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主任是個地道的成都小市民,這個小市民的概念就是小雖小,但畢竟是個市民,不是縣民,不是鄉民,更不是村民。幾乎所有的成都小市民們骨子裡麵都有著一股執著的驕傲勁兒,成都是我們的,你們都是外來的“彎腳桿”簡稱“彎彎”,這個稱呼類似於上海人用“巴子”一詞來稱呼外地人,那個城市來的人就在“巴子”一詞前麵冠上那個城市的城市名,具有對外地人明晃晃的不加任何掩飾的歧視。 成都小市民排外和上海人的排外並不完全相同。上海人的排外定義是隻要不是上海土著,上海人就都覺得他們全身上下從基因層麵開始就不優秀。大致因為成都本質上是個移民城市的原因,近現代以來,百分之八九十的成都人的來歷不外乎都是湖廣填四川或者是父母輩支援西南建設遷移而來,所以,成都小市民對於北上廣這些一些城市來的人會小覷,心存敬畏。成都小市民排外的對象是那種小地方來的,抓著一根雞毛當資源就可以飛上天的那種人,在他們眼裡這種人的威脅性極強,具有搶奪成都本地人生存資源的能力。他們對這種人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臉色。而且一有機會就會去表達自己的這種鄙視,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顯擺自己本地人的優越性。 孟主任看不慣曲玲玲的就是這原因。 曲玲玲的老家在大巴山區的一個小縣城裡,曲玲玲就是傳說中的小城解題專家,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從小到大她都是拚盡全力,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力爭上遊,確實也是一直出類拔萃的好學生。唯一可惜的是高考的時候,她正好趕上大姨媽,平時全部功力在這個姨媽的影響下發揮了五成左右,最後離她最初的夢想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學相差太遠,她隻上了一個一本的師範本科。 大哭一場以後,曲玲玲收拾行李到這個師範大學的中文係報道,大學四年,她一如既往勤勤懇懇的學習同時還勤勤墾墾地談了一個戀愛,這個戀愛對象是成都本地男生,家裡有車有房,男生的長相雖然普通但是勝在斯文白凈還是有幾分儒雅之氣,而且是當年大火的計算機係的學生。江湖傳言,長相普通的曲玲玲拿下這個男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所以大學剛畢業,曲玲玲就以閃電的速度,領完畢業證的同時就領了結婚證,兩證同領在手,同學們都笑說是雙喜臨門。 曲玲玲現實的一麵在畢業以後的選擇上就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了,她本來有機會保送研究生,但是家裡還有一個弟弟要供養上大學,父母不可能再繼續白白供養她讀研,新婚的老公是個媽寶男,事事對老媽言聽計從,而且剛過門,不可能也不應該讓婆家出錢來供養自己讀書。 於是曲玲玲就咬著牙找了現在報社的這份記者工作,雖然沒有老輩人眼中的鐵飯碗編製,但是收入比乾師範當老師強太多,而且曲玲玲跑的是文化娛樂部紅包收入最好的那條采訪線,演出和電影。隻紅包收入一項就每月就有平均幾大千的收入,這在2003年的成都完全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此外,由於她跑新聞勤奮無比發稿量巨大,報社的稿費和別的媒體轉載她的報道付給她的稿費以及向她約稿的其他娛樂媒體的潤筆每月加起來是一筆相當大的收入。 孟主任手下的首席攝影記者張果林在孟主任麵前詳細計算過曲玲玲的每月實際收入,張果林的結論是曲玲玲是本報社第一富婆。其收入遠遠超過秦代楊總編,環顧報社同仁,她在經濟上簡直是笑傲群雄般的存在,怕是早已經實現財務自由。 張果林是曲玲玲的采訪時候的攝影搭檔,2003年的報社,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是真正的戰友,每場采訪都是共同作戰的。分紅包的時候也是大家一人一半,但是因為文字記者是主導地位,被采訪單位認定的都是文字記者,因為文字記者對於采訪單位來說是相對比較穩定的,但是攝影記者不一樣,他們偶然也會被別的部門臨時征用。遇到他們不在現場的時候,被采訪的單位還是會準備兩份紅包,都一並交給文字記者,這種時候,大部分文字記者就會轉給自己經常搭檔的攝影記者,少部分文字記者就會把兩份紅包都放進自己的腰包,通常這種時候攝影記者都沒有辦法去向文字記者討要,而且他們也不敢隨便得罪文字記者。一來是以後有重要采訪,文字記者就不帶他們去了,他們也是有用版麵上的攝影圖片掙稿費的剛需的,二來是這種事確實隻能影影綽綽地吃暗虧,這是報界內行業內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 張果林的紅包大概是有過幾次被曲玲玲一並收走了,事後他都從別的媒體的攝影記者那裡知道了。他不想得罪曲玲玲,嘴上從來不提,可是心裡還是憋著一口氣,時不時還是要提上那麼一嘴,他隻在孟主任麵前說,向來大嘴的孟主任在這件事上卻守口如瓶。原因是張國林家裡的情況太具體了。 張國林35歲了,是攝影部記者裡麵年紀最大的一個,他拍照片沒有什麼天分,雖然是孟主任的大弟子,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但是跟隨孟主任這麼多年攝影技術都沒有太大的長進。他離過一次婚,前妻給他生了一個孩子這前妻沒有固定收入,每個月孩子的贍養費基本都是張國林全掏腰包,現在的老婆是家庭婦女沒有經濟來源之餘,又給他生了一個孩子,這樣一來,張國林除了養活自己以外,還有三個人要養活,用孟主任的話來講就是“張國林這娃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看到有三張嘴巴在嗷嗷待哺。” 孟主任暗地裡心疼著張國林,雖然每天也追著他罵,罵他笨蛋,罵他拍的照片是垃圾。但是每到月底的時候,孟主任總會把攝影部的大部分補貼發給張國林,還經常自掏腰包給張國林的兩個小孩子買衣服,張國林不要,孟主任就又拍著桌子日媽倒娘罵他一頓,逼著他收下。張國林通常到了最後都隻有紅著眼睛把禮物手下。張國林自己私下說如果有來世,他真的願意做孟主任的子女或者哪怕他家的一條狗都行,隻要有報答孟主任的機會就可以。聽到這話的記者開玩笑說你這輩子就可以報恩啊,來世多渺茫啊。張國林總是黯然搖搖頭說這輩子是絕對不會有什麼翻身機會了,一條1米75多的漢子都這樣了,任何人的玩笑都無法再繼續下去了。 孟主任不喜歡曲玲玲,對整個文化新聞部的人也看不上眼,覺得他們都是假眉假眼的一丘之貉。溫和儒雅的黎明主任雖然為人遠沒有達到讓孟主任覺得討厭的地步,但是孟主任覺得,黎明這個北方人有時候顯得過於迂腐,像北方的麵食一樣粘粘呼呼的,完全對不上他自己直率的成都麻辣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