她考了一乙,距離播音主持的一甲隻有一丟丟的距離,在嬰寧心裡是為幼年在學校裡麵堅持講普通話的自己掙了一口氣。   張曉娟和嬰寧友情的開始很大程度是因為張曉娟的一口成都話,嬰寧喜歡聽她的成都話,然後翹著舌頭一點一點地用吐氣的方式吐出“三”“叁”這種發音,張曉娟就很耐心地再念幾句“克西頭兒”(膝蓋);”血沁了“(事情比較嚴重)這種獨特的成都方言,惹嬰寧發笑。作為回報,嬰寧請曉娟吃華興街煎蛋麵,麵條是細細的金絲麵,紅紅的碎片西紅柿夾著黃色的溏心蛋還有翠綠的蔬菜葉子,很像是畢加索的印象畫。   張曉娟和嬰寧是在畢加索的畫展采訪報道的現場熟悉的,畢加索的作品來成都展覽,各個媒體都派出了最強的陣容,川報的要聞部和文化部兩個部門都出了記者,兩個女孩子就在采訪現場圍著布展方的畢加索專家要各種文字資料準備回報社寫稿子,嬰寧的攝影記者叫魏方,以前在要聞部,川大新聞係畢業,他長著一頭天然卷曲的羊毛黑發,南充人,性格和南充的鍋盔一樣熱烈,大致是單身的原因,喜歡和報社裡有點姿色的年輕女記者們搭訕,號稱是整個川報集團所有的美女記者的男朋友。魏方用一種比較誇張的方式介紹曉娟和嬰寧在現場認識了,就自己跑去拍晚上發稿用的新聞圖片去了,他不敢耽擱,如果圖片質量不好怕回報社被個性急躁的孟主任追著一通罵。   張曉娟第一眼就喜歡嬰寧,原因是她覺得她身上有一種很特別的氣質,這種氣質來源於嬰寧的病態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與此沖突的是嬰寧還有一張非常艷麗五官的小臉,這樣的組合配上瘦瘦長長的身材很有一種舞蹈演員的氣質,雖然嬰寧其實做廣播體操也很不標準,她的身體柔韌性不是很好。張曉娟長了一張銀盤似的小圓臉,膚色白裡透紅五官的形狀都很像早期年畫裡的嬌俏可愛的女娃娃的五官,身材也是凹凸有致,完全有別於一般文藝女青年的清瘦淡雅。兩人屬於外貌和氣質都完全不同的兩類人,不過大致是兩個女孩子的氣質差異太大形成互補關係,才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張曉娟的男朋友董卿是成都大學畢業計算機專業的,龍泉驛區的客家人的後代,家裡還出過一個董姓的革命烈士,龍泉驛區某條街道就以這位董姓烈氏的名字命名,整個家族以此為榮。董卿因此從小就有一種自以為是的天然優越感,並且他從小聰慧記憶超群,具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數學能力還比一般人強很多,算得上是文理科都精通的全才類選手。董卿家除他以外還有一個弟弟,雖然是同父同母,但他弟弟和他相比各方麵都相去甚遠,董父因此對長子更加青眼有加。董卿成長過程中最深的痛苦是母親因病過世太早,母親過世那年他隻有十六歲。為此他讀各種雜書來麻木自己,書讀多了以後感覺自己的見識還算廣闊,因此看各種人都不太順眼,既往張曉娟交往的各個女性閨蜜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幸運的是嬰寧竟然得到了他的青眼有加,因此特許和張曉娟保持親密的交往。三個人經常在華興街的王梅串串香碰頭,主要內容是聽董卿發表各種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