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得貴徹底的心涼了,做糕乾沒有了位置,在家裡的位置也沒有了。此時他好像是成了孤家寡人一般,再也沒人理他了。他恨自己乾啥啥不行,就連熬粥、洗菜都乾不好。這真是活該被老婆轟了出來,因此他感到特別的悲哀、孤獨而又傷懷。他沿著街道漫無目的的,往村西頭走去。這時他的心裡空落落的,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他不由自主的,來到了渡口的集市上。這集市上的人們依然很多,整個集市依然的熱鬧非凡。有人見到他感到很是奇怪,因為這楊得貴幾十年了,隻是在攤位上擺攤兒賣糕乾。今天他沒事閑逛,還真是很新鮮。有人和他打招呼,他隻是呆板的哼哼哈哈的應付。 當他穿過集市時,在渡口的不遠處,忽然傳來了一陣陣的悅耳的嗩吶、笙簫的合奏聲。那聲音好像是在前方的渡口傳來的,他急忙的向渡口走去。 果然在那渡口的大堤上,李剛正在領著一幫吹鼓手們,歡天喜地的吹打合奏呢。那笙簫的響聲很是悅耳動聽,大堤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 人們興高采烈的聽著,那嗩吶、笙簫發出的悅耳聲,不由得響起一陣陣的鼓掌歡呼聲。這悅耳的聲音,傳到了集市、傳到了對岸、傳到了四麵八方,這情景真是熱鬧非凡。在吹鼓手們的頭頂上方,一排大字標語掛在了兩棵大楊樹上。隻見那排大字標語上寫著:楊村糕乾名揚四方。 楊得貴看到了這一切,心裡不由得一驚:“我的天哪,這小子怎麼這麼能折騰呀?這一個做糕乾,搞這麼大的動靜乾什麼?這是屁眼子插雞毛想上天呀?這得花多少錢呀?真是不想過了,哪有像他這樣敗家的。”此時楊得貴不由得氣憤起來,那心中的怒火不斷的燃燒起來。 張老三看到了楊得貴,走到了他的身邊,笑著對楊得貴說:“老楊真沒想到你家這麼闊氣,這排場夠大的,聽說晚上還要唱戲呢?是真的嗎?” 這一問,問得楊得貴張口結舌,不知怎麼回答是好:“沒沒有的事?這些還不夠呀?” “老楊你不說實話,人家李剛都說了,晚上楊家請鄉親們看戲,並且還說了讓大家相互的傳達一下,你說你怎麼就不說實話呢?” 這時又有人說道;“我還聽說,看戲時還發糕乾呢?老楊是真的嗎?” 楊得貴聽後感到很是尷尬,更是無法回答,心裡一個勁兒的起急:“我的天哪這是乾什麼呀?楊家有什麼呀?這麼折騰,這不是要敗家嗎?”他一轉身氣憤的往回走去。半路上他聽到了很多人在說,晚上楊家請鄉親們看戲,而且還發糕乾。這讓楊得貴確定了,晚上確實是龍火請了戲班。但發糕乾的事,他認為是有人在造謠。這真是人心不足蛇吞下,哪有那麼傻的人呀,白給你糕乾吃真是白日做夢,等著天上掉餡餅吧。想到這些,楊得貴更加的氣憤了,他萬萬沒想到這兒子做糕乾,竟然這樣的揮霍,而且是這樣的膽大包天,這麼大的事連個招呼都不跟我打一下,這也太不拿老子當回事了。他越想越氣憤、越想越著急,心裡憋了一肚子氣回到了家。 當楊得貴走進家門時,已經到了中午。那些個夥計們正圍坐在大樹下吃飯呢。夥計們見楊得貴走進院子,都急忙的站起身來與他打招呼:“楊叔您回來了?”龍火也忙站起身來說道:“爸您回來了趕緊的吃飯吧。” 楊得貴也不言聲,隻見他繃著臉直接往店房走去。當他推開店門兒時,不由得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隻見四十多籃子的糕乾做好了,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了寬敞的店房內。而且那糕乾包裝的很漂亮,並且還有很多精致的小包裝。這讓他真是喜出望外。看到了這一切,他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此時他憤怒的心情有些好轉了。他又急忙的走進裡屋,見那大案板上還有幾塊兒沒包裝的,便拿起了一小塊兒放入口中嘗了嘗:“味道還不錯,而且還很鬆軟”這讓他更加的歡喜了,心裡一個勁兒的贊嘆:“行,真行!” 楊得貴繃著臉,回到了院中低頭不語。 “爸您看那糕乾做的行嗎?” “嗯,還行吧。” 聽到了楊得貴這樣的回答,龍火知道父親已經認可了他們。於是他急忙的盛了一碗米飯遞給了父親:“爸您吃飯吧。” 此時楊得貴也真的餓了,就接過飯碗坐在院內的大楊樹下的板凳上,大口的吃了起來……。 吃過午飯龍火對眾人說道:“我們先休息一會兒,下午兩點再乾,下午再做一鍋兒就行了。晚上我們一起去看戲去。爸、媽你們也去。” “還真有戲呀?怎麼這麼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呀?這得花多少錢呀?”楊得貴很是不樂意的埋怨著。王金花倒是很高興:”怎麼?看起來你是不想去了?這是你兒子請的戲班兒。你管他花多少錢哪,再說了咱家做買賣這麼多年了,也該好好請請鄉親們看場戲了。兒子你做的對老娘支持你。” 楊得貴聽了老婆這樣說,真是氣得肺都要炸了。要不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前,他非得跟她大吵一架。他欲言又止見人很多,也就忍住了氣。 夥計們聽說晚上能看戲都很高興,特別是趙六子樂得直蹦高:“晚上能看戲太好了。”……。 這個村莊的河東,有一個很大的天然的劇場。這個劇場就在渡口的南邊500米處的河堤下。那河堤上有一片很大而又平整的空地,。正好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舞臺。舞臺正麵的大堤下是一片很大的鹽堿地,平時也沒人在這裡種莊稼。這片鹽堿地,倒是很平整而又開闊,而且這場地有三麵泥土的圍墻,正好與河堤上的這空地組合成了一個很大的天然的劇場。每當春節前後,在這裡都要唱上幾天大戲。 這時節正是金秋九月,人們都沉浸在秋收的喜悅之中。當人們得知今天晚上有戲時,都是驚喜萬分,因此人們很是高興這時節有人能請戲班。 農歷九月的天空,秋高氣爽,天氣也漸漸的涼爽起來。中午剛過,李剛就領著一夥人將那劇場打掃得乾乾凈凈。很快的他們又和戲班裡的人們,將戲臺布置完畢。那戲臺用緑色的幕布圍成,戲臺圍得很大,特別的寬敞,這比一般的戲臺要大上很多,因為這戲臺上是用細細的很乾凈沙土鋪成的,而且還澆了很多清水後,又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大紅布。因此這戲臺看上去非常的漂亮平整,踩上去非常的舒服。在戲臺的上方橫掛著一排醒目的大字標語:“登高望遠,楊村糕乾更上一層樓。” 在大字標語的下麵還有一行小字:“祝父老鄉親們登高節快樂。” 集市上,下午三點一過已經是冷冷清清了,那些做買賣的人們已經開始收攤兒了。那些在地裡勞作的人們,也都早早的回到家裡準備著晚上看戲。 夕陽西下,四點鐘剛過,人們就陸陸續續的往劇場趕來。這裡已經很久沒有過如此的這般熱鬧的場景了。人們從四麵八方向這裡趕來。隻見人們穿著花花綠綠的新衣裳,喜笑言開的行走在通往劇場的路上。有河東的、有河西的,而且還有很多附近的十裡八鄉的男女老少爺們兒們,真是熱鬧非凡。 夕陽照在了大地上,那餘輝的光芒撒在劇場裡,照在人們歡笑的臉上,很快的這劇場裡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一陣陣的清涼的秋風從岸邊吹來,人們更加的感到神清氣爽。 戲還沒有開始,這劇場裡已是人山人海了。那些提前占座的人們來得更早,他們有拿板凳的、有拿椅子的。還有好多人從家裡拿來了木板,架在了碼放的磚頭上,搭起了座位。 人們有的大聲喊叫,有的在追逐打鬧,有的在打情罵俏,好不熱鬧。六點鐘,龍火帶領著王亮、趙六子、二蛋子、大牛他們來到了劇場。隻見這幾個人,他們每個人的手中挎著兩藍子糕乾,麵帶微笑的走進劇場。 當人們看到了龍火他們來到了劇場,頓時就歡呼雀躍起來:“快看呀今天還真是要發糕乾呀?”“楊老板—!要是發糕乾,還不趕緊的發別耽誤了看戲—!” 龍火提著一籃子糕乾,一邊微笑著與劇場裡的人們打著招呼,一邊往戲臺上走去。他在李剛的引領下,一直走到了後臺,拜會了戲班兒班主王老板。王老板見龍火給戲班兒送了一籃子糕乾,很是感激。雙方寒暄了一陣子龍火離去,又來到戲臺上。這戲臺真是寬大而又漂亮,兩道紫紅色的大幕,將戲臺的前後臺隔開,顯得更加的壯麗輝煌。隻見龍火手裡拿著一個大喇叭筒子,走到戲臺的中央高聲喊道:“親愛的父老鄉親們,聽我說兩句。”喧鬧的劇場裡的人們,見龍火要講話,馬上安靜了下來。龍火說道:“各位父老鄉親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首先我代表我們楊家糕乾廠,歡迎大家到這裡看戲。今天是九月九日是登高節,這登高節就是登高望遠的日子,在這裡我祝全體的父老鄉親們,登高望遠更上一層樓。請大家記住這個日子,每年的九月九日就是登高望遠的日子。”這時臺下有人喊道:“楊老板—!這登高節是不是發糕乾呀?”接著又有人說道:“要發就快發別耽誤了看戲。” 龍火聽後笑著說道:”今天恐怕讓大家失望了,我是想發但是這麼多人我發不起。” 臺下一陣哄堂大笑:“哈哈哈哈。” 接著龍火又說道:“不過大家也別太失望,我們還是帶來了一些我們新研製的新產品,讓大家品嘗的。一會兒我們就把這糕乾發給大家,請大家都待在座位上,大家千萬別亂動我們馬上就會把糕乾給你們送到座位上的。” 楊得貴在臺下剛開始的時候,看到了龍火他們挎著籃子走進劇場裡,很是高興:“嘿,這小子怎麼想到了來這裡賣糕乾了,行,這小子有眼光,這裡賣糕乾一定好賣。” 當他聽到了龍火在臺上講話時更是高興:“這小子當著這麼多人麵前講話一點也不害怕,而且還一套一套的。竟然還整出了一個糕乾節來,也不知道這小子哪來的詞兒。看起來這小子就是比老子強。” 但是當他聽到一會兒就要給劇場裡的人們發糕乾時,楊得貴跟時就傻了眼,他的心裡馬上就著急氣憤起來:“怎麼這糕乾要白給人家呀?這不是有病嗎?這不是腦袋讓驢踢了嗎?不行,我必須得得阻止他們,不能讓他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