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師,咱去哪?” 上了車,許鑫直接點開了奧迪的車載導航。 他這車是高配,裡麵有導航。 然後就聽於珍來了一句: “奧運大廈。知道麼?” “不知道……” 許鑫搖搖頭,對著導航一陣捅咕,找到了導航界麵,點了幾下後問道: “這個?” “……海澱北四環?” 於珍看到這地點後也無語了,可還是點點頭: “應該就是這。” “嗯。” 許鑫直接發動了車子。 於珍家住的地方偏南城,過了三環開外了。而現在要去北四環,HD區……瞅那地方都快到清華了,確確實實有些遠。 許鑫倒無所謂,跑就是了。 結果剛出小區,拐了幾下上了環路後,就聽於珍問道: “一會兒我帶你過去,我讓你喊什麼就喊什麼,然後也別多問,也別一直盯著別人看,禮貌點,謙虛點,知道麼?” “……啊?” 許鑫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了,下意識的問道: “名人?” 於珍點點頭: “嗯……雖然不知道今天誰會過去,但有一個人你肯定認識。” “誰啊?” “張一謀。” “……” 瞬間,許鑫的腦子裡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段旋律: “他大舅他二舅揍似他舅,大板凳小扁擔揍似木頭。木頭~他舅~……” 他也不知道這旋律從哪冒出來的,但更多的是一些畫麵……以及混雜的嗩吶、酒壇,以及高高的大紅燈籠…… 也明白了於老師為什麼會對自己說這些話。 不過…… “於老師,我說我不追星,您信麼?” 坐副駕駛上的於珍一愣: “怎麼?你不喜歡他?” “談不上喜歡或者不喜歡,但挺高興的。” “為什麼?” “畢竟那可是張導啊。從手指頭縫裡流出點東西都夠我學的了~“ 許鑫笑的有些感慨,不過馬上補充了一句: “但聽您的意思,今天應該不是個閑聊的場合,對吧?” “聰明。” 對於自己學生從聽到自己要去見張一謀到現在的態度感覺到滿意後,於珍給出了贊美,也放下心了。 她其實挺怕這孩子一見到張一謀就跟追星族一樣靠上去……那就真丟大人了。而這也是為什麼她要提前告訴許鑫自己要去見誰的主要原因。 怕這孩子到時候太激動,丟自己的人。 現在倒是放心了不少,於是也不介意多說一些: “沒錯,我今天去,是被奧組委的開閉幕式製片人負責人之一馬興民導演喊去的,本來是下周一,但誰知道怎麼就弄成今天了。張導回來了,馬導喊著各個項目團隊的人去開個會……這會開的這麼倉促,我覺得應該是有什麼消息了。” “……消息指的是?” “……” 於珍先是沉默片刻,接著說道: “開閉幕式花落誰家。” “嗯?” 聽到這話,許鑫心裡先是一驚。 但馬上更大的詫異湧了出來: “不對吧?” “怎麼?” “……於老師,您難道沒看過雅典奧運會的閉幕式?” “你說的是那黑暗八分鐘吧?” 於珍的眼裡有些無奈。 《黑暗八分鐘》,這個話題對於馬上要舉辦奧運會的天朝人而言,絕對不會陌生。 說的是當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裡,作為下一個奧運會主辦地天朝燕京所上演的收尾節目。 這是奧運會的節目流程,每個奧運會的主辦方在閉幕式的時候,都會讓下一個主辦城市的人上來表演一個幾分鐘的節目,用來吸引全世界的觀眾,到時候奧運會的旗幟會在前一個主辦地降下來,傳承給下一個城市。 然後在來一段表演。 而當年那長達8分鐘的表演,就是張一謀編排的。 力求展現天朝元素,剛開場的表演就是一群穿著短款旗袍的女孩拿著二胡、琵琶和腰鼓,鑼鼓喧天熱熱鬧鬧的一段舞蹈,而曲子則是《茉莉花》。 這些女孩穿的旗袍花紋是仿照東北棉襖那種製式,花花綠綠的……一邊彈一邊跳,然後在上一個穿著錦緞衣服的女孩表演雙花雜技,接著就是一群踩著高蹺的人高高舉著大紅燈籠,在加上什麼太極拳、戲曲之類的…… 就這麼說吧,整個就像是一個大雜燴。 好看麼? 或許在外國人看來挺好看,因為張一謀展現的其實都是老外對天朝的理解。 可天朝這邊卻炸鍋了。 罵聲一片。 鋪天蓋地。 陳舊,庸俗,古板,偏見各種詞匯,無論是圈裡圈外,罵的那真叫一個兇。 原本,張一謀作為海外電影圈可以代表天朝的符號之一,在加上諸如《英雄》、《紅燈籠》、《紅高粱》之類的電影,群眾對他的期待值簡直是拉滿了。 可那8分鐘一出,好多人就像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姑娘被人掀了裙底,露出了那塊讓人惱羞成怒的遮羞布一般。 山呼海嘯的罵聲一片又一片。 於是,《黑暗八分鐘》的名詞應運而生。 成了現在好多人對於奧運會的認知之中,一個抹不去的痛。 而聽到了於珍的話,許鑫點點頭: “對。” “……那你又是怎麼看待那個節目的?” “唔……” 許鑫一邊開車,一邊思考。 大概過了半分鐘左右,他才說道: “我覺得還行吧,就節目質量而言,那八分鐘展現的天朝元素足夠吸引外國人的眼球,就夠了。因為閉幕式的演出本來就是為了吸引外國人用的,也展露不出來咱們的什麼東西。從這一點出發,沒什麼毛病。老外對咱們的認知不就是這些麼。什麼燕京歌劇,什麼紅燈籠,古裝之類的……這些在國外都是咱們的藝術符號。所以,就這一點來看,我覺得沒什麼。” “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罵呢?” “因為文化不自信唄。” 許鑫微微搖頭: “我也罵過,就覺得張導的東西都太俗了,咱們國家根本不是這樣的。但現在想想……一個八分鐘而已,目的是引起大家興趣,那可不是得順著人家來麼。把豬騙進來殺,大概就是這意思吧?可奧運會對咱們而言意味著太多太多了,所有人的共同目的,都是告訴全世界,我們的文化、歷史、底蘊,以及現在翻天覆地的變化…… 咱們缺這個,您看平常過年扭個大秧歌什麼的,大家不覺得有什麼。那是咱們祖宗留下來的藝術瑰寶嘛,哪怕不喜歡,都覺得熱鬧,喜慶。可遇到外國人了,牽扯上了歷史,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氣,攢著勁想讓全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我們。結果……一看到那八分鐘的演出,發現全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炸鍋才怪。” 這下,於珍對許鑫是真的刮目相看了。 因為這個認知也是她的想法。 她也是這麼認為的。 確確實實,得承認,在國人麵前,張導不能這麼乾。 路走錯了。 我們應該展現出來我們的新,而不是那些陳舊的東西。 可根據她的了解,那場演出之後,許多人是沖進後臺和張導握手的。 親口告訴他: “伱勾起了我們去天朝的興趣。” 說白了,那八分鐘,張導給了外國人想看的。 所以外國人很滿意。 但卻沒給自己人想看的,所以自己人都在罵。 就是這麼個道理。 無關對錯,歸根結底其實就是自己這個學生說的那句話: “文化不自信。” 她深以為然。 不過…… “所以你覺得張導不會被奧組委接受?” “嗯。” 許鑫點點頭: “畢竟被罵的那麼慘,為了穩妥起見都該換個人吧。” “那能換誰呢?” 於珍反問,接著順著這個問題來了一句: “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才是真正的猛士,不是麼?” “嗯,確實。” 許鑫感同身受: “這時候張導還能往前沖,就沖這一點,都足夠令人佩服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我還是覺得希望不大,聽說有好多大導演不都提交方案了麼。那個《臥虎藏龍》的李鞍都來了。” “是提交了……” 於珍不屑的一撇嘴: “可問題是有人提交的方案,是真真正正想要辦一個讓世人銘記的奧運會,而有的人則完全是來混日子的……你能想象出來,有一位同樣是國際著名的導演,到了預選現場開始做計劃說明的時候,隻是念了一首詩麼?” “……啥?” 許鑫一懵: “詩?” “對,詩。” 興許是喝了酒,又或者是實在看不慣這種人。 於珍滿臉的譏諷: “來了,上臺,一首詩,下臺。你告訴我他這是來做計劃了?還是隻是來混一混,給觀眾一個交代?就念了首詩,你能想象那畫麵麼?奧運會啊,那可是。哪怕你弄個大型舞臺劇的演出,好歹也算給出了誠意了吧?但是偏不,就一首詩,不說計劃,不說理念,一首詩念完,走人。你告訴我,這種人算個什麼東西?“ “……” 許鑫緩緩皺起了眉頭。 他有些不信。 可卻更不信於老師會說謊。 所以…… 是真的嘍? 真的有人在這個全國人民都等待揚眉吐氣的盛典前夜,國家最需要相關人才的時候,念了首詩後……就溜了? 這是哪裡來的憨批? 瓜慫? “這人誰啊?” 許鑫問道。 於珍不答,隻是不屑的輕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