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韓世忠的鳳嘴刀(1 / 1)

大宋相公 清九玄 4693 字 2024-03-18

趙玉城從櫃裡取出一個大包袱,離開小院,朝金銀鋪方向去了。   包袱裡全都是花石綱寶物。   幾日前,他將兩箱花石綱埋在院子裡,栽上樹。剩下的一箱,拿到金銀鋪和玉石鋪,全部換成金子。   金大慶和齊誌已經離開清源縣,他也無需遮遮掩掩。   幾日來,已將大部分寶物處理,變賣了一千三百多兩金子,包袱裡是最後一批。   城南金銀鋪掌櫃姓霍。   城中金銀鋪不多,這是趙玉城第二次來他的鋪子銷貨!   上次趙玉城過來時,兌換了一百多兩金子。   當時霍掌櫃就奇怪,這窮秀才哪來那麼多寶貝?   後來一打聽,得知他跟太原府慕容家的千金有來往,心中羨慕極了這小子的運氣。   今天見他又來,暗暗腹誹了幾句,臉上卻一臉熱情。   “趙官人,按照上回的兌價,您這次可以換一百三十二兩金子。”他敲了算盤後,開始報價。   趙玉城道:“幫我把金子封裝起來,剩下的二兩金子兌成銀子。”   霍掌櫃笑吟吟地道:“得勒!”   趙玉城將金子收入懷裡,銀子裝入袖裡,離開了金銀鋪,朝著鐵匠鋪而去。   沒一會,來到鋪外。   ‘叮叮叮’的打鐵聲從鋪子裡傳來,伴隨著‘呼呼呼’的拉風箱聲。   將帽上的雪倒了,抖了抖身上的積雪,進入鋪中,一股暖浪迎麵撲來,讓人倍覺溫爽。   鐵匠鋪除了掌錘待詔外,有四名學徒。   一名學徒見趙玉城進來,大聲喊道:“師傅,趙官人來了!”   掌錘待詔姓苗,四十多歲,麵色黝黑,正光著膀子掄大錘。   聽徒弟招呼後,將大錘給了一名弟子,用圍裙擦了擦手,笑著迎了過來。   “趙官人來了,請坐。”   趙玉城並未落座,走到火爐前,一邊烤著火,一邊問:“苗待詔,剛才我那位李兄弟來過沒有?”   苗待詔道:“沒有啊。”   趙玉城暗暗奇怪,又道:“托您打的武器,打好了嗎?”   苗待詔道:“都打好了,一根長槍,一對鋼鞭,就在那呢,匯了賬,就可以取貨啦!”   趙玉城順他指的方向一看,瞧見一個兵器架子,上麵放著兩根鋼鞭和一根長槍。   拿起長槍揮了揮,有些偏重,不過等自己鍛煉一段時間身體後,應該就能適應。   他又將李存繼打造的鋼鞭拿起一根,入手極沉,一隻手根本拿不穩,須兩隻手才行!   苗待詔笑道:“那鋼鞭每根三十斤,確實重了點,不過話又說回來,鋼鞭越重越好,輕了破不開甲!”   趙玉城將鋼鞭放回武器架子,心想自己一人,無法將兩件兵器都帶回去,隻好等李存繼來了。   苗待詔又道:“趙郎君,聽說江南有賊人造反,您購置這些武器,是想和李郎君一起南下碰運氣嗎?”   趙玉城奇道:“碰什麼運氣?”   苗待詔道:“自然是活捉匪首的運氣!大家都在說,朝廷已下旨,誰能活捉匪首,便授兩鎮節鉞!”   趙玉城暗暗搖頭。   以北宋如今的朝堂,就算真有普通人活捉了方臘,功勞肯定也被別人搶了,別想落到頭上。   突然,他注意到不遠處另有一個武器架子,上麵擺著口長柄大刀。   刀口刻著隻龍首,龍嘴大開,吞吐出圓弧形的刀身,仿佛一輪彎月,耀目白光,煞是好看!   “苗待詔,這是掩月刀嗎,好生威風!”趙玉城情不自禁的稱贊。   苗待詔笑嗬嗬道:“趙郎君可聽說過刀八色嗎?”   趙玉城愣了一下,道:“何為刀八色?”   苗待詔悠悠道:“刀八色是‘武經總要’記載的八種刀。這柄叫鳳嘴刀,便是其中之一,你剛才提到的掩月刀,也是八色之一!”   趙玉城走向鳳嘴刀,隻見刀背厚重寬實,刀刃銳氣逼人,刀身上雕刻著一團團火焰圖案。   苗待詔解釋道:“鳳嘴刀與掩月刀相比,刀身更加彎曲,利於破甲,不過使用更難。刀主特別交代過,打得重些,隻要刀主能使得動,再厚的甲也能破開!”   一邊說,一邊撚須微笑,顯然對這柄出自自己手藝的鳳嘴刀,非常滿意。   趙玉城心中一動,道:“這種斬馬刀,朝廷也不禁嗎?”   苗待詔嘿了一聲,道:“東京城不知道,咱們這裡早就不禁了!”   趙玉城點點頭。   他越看鳳嘴刀,越覺喜愛,忍不住伸手去拿!   苗待詔急忙道:“那刀重的很,小心砸腳!”   趙玉城也猜到這刀肯定比一根鋼鞭更重,伸出雙手,使出全力,終於將刀抓起。   “好重,也不知和李存繼的兩根鋼鞭相比,哪個更重!”他暗暗心驚。   就在這時,手中呼的一輕,一隻粗臂從身後伸來,將刀抓了過去。   趙玉城吃了一驚,轉頭看去,身後不知何時多了名男子。   那人身材挺拔,風骨偉岸,雙目顧盼如電,單手握著鳳嘴刀虛揮幾下,輕鬆寫意,仿佛拿的是柄唱戲用的假刀!   “果然是好刀!難怪別人都說,打刀要來河東清源,韓某這趟沒有白來!”那人朗聲一笑。   苗待詔十分得意,笑道:“客官真有眼力,不是小人吹噓,我們清源縣的鍛刀之法,是從唐朝傳下來。就算東京城,也打不出這麼厚實的重刀!”   那人從腰間取出一個錢袋,拋給苗待詔。   “刀資奉上。順便問一句,聽說清源縣有個叫李存繼的豪傑義士,招待知他住在哪嗎?”   “那可巧了。”苗待詔笑了笑,目光看向趙玉城,道:“這位趙官人,便是李壯士的朋友!”   那人目光一轉,在趙玉城身上滴溜溜打了個轉,雙手一團,道:“兄臺有禮了。”   趙玉城還了一禮。   那人道:“兄臺認識李存繼?”   “是。”   “能否帶我去見他一麵?”   趙玉城打量了他一眼,忽然道:“閣下是軍中鐵衣郎吧?”   那人吃了一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目光灼灼道:“兄臺何出此言?”   趙玉城道:“閣下右手食指和中指有厚繭,這是長期練弓產生!”   那人看了自己右手手指一眼,笑道:“好眼力,不過就算本人長期習練弓箭,也不代表是鐵衣郎吧?”   趙玉城道:“不錯,河東民風彪悍,習練弓箭的民間義士不知凡幾,然而這些人脖下,不會有勒痕!”   那人微微一驚,伸手摸向下巴。   在他頜下,有條明顯痕跡,皮膚顏色比周圍白多了,仿佛係了條白帶子。   趙玉城微笑道:“兄臺這道勒痕,是長期佩戴頭鍪產生的吧?”   那人哈哈一笑,拱手道:“不錯,閣下不僅眼力過人,見識也不凡,不知尊姓大名!”   “在下趙玉城。”   那人笑道:“鄙人鄜延韓世忠,今日得了柄好刀,又結識了趙郎君,這次來到河東,也算不虛此行了!”   趙玉城吃了一驚:“你是韓世忠?”仔細打量對方。   韓世忠微感詫異:“趙郎君聽過韓某名字嗎?”   趙玉城定了定神,笑道:“沒有,隻覺這名字很好!”   韓世忠經常被人誇贊名字,也不以為意,笑道:“趙郎君取笑了,不知能否帶我去見見你那位姓李的朋友?”   趙玉城道:“實不相瞞,我也正在找他。”   韓世忠嘆了口氣,道:“那就太可惜了。我還有要事在身,就此別過了!”   趙玉城將他送出鐵匠鋪,目送著他離開,腦中忽然想起,韓世忠似乎也參與了剿滅方臘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