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劉景升(1 / 1)

季漢大司馬 周府 3801 字 2024-03-21

(博望對微調了,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再看一遍)   襄陽,鎮南將軍議事堂內。   頭發半白,臉有皺紋的劉表坐在主位上,堂內兩側坐滿荊州要人,其間在坐的不是襄陽士族,便是北人士人。   劉表麵露憂愁,說道:“本初公不幸棄世,河北動蕩難安之際,不立長子袁顯思(袁譚)為後,卻以幼子袁顯甫(袁尚)繼業,乃是取禍之道。今袁譚自領車騎將軍,兄弟成仇,大利曹操啊!”   “諸君可有高見?”   蒯良起身拱手,答道:“明公居荊楚,二袁居河北,相隔萬裡,難及中原之事。不如派人修書一封,以勸袁顯思當以和睦為上,勠力同心,深明利害,否則將利曹操矣!”   劉表點了點頭,吩咐說道:“可既然如此,從子柔之言。仲宣何在?”   “粲在此!”王粲從角落中出現,答道。   “你才學過人,亦善屬文。今命你替我書信一封,讓人送至河北,以勸袁顯思要以和睦為上,勠力對敵,不可使外人得利。”劉表說道。   “諾!”   王粲無奈的應下,他在劉表治下除了替他寫文章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對於王粲而言,他又怎麼隻滿足於寫文章。但寄人籬下,為了糊口養家,不得已效力而已。   “咳!”   劉表靠在憑幾上,問道:“今交州戰事如何?”   “啟稟明公,賴太守(賴恭)、吳將軍(吳巨)與張津多有交鋒,然互有勝負。據書信所報,張津部下士氣低落,士卒多有死傷,我軍進展順利。賴太守請求增兵。”別駕劉闔答道。   在謀取益州失敗後,劉表又把目光看向交州。在平定張羨之後,多次益兵前往桂陽、零陵等郡,與張津作戰。不過劉表自身缺乏兵略,他經常是以幕後者的身份出現,把戰事委任與吳巨,讓賴恭作為督軍,二人互相製衡。   不僅在交州戰事上如此,他對待劉備的態度也是如此。對於南下投效他的劉備,劉表心有憂慮,時常提防他。   就劉表而言,他是個矛盾體,不僅在統兵上,甚至許多決策上,劉表都極其多疑。   官渡之戰前,袁紹遣人求助於劉表。劉表向來使許諾,卻又不正式派遣軍隊助戰,亦不肯協援曹操,隻希望自保於江漢之間,以觀天下之變。在蒯越的勸說下,劉表派韓嵩出使北方。聽見韓嵩認為曹操是明主,又氣得要殺他。   在官渡之戰後,劉表感受到危險,為了幫助袁紹,牽製曹操的兵力,派遣劉備北伐。但聽見袁紹病逝,以及劉備取勝,既想著進圖無用,又擔心劉備坐大,拒絕劉備派遣援軍的要求,從而讓他撤軍。   劉表遲疑少許,說道:“讓賴太守不必急於求成,以當下兵力緩圖即可。”   “諾!”   念及北伐戰事,劉表問道:“據劉中郎(劉虎)所報,玄德破敵乃是從一士人所言,其名為霍峻,霍仲邈,諸位可有識得此位俊傑?”   聞言,王粲頗是驚訝,他的好友不是隨軍北上觀劉豫州作戰,怎麼在陣前效力,還獻策破敵。莫非他真有自己吹得那麼強,有吳起之才!   “霍仲邈,南郡枝江人,任麥城市長。上月入襄陽訪見仲宣,其以善斷時局著稱,曾料中官渡、長沙二役之勝,又言中益州紛爭。左將軍入襄陽時,曾在宴上偶遇此人,以為俊傑,故邀其隨軍。”   隨著時間的推移,益州的消息也傳到荊州,果如霍峻所言,趙韙兵敗身死,張魯擊敗龐羲。在荊州仕林間,霍峻之名多次被人談起,名聲在外。   作為知情人的王凱如實稟述,說道:“傅公悌曾評其乃大器天成,此人當有才乾,非是凡下之才……”   聽著王凱的介紹,劉表略有驚訝。如果事實不假,那霍峻的才能可是相當出色。如果讓劉備把霍峻挖走,不僅會坐大劉備自身的勢力,而自己也會被人吐槽無識人之才。   這劉備當真不安分啊!   劉表望向王粲,問道:“仲宣可是如此?”   “確實如此!”王粲答道。   劉表捋著胡須,笑道:“獻策有益,宜當賞之。子柔,今我帳下可有官職空缺?”   主簿蒯良沉吟少許,說道:“今明公帳下別駕從事、功曹、參軍有所缺額。”   劉表思慮少許,說道:“霍仲邈既善斷時局,能獻良策破敵,可任其為鎮南將軍府參軍,參議荊州軍事,以為垂詢。”   參軍一職可大可小,如後世參謀。若參軍寵幸之人,可統將士。如果不受寵幸,僅是出謀劃策,便無他用。如街亭之戰中,丞相府參軍馬謖,受諸葛亮寵幸,擁有統率諸將的權利。   而當下劉表的官職是鎮南將軍、荊州牧,督揚、益、荊三州軍事,擁有委任參軍的權利。   “諾!”   聽著劉表的委任,王粲心緒有些不寧,他可知道好友有出仕劉豫州之意,但現在劉表忽然介入並非妙事。   少頃,劉表議事結束後,退回了側堂,靠在榻上休息。   一名身段玲瓏的少婦拖著長裙走入堂內,問候道:“夫君,莫非身體又有不適?”   今年開始不久,六十歲的劉表身體狀況逐漸惡化,一些病好了又犯,犯了又好,精神大不如以往充沛。   劉表見是自己的妻子蔡氏,微打起精神,說道:“不過受案牘之累罷了,不礙大事。”   蔡茵依著劉表坐了下,玉手按摩著劉表的大腿,說道:“夫君當多注意保養身體,莫要累壞了身子。妾之兄長居南郡頗久,今張羨已滅,或可讓其回襄陽就職,亦可替夫君分擔事務。”   對於蔡茵,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表極其寵愛。她為人體貼,賢良淑德,往昔還為他出謀劃策,當是賢內助。如此前劉表因韓嵩為曹操說好話,準備殺之。還是蔡茵出麵勸諫,言韓嵩在荊州德高望重不能殺,方才阻止了劉表殺人的念頭。   “多謝夫人關切!”劉表握著蔡茵的柔荑,笑道:“德珪確實在外頗久,今荊州已平,也需讓他回襄陽,輔佐我處理軍政。”   蔡茵是蔡瑁的二姐,蔡瑁還有一個長姐嫁給了襄陽黃氏的黃承彥當繼室,而黃承彥則是諸葛亮的嶽父。諸葛亮有兩個姐姐,長姐出嫁襄陽蒯氏的蒯祺,二姐出嫁襄陽龐氏的龐德公之子龐山民。   襄陽士族在劉表治下迅速發展,盤根錯節,互相姻親,不過除了諸葛氏外,其他外來士族幾乎融入不進這個圈子。   至於蔡瑁,為人頗有能力。在劉表單騎入荊州之時,他與蒯氏兄弟共同謀劃了誅殺宗賊的計劃,扶劉表上位,又出任南郡太守平定張羨之亂。   蔡茵靠在劉表的懷中,柔聲說道:“夫君,二郎已至成親之齡,今妾身有一侄女,相貌端莊,聰慧過人,與二郎年歲恰當,不如就讓二郎娶了茵兒的侄女,也成一件美事。”   “好!”劉表撫摸著蔡茵的背,嗅著她的香氣,溫聲說道:“一切從茵兒之意,由你安排即可。”   “嗯!”   與演義上的不同,劉琮並非蔡茵與劉表生下的兒子,而是之前正室生下的兒子。劉表與其亡妻在世時,共生下三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三子劉修。或許因劉表年老體衰之故,與蔡茵還沒誕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