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二年(1120),十一月初,清源縣迎來第一場大雪。 鵝毛般的大雪,像柳絮般飄落,地麵仿佛鋪上一層白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雪紛飛之中,驢嘶馬鳴,人聲鼎沸,小小縣城之中,竟是一派熱鬧景象。 邊塞小縣的百姓,並不因氣候寒冷窩在家中過冬。 民生多艱,近年尤甚,人們頂著嚴寒買物易物,隻為在寒冬降臨之前,多做些準備。 去年冬天,小順子為了多賣幾顆棗,多拿些分紅,每日起早貪黑,手臉早已生了凍瘡。 今年卻不同,跟了趙玉城後,他再不必天天背著大籮筐賣棗。 他穿著剛買的新棉衣,頂著嶄新的皮暖帽,閑閑的走在大街上,不時跟街上擺攤的掌櫃敘兩句閑話。 大家都知道小順子發跡了,對他客氣多啦。稱呼也變成小郎君、順哥兒。 當小順子來到關帝街的茶棚時,董博士遠遠就打著招呼。 “順哥兒,過來點壺茶啊!” 小順子雙手籠在袖中,走到茶棚邊,嘻嘻一笑,道:“董博士,今兒個有什麼好茶?” 董博士笑道:“關中新到的紫陽茶,要不要來一壺?” 小順子喜道:“以前隻聽過,從沒過嘴,今日可得嘗嘗鮮!”大步走到桌前坐下。 董博士親自給他點茶,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 “順哥兒,自打李壯士來後,汾河幫的人都不敢來了,你見到李壯士後,可得幫我謝謝他呀!” 小順子道:“好說!金大慶那廝已經滾回太原了,汾河幫也解散了,你們安心做買賣就是!” 董博士喜笑顏開,連聲道謝。 小順子喝完一壺茶,渾身暖洋洋的。 站起身,經過古汾客棧時,他忽然瞧見一人蜷縮在墻角雪地之中。 “姚秀才!你怎麼睡在這?大冷天的,不怕醒不過來?”小順子快步過去,拍了拍對方肩。 姚秀才坐起身,看了小順子一眼,撇嘴道:“是你啊,你的棗框呢?拿幾個大棗來嘗嘗!” 小順子最愛吃棗,雖然不賣了,兜裡還是塞了不少,取出一大把,放在姚秀才手中。 姚秀才餓得狠了,先囫圇吞下幾顆,這才慢慢嚼著吃,邊吃邊說:“聽說你沒再跟著牛三了?” 小順子道:“是啊,我現在跟著趙二哥!” 姚秀才點頭道:“那很好,跟著他多讀些書吧!”說完又躺在雪地裡睡覺。 小順子因為趙玉城的緣故,對讀書人更加敬重,取出些棗放在姚秀才旁邊,這才離開。 鉆入槐林巷,推門回到趙玉城的小院。 院中新種了兩棵小樹,大頭、狗兒和小五並排站在小樹前紮馬步。 小順子快步奔過去,在大頭屁股上踢了一腳。 “紮好點,瞧你兩條腿,像兩條地龍一樣扭來扭去!” 大頭苦著臉道:“順哥,我們又不用考武舉人,乾嘛要紮馬步?” 小順子道:“趙二哥說要習練武藝,那有什麼好說的?你不聽話,就趕你回青竹團!” 大頭嘿嘿一笑:“青竹團都沒了,我怎麼回去?” 小順子罵道:“現在又有一個青葉團,都是以前青竹團乞兒、偷子組成,你要不要去?” 大頭連連搖頭,不敢再爭。 小順子哼了一聲,在他旁邊紮了個馬步,動作極為標準,又呼呼打了兩拳! “瞧見沒,這才叫紮馬步,繼哥都誇過我,你們都給我好好練,趙二哥不養閑人!” 小五道:“順哥,二哥不是讓你去取信嗎?取回了嗎?” 小順子拍拍胸口:“那還用說?二哥和繼哥在家嗎?” 小五道:“繼哥去鐵匠鋪了,二哥在屋裡讀書!” 小順子點點頭,邁步進入書房,趙玉城果然在案後看書。 “二哥,我剛去了驛站,慕容娘子的信果然到了,我取回來了!”從懷裡取出信遞上。 趙玉城道:“辛苦了。” 慕容流盈離開清源縣時,又來找過他一次,說要送他一個禮物,讓他每天派人去驛館,等著她的來信。 趙玉城接過書信,攤開一看。 突然間,他的表情變得極為精彩,先是一愣,旋而露出喜色,緊接著又皺緊了眉。 小順子奇道:“二哥,信中說什麼了?” 趙玉城定了定神,道:“慕容娘子說,太原府要往清源縣派一個指揮的軍隊,替代折家軍。” 小順子道:“這與咱們有什麼關係嗎?” 趙玉城微微一笑,道:“慕容娘子正在幫我謀劃指揮使的位置!” 小順子又驚又喜,叫道:“二哥,你要做指揮使了嗎?” 趙玉城搖頭道:“事情還沒定,出了些波折!” 小順子一顆心又懸起來了。 “我聽牛三說過,慕容娘子的家族在太原府很有勢力,有她幫忙還不成嗎?” 趙玉城示意小順子坐下,道:“沒人阻礙的話,自然水到渠成。” 小順子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急問:“是不是有人搗亂?” “是的。” “是誰?” “耿南仲。” 小順子一個激靈,差點沒跪下。 “轉、轉運相公?”河東路大人物他就認識倆,一個經略相公,一個轉運相公! 趙玉城嘆了口氣,道:“就是他。” “二哥,要、要不算了吧,胳膊粗不過大腿,咱們哪、哪鬥得過轉運相公啊!” 趙玉城不置可否,問道:“李兄呢?” 小順子道:“去鐵匠鋪了,應該是取打好兵器去了!” 趙玉城打算和李存繼商議此事,站起身道:“我出去一趟,你們看好家。” 小順子趕忙從架子上取下皮帽和大氅,遞給趙玉城,嘴裡說:“對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二哥,晉祠鎮又出事了。” 趙玉城一愣,道:“出什麼事了?” 小順子嘟囔道:“鎮民們被汾河幫折騰的狠了,都打算搬走了!” 趙玉城皺眉道:“汾河幫已經解散,他們為何還要搬走?” 小順子道:“他們都屬於客戶呀,替主戶種莊稼,收成一半都要繳給主戶。今年收成太低,主戶們不肯再雇他們了!” 趙玉城思索了一會,道:“要搬走的人多嗎?” 小順子道:“當然多了,連韓裡正也要走,鎮子可能要荒廢了!” 趙玉城道:“韓裡正也要走?他們家不是經營客店嗎?” “聽韓石說,他一個遠房堂兄在鄜延軍任職,還是個軍官,韓石準備跟他從軍,韓裡正打算搬到延安府。” 趙玉城摸了摸下巴,道:“你知道晉祠鎮附近有多少田嗎?” 小順子想了想,道:“最少有兩千畝吧!” 趙玉城又道:“知道主戶都是誰嗎?” 小順子道:“那片田是清源縣最好的田產,普通人買不到,主戶都是城中的大戶人家。” “哪幾家大戶?” 小順子如數家珍,道:“有城東周家、李家、高家,城南許家,還有咱關帝街第一大戶莊家!” 趙玉城心中一動,道:“你說的高家,是不是高舍人家?” 小順子道:“是啊,他們家田產最多,有一千多畝。” 趙玉城點點頭,吩咐道:“小順子,你去把韓裡正請過來一趟。” 小順子沒有多問,應了一聲,風風火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