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將向你獻上戰火(1 / 1)

在城裡逛了一下午,立香和修瑪趕在天黑前回館驛與韋伯會合。大家吃頓飯,便回房間去了。   關好門的韋伯用魔術在周圍布下簡易結界,不僅能隔音,還能感知附近是否有人經過。漢朝的房屋內部基本沒有門,廳堂之間都是敞開的。   準備完畢。三人在燭臺下坐好。   “講講我的發現吧。”韋伯說。   *   最關鍵的就是曹操。根據以往經驗,他是最有可能把控大聖杯的人。   若是這樣,在迦勒底出現的那一刻,曹操應該就已經發現了。說不定明天就會派人來一問究竟。因此陶謙的態度十分重要。   如果歷史上的陶謙,他會以自保為優先。隻要能讓徐州遠離戰火,他會毫不猶豫地獻出迦勒底。   但要是那樣,陶謙根本就不會接納迦勒底。所以韋伯覺得可能有戲。   他按了按皺緊的眉心。   “我先問問刑部姬,遊戲裡的陶謙是個什麼性格?”   刑部姬的手指點著腦袋瓜,像是要把所有細節都挖出來似的。   “不明顯啊。他隻是個大眾臉,沒有太多劇情,出場也僅限於圍繞徐州的關卡。很難說是什麼性格啊。”   “那其他三國遊戲呢?”   “應該和史實差不多吧?畢竟歷史遊戲主打的就是一個還原,再怎麼原創也不可能偏離真實人物太多的。”   “那乾脆就按歷史的陶謙來判斷吧。”戈爾德魯夫說,“至於他為什麼接納咱們,這也有可能。因為他現在很難把曹操和咱們聯係在一起啊。”   “唔,確實。”   韋伯沉吟著表示同意。但心裡依然還有著某種違和,就和白天初次見到陶謙時一樣。   這樣判斷陶謙的性格,主觀的臆斷其實有些多。但現階段想完全憑借手中材料判斷也不可能。   姑且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想吧。   “話說,”戈爾德魯夫又說道,“如果陶謙真要把咱們交出去,可怎麼辦?”   達·芬奇笑了笑。   “那就請所長來決定吧。迦勒底該怎麼行動,當然要聽所長的。”   “哎?呃……這……”   戈爾德魯夫摸著額頭,表情猶如便秘。達·芬奇有點意外,因為這個所長是真的在思考,而不是裝模作樣。   雖然結果不出意料。   “這個……埃爾梅羅,你來說!你現在是軍師啊!”   韋伯扶了下眼鏡。   “先說好,我有的隻是孔明的指揮才能。如果你指望我像他那樣神機妙算,那就太難為我了。不過對策還是有一些的。”   “對策是指……”   “陶謙好歹是州牧。就算曹操真來施壓,也不可能軟弱到當場交人。我們隻要說服陶謙,幫他打跑曹軍就行了。”   “打,打跑曹軍?”   戈爾德魯夫還以為是什麼奇策,結果就是硬磕。好吧,加入陶謙的時候就預想到早晚會變成這樣。   但再怎麼說。   “太早了吧?曹操肯定有許多從者,說不定還有蛇影直接派來的從者。怎麼說也應該召喚些從者,或者吸收落單從者當同伴,再考慮和曹操交戰啊。”   “按理說是那樣。”達·芬奇說,“但是很遺憾,我們恐怕沒有那個時間。修瑪,召喚指針的狀態怎麼樣了?”   “我看看。”   修瑪造出召喚指針,立在地上。這東西雖說和魔力箱一樣有冷卻時間,但還是可以看出能不能正常連接魔力。   現在它毫無反應。達·芬奇不算意外地嘆氣。   “果然被切斷了啊,也就是說再召喚從者已經不可能。至於落單從者,難找不說,即使找到了,也未必能成為同伴。”   “呃……”   戈爾德魯夫雙手抱頭,撓來撓去。   “……這樣跟曹操打仗,和送死有什麼區別啊?”   “還是樂觀些吧,所長先生。”   韋伯這樣說。戈爾德魯夫愁眉苦臉地看著他。   “你讓我怎麼樂觀?”   “起碼咱們不用在荒郊野嶺孤軍奮戰。而且找到了可以依附的勢力,還能馬上遭遇掌握聖杯的勢力,可以說開局就邁出結實的一步了。”   “這步子邁得太大啦!”   “即使如此也要邁出去。隻要陶謙有抵抗的意思,咱們就要說服他全力以赴。萬事開頭難,先做好心理準備吧。”   立香和修瑪堅決地點頭。刑部姬不安的眼神飄來飄去。她發現這個時候自己沒什麼可做的,於是很快變得和戈爾德魯夫一樣沮喪。   達·芬奇還是很鎮定。   “OK,今後的對策暫定如此。埃爾梅羅,其他事情呢?”   “還有一個,唔……”   韋伯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   “……是坊間一些傳聞。不知道你們聽說了沒有,城裡似乎鬧過鬼。”   “哦。”   達·芬奇用一個語氣詞回答著。立香機械地點點頭。修瑪無動於衷。連刑部姬和戈爾德魯夫也隻是在等著下文。   這情景就像是韋伯在課堂上講了個重點,但是學生們毫無反應。   他那脾氣一下子沒忍住。   “我說你們給點反應啊!”   “抱歉抱歉。”立香連忙賠笑道,“但,怎麼說呢……”   “中國民間說的鬼,”戈爾德魯夫說,“應該就是幽魂亡靈之類的吧?這在魔術世界很常見啊。我記得你們還跟蘇美爾的冥界女王有過來往,難道會在意這種事?”   韋伯的氣憤很快變成了無奈。   “你們但凡動動腦子,都說不出這些話來。”   “啊……”   聽了韋伯的話,達·芬奇突然愣住了。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怎麼回事達·芬奇親?”立香問道。   “中國民間的鬼和魔術領域講的亡靈概念相似,都是人死後殘留的思念與魔力混合物。但如果這個世界的住民是魔力生成,那麼所謂的鬼就是另一種可能。”   “純粹的魔力殘渣?”戈爾德魯夫也想明白了。   “沒錯。”韋伯說,“然後百姓提到這是極其偶然能看到的現象,有人甚至從來沒有看到過,隻是道聽途說。那麼我們可以得出兩種結論。”   他比劃著手勢。   “要麼是人們死後有較低的可能性變成殘渣。要麼,就是一定會變成殘渣,但不一定會留下來。”   修瑪皺眉。   “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既然是大聖杯分出的魔力,那麼消亡後歸於大聖杯,是一種很自然的推論吧?弄清殘渣如何產生,就是在弄清大聖杯管理魔力的方式。更進一步說,是弄清大聖杯如何管理這個世界,也就是我強調的規則和秩序。”   “原來如此,嗯嗯。”插不上話的刑部姬趁機哼哼兩聲。   “話雖如此,”韋伯接著說道,“眼下知道的都是些傳聞,得親眼見過才能準確判斷,而且數量越多越好。所以與曹操這一戰就更有必要了。”   立香嘆氣。   “打仗會死很多人。”   “就是這樣。不必在意,這都是亂世常情。”   “嗯。”   禦主低聲答應著。雖然還有些傷感,但已透出了足夠的決絕。   畢竟在第四幻想地見識過真正地獄了。   立香這邊無需擔心,韋伯心想。需要擔心的是另外一邊。   幸好,從者不需要睡眠。   那麼今晚就熬個夜吧。   *   次日早晨,府衙內。   “大人,那些柳洞方士萬不可留啊!”   向陶謙痛陳這一觀點的,正是昨天被打昏迷的張闓。今早他特來找陶謙,就為了說這個事。   陶謙嗬嗬笑起來。   “將軍莫不是嫉妒了?”   “末將是為大人著想!那些人本事不小,若趁機造反,奪了城池,該如何是好啊!?”   “將軍多慮了。依老夫之見,他們若想奪城,便是在城外,也攔不住。”   “這……”   張闓正琢磨再想些什麼詞,正巧,有兵士火急趕來。   “報!【夏侯惇】【夏侯淵】已到城外,請大人出去答話!”   張闓一驚,但很快有了一點喜色。將這不該有的表情抹掉後,他看向了陶謙。   陶謙淡定地摸著胡子。   “有多少人?”   “約有二十!”   看來隻是問話而已。難道跟那些方士有關?   不可能,這才剛過了一天。但除了這事,陶謙也想不到別的。   思忖再三。   “知道了,下去吧。”   “是!”   他還是決定馬上出城。   安全起見,他叫來臧霸孫觀,各帶五十人在後麵跟隨。又讓張闓與自己同行。   保持這個隊形,一行人出了城。   外麵的夏侯兄弟已是等了半天。   “喲,可算出來啦。”   夏侯淵看著陶謙這陣仗,露出不知是調侃還是嘲諷的笑。不好判斷,他這人總是在笑。   夏侯惇可嚴肅得多。手上抱拳,嘴裡卻說。   “動作還真慢啊,陶大人。”   “腿腳不便,還望兩位將軍見諒。”陶謙還禮道。   “沒事沒事。”夏侯淵笑道,“老人家動作慢可以理解,隻要不是心虛就行啦。”   他這話點著了臧霸孫觀的火氣,隻是礙於場合不好發作。   陶謙倒是沉得住氣。   “將軍這是何意?”   夏侯惇說。   “我們奉丞相之命,來此問話。陶大人,昨日徐州之地是否有可疑人物出現?”   這句話本身沒什麼,但是配上夏侯惇那個兇悍的麵目,威脅的語氣,就完全不是問話,而是肯定句。   陶謙身邊的張闓眼皮抽了兩下,迅速將目光移開。這個表情被夏侯淵看得真切。   陶謙麵不改色。   “可疑人物是?”   “字麵意思,陶大人不要明知故問。”   夏侯惇的獨眼正射出兩倍的犀利,卻也不能動搖陶謙淡然一笑的樣子。   “將軍莫要說笑。徐州六郡,每日進出者無數。老夫乃一庸人,如何顧得周全?若果真發現可疑者,也需兩三日才能報與老夫知道。”   “如果他們出現在這下邳呢?”   “然老夫確實不曾見過什麼可疑者,千真萬確。若將軍不信,就在城中歇息幾日,等等消息如何?”   這話沒讓夏侯惇和夏侯淵有反應,可把張闓給驚到了。   他一會兒看看夏侯兄弟,一會兒看看陶謙,幾次張口,都被陶謙的眼神按回去。   終於他下定決心要說話時,夏侯惇打斷了他。   “我們還有公務在身,不便叨擾,就此告退。”   “那老夫也不硬留二位了。隻是還望將軍明示,那可疑者是何模樣?”   “衣著與常人完全不同,很容易看出來。如果大人發現了,務必將他們扣下,報知丞相。這些人是朝廷重犯,斷不可留。”   “老夫知曉了。將軍慢走。”   “嗯。”   於是,夏侯兄弟就此別過,一行人離開下邳,漸行漸遠。   走了一段,夏侯淵回頭看看,陶謙那夥人也進城去了。   “嘖嘖,還真是淡定自若啊那個老頭子。要是他身邊那位也能這樣就好了。”   妙才摸著他的胡茬,感慨地咂咂嘴。又對夏侯惇說。   “這麼看,迦勒底肯定就在城裡了吧,惇哥?”   夏侯惇隻管催馬。   “既然孟德讓咱們來,人就一定在這裡。他隻是想看看陶謙的態度罷了。”   “哎呀呀,明知道人家有那個心思,非要再試探試探。該說咱家丞相是小心呢,還是好心呢?”   “孟德的想法我沒興趣揣測,隻管遵從便是。走吧,該去辦另一件事了。”   “是是是。”   這兄弟倆一邊說嘴,一邊帶著隊伍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徐州六郡之一,瑯琊。   *   “這是為何啊,大人!?”   回府的路上,還是那個問題,張闓一個勁地追問。   別說他,臧霸和孫觀也想問問。且不說朝廷重犯這事是真是假,但那些方士跟曹操有關聯,肯定錯不了。   然而陶謙一言不發。直到隊伍回到府衙大院,眾人下馬。   “大人!”   張闓又要發問,陶謙終於開口了。   “你有何見解?”   “當然是獻出方士,與曹操謀和啊!曹操吞徐州之心久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此乃脫險的大好時機啊!”   這些話,或者說張闓這個想法,臧霸和孫觀也多少同意。   陶謙早年靠征討黃巾起勢。董卓霸京,朝廷混亂之時,天下人皆言討董。但他沒有跟隨,而是據守徐州。   董卓死後,曹操自稱丞相,幾次三番要陶謙重新歸順朝廷,臣服天子。但陶謙認為曹操與董卓無異,甚至更糟,於是拒絕。   其他的軍閥,劉璋劉表孫權等等都是類似理由。隻不過有人勢力大,於是想著除掉曹操。也有的但求自保,像陶謙這樣專心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之中,徐州離洛陽最近。加上北方已定,西涼也無展望,徐州的危險係數正成倍增加。   所以眼下確實是遠離戰火的好機會。   但是。   “無論獻人與否,曹操遲早都會攻來。那不如留下他們,或有一戰之力。”   陶謙卻是這樣回答。張闓快要氣冒煙了。   “不借機歸順,大人是想坐以待斃嗎?”   “曹操乃亂臣賊子,世人皆知其不臣之心,何談歸順?”   “可是……”   張闓還要說什麼,陶謙已經舉起手。   “我意已決。各位將軍隻管整軍備戰,莫要復言!”   言罷,他先走入府中。臧霸和孫觀嘆氣不語,張闓則是在原地咬牙切齒。片刻後,三個將軍也各自去了。   等到院裡沒人時,院墻外麵,解除了靈體化的韋伯憑空出現。   推推眼鏡。   “這可有點意外了。”   自言自語,快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