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整頓衣冠,劉備詢問道:“霍先生可有歇息?” “未曾!”霍峻出帳相迎,答道:“劉豫州深夜未眠,莫非心中有所思耶?” 入了大帳,二人圍繞著茶爐而坐,霍峻抓了些茶葉扔到開水壺中泡了起來。 劉備看著搗鼓茶水的霍峻,說道:“今夜燥熱,難以入眠。遊走至此,若有打擾先生,請勿見怪。” 霍峻倒了盞熱茶,遞到劉備麵前,說道:“峻,習於夜讀,何談打擾。” “請飲!” 喝了霍峻的幾次茶,劉備也知道怎麼飲用。他端著茶盞,吹了吹熱氣,輕抿小口,初入口苦澀後又是甘甜,別有一番風味。 喝著茶,兩人沉默下來,似乎都在想著什麼事。 半晌後,劉備放下茶盞,說道:“袁本初病故,劉荊州已無意北伐,令備回師。” 霍峻抿著茶問道:“豫州如何應對?” “不知!” 劉備苦澀地笑了笑,說道:“今備所謀難成,恐是要暫居新野。” 說著,劉備看向倒茶的霍峻,問道:“先生當初是不是早料得此事。” 霍峻挑了挑眉,說道:“峻非神人,又豈能料人生死之事。隻不過劉荊州之意,峻略知一二。” “劉荊州雖有進取之心,然並無文武雄才,隻得保土安民。故素自比周文王,據江漢之地,坐觀中原變化,既無宏圖大誌,亦無舉用賢才之能。”霍峻侃侃而談。 “至於中原,昔袁強曹弱,袁紹尚不能勝曹操。今曹強袁弱,袁紹諸子又能阻曹操多久?且袁紹五十有六,連番兵敗,精疲力竭,病猝不過旦夕之事。” 袁紹比曹操大八歲,曹操又比劉備大六歲。在漢末亂世,五十六的人已算得上是高齡老人了。 “昔日劉荊州之所以引豫州入荊,不過為聯結袁紹耳。今袁紹已死,劉荊州已無北伐之意,豫州又將何以自處耶?” “今劉荊州令豫州枯守於新野區區之地,實視豫州為守門之犬耳!望豫州三思!” “豫州欲立基於南陽,實賴袁本初居於河北,劉荊州欲借力自保,然新野土闊民稀,地無險要,養兵立基談何容易!當下袁紹病死,二子相爭,大利曹操,玄德公還需早做謀劃!” 劉備沉吟少許,問道:“那夜先生為備獻上三略,其中上策可有詳解?” 霍峻不急不慢地為劉備添茶,笑道:“願聞豫州之誌!” 劉備抖擻精神,拱手答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陛下蒙塵。備不自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然智術淺短,久立基業不成,流離至今。先生身有大才,敢問高見?” 霍峻將茶壺放了下去,正色說道:“漢自世祖立基以來,西北羌亂逾百年,國庫為之空虛。而諸帝多年幼早崩,外戚、宦官當政,鬥轉星替,朝堂糜爛。又黃巾之亂,地方坐大,董卓亂政,終致群雄割據,民不聊生。” “現曹操秉持朝政,弒國母,殺臣僚,可謂心懷篡逆也,而豫州居於荊楚,欲輔漢室,真可謂難矣!” 劉備心中猛跳,問道:“以君之見,當如何是好?” 霍峻揚起嘴角,說道:“昔秦亡之時,高祖欲尊事義帝,然項羽為亂,殘害義帝。今之曹操,猶昔項羽。豫州何言輔漢室?前漢王莽亂政,世祖奮然起兵,掃蕩天下群寇,亦自興漢室。” “峻竊料之,漢室不可輔,曹操不可卒除。豫州當效仿先人,建基業,立新漢。 劉備舔了舔嘴唇,沒有說話。 看劉備默認下來,霍峻從行李中抽出一幅輿圖,攤在案上,說道:“請豫州細觀!” “今袁紹猝亡,二子爭權,河北將入曹操囊中。如此大河南北,將為曹操所據,其坐擁中原,挾天子而令諸侯,實不可與之爭鋒。荊楚之地,劉表久居,甲士十萬,士族為翼,不可急取。” “然觀江東,孫策身死,孫權幼沖,內有族人不服,外有將校不遜,下有郡賊為亂,上有廟堂齟齬。雖得周瑜、張昭、吳景輔佐。然江左諸人,終與孫氏血海深仇,孫策因之而死,若方略得當,豫州可以圖之。” 孫權接替孫策的時候,年紀不過十八歲,根本難以服眾。廬江太守李術公開反叛,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諸如此類的野心家可是不少。 劉備盯著輿圖,斟酌良久說道:“雖是如此,但以備之人馬,難以與其爭鋒。” 霍峻笑了幾聲,問道:“豫州爭鋒江東之敵,豈非孫權邪?” “正是!” “請豫州自料勇、仁、將、兵孰與孫權?”霍峻繼續問道。 劉備沉吟少許,答道:“備不才,勇略、名望強於孫權,將、兵恐有不及。” 霍峻拱手行禮,沉聲說道:“峻觀孫氏久已,請言孫權及兄孫策二人。” “孫策勇略達人,平定江東,可謂驚世之才,然恃勇殘暴,性急少謀,輕而無備。故死於小人之手,徒為人笑。今其身亡,江左震蕩,士族多叛,而孫權一無名望,二無功勛,故其雖名統江東,實為土偶。又江東之地,多有青徐士人。” “以豫州之名望,兵入江東,反其道而行之,秋毫無害,苛除厲法,任用勇武,則江東士族為之傾倒,青徐士人爭相投效,此豫州勝孫權。” “於將而言,關、張皆萬人之敵,名震中原,江左將校,何能比及?之於兵,豫州之兵雖少,然轉戰中原,奔波數千裡,兵卒驍勇,忠貞可信。以此兵將入江東,猶如虎入群羊,誰敢爭鋒!” 歷史上孫吳與江東大族關係,需要分時期來看。第一階段,孫策渡江南征,地方大族武力反抗孫策的統治,被孫策斬殺,其根本目的在於‘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以達到迅速平定江東。 第二階段,孫權接管江東開始,孫權的早期為了鞏固地位,一方麵拉攏江東士人,一方麵搞血腥屠殺威懾地方不軌之人。如征討李術,孫權便屠殺皖城。 直到孫權的政治穩固下來了,孫氏與江東大族才漸漸地融合起來。而當下這個階段,處在孫權執政早期。江東人心尚未依附,孫權也並未完全統治江東六郡。 在霍峻的分析下,劉備聽得極其心動,但他仍沒忘記難題,問道:“江東水戰,兵馬之眾,如何解之?” “此事易爾!” 大笑一聲,霍峻毫不在意,舉手投足間,英氣蓬勃而出,引人側目。 “荊州與江東素有仇恨,黃祖殺孫堅,孫策數敗黃祖。以峻料之,孫權必會出兵黃祖,以揚威名。豫州可借黃祖之力,順江直取江東。”霍峻說道。 劉備的手搭在膝上,傾身說道:“僅憑黃祖之力,恐怕是不足啊!” 霍峻用手指沾濕茶水,在案幾上寫下‘琦’字,露出自信的笑容。 “長公子(劉琦)?”劉備疑惑地問道。 霍峻喝了口茶,繼續為劉備拆解戰略步驟,說道:“憑黃祖之力不足以與江東為敵,但若能請到劉荊州出兵,大事便可成。” “劉荊州膝下有二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劉荊州因長公子貌似自身,頗是喜愛。然長公子卻與正室蔡氏有隙,互相攻擊。蔡氏者,襄陽望族,荊州之依仗。” “劉荊州年老體衰,蔡氏必會自保,陰聯諸姓,外隙劉琦。長公子為繼基業,可諫其以攻江東,建功揚威。屆時豫州可借長公子、黃祖二人之力,南進江東,取為基業。” “江東者,大江天險,舟船為馬,沃野千裡,水草豐美,足養十萬兵。春秋之時,夫差、勾踐以為基業,稱霸中原。豫州憑借此地,上可取徐淮,西可連荊益。曹操南下,以舟船為兵,阻敵於江北,然後建號帝王以興漢室。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長達千餘字的策對,不僅有大體上的戰略方案,還有細致的實施步驟,聽得劉備不由張大嘴巴。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狂喜,他不是為下江東的方略感到喜悅,而是他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眼前這位年輕人到底具有什麼樣的驚世才華。 王粲評價他的吳起之才絕對不過分,憑借他隨軍北伐的獻策,以及今夜他為自己出的計策,足以稱得上國士之才。 或許高祖得到韓信之時,就是自己這樣的心情。 劉備拱手行了大禮,說道:“先生有濟世之才,備無以為禮。若是不棄,備願拜先生為大將,統領將士。” 霍峻連忙扶起劉備,說道:“峻非韓信,豫州亦非高祖。豫州若是不棄在下學識淺薄,峻願為豫州謀劃一二。” “備言語有失!” 劉備握著霍峻的手,激動地說道:“今後若有基業,備當厚待先生。若成帝業,先生子嗣與國同休。” 劉備表達出了難以言表的歡樂,在他不知所措迷茫之際,霍峻給了他建立基業,與曹操爭鋒的希望。 “願為明公效力!”霍峻腰背彎曲,行禮拜道。 握著霍峻的手,劉備問道:“今回荊州,先生以為當如何謀劃?” 霍峻湊到劉備的耳朵旁,低聲說道:“明公可在新野習水戰之要,又於襄陽結交長公子,請兵伐孫。具體如下……” “好!” 霍峻的謀劃內容,聽得劉備連連點頭。 (不給點月票,不幫我宣傳下,我想諸君應該也不好意思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