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可望而不可及(1 / 1)

“哦?說說看,不過我不保證一定會滿足你。”   看著察罕達魯花在這個時候還敢提條件,朱瞻墡不由得來了興趣。   “其實兀良哈三衛中就你最聰明,因此你應該能猜得到我先後滅掉福餘衛和泰寧衛的原因吧?”   “能猜到一點。”察罕達魯花點了點頭,臉上的頹喪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成竹在胸的自信。   “雖然我不知道前方戰局如何,但從你的行動上來說,朱棣應該是不打算和阿魯臺斡旋了,因為阿魯臺太過滑溜,一不小心就會失控。”   “我的確是失算了,我沒算到朱棣為了掌控草原竟然會選擇犧牲一個如此出色的孫子,但不管怎麼說事實如此,我抱怨也是沒用。”   “你們想要阿魯臺的家眷,無非就是想把阿魯臺徹底掐死,但隨著阿魯臺退出草原的舞臺,瓦剌將不再有限製。”   “所以,你之所以滅掉福餘衛和泰寧衛,但卻留下了喃不花和海撒男答奚,是為了留下一個……不,是留下一條聽話的狗,讓他來幫助你們牽製瓦剌,穩定草原局勢。”   ……   啪,啪,啪。   聽了察罕達魯花的話,朱瞻墡為他鼓起了掌。   不得不說,出發前老爺子說的沒錯,整個兀良哈三衛全都是草包,唯有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最聰明。   “所以……”看朱瞻墡毫不顧忌的鼓起了掌,察罕達魯花皺起了眉頭。   “你留下了朵顏衛,讓喃不花和海撒男答奚來管理朵顏衛雖然不是不可能,但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你是想留下我,是嗎?”   “沒錯。”   出乎察罕達魯花的預料,朱瞻墡毫不猶豫的承認了,似乎完全不擔心他會借此提要求之類的。   “為什麼?”察罕達魯花也有這樣的疑問。   “你就不害怕如同當年你們扶持起來的阿魯臺一樣,最終脫離你們的控製嗎?”   “為什麼要怕?”朱瞻墡微微一笑,但說出來的話卻讓察罕達魯花高興不起來。   “你要知道,隻要站在風口上,哪怕是豬都能飛得起來,可一旦沒了風口的幫助,它還是得摔下來。”   “大明就是這個風口,而你和朵顏衛……不,應該說你所率領的朵顏衛,就是等待站上風口的豬。”   “隻要有風口,是頭豬都能飛得起來,而如果沒有風口的話,就沒有豬能飛得起來,懂嗎?”   ……   看著麵前平靜到讓自己害怕的孩子,察罕達魯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朱瞻墡說的沒錯。   一旦阿魯臺滅亡,草原上將會空出大量的土地,而在馬哈木之子脫歡帶領下的瓦剌雖然近幾年一直弱於阿魯臺,但那是因為有大明從中製約。   況且,老虎能打得過狼,不見得綿羊也能打得過。   如今的草原,阿魯臺部是猛虎,瓦剌是狼,他們兀良哈……是羊。   ……   “我知道了。”認清形勢之後,察罕達魯花的頭深深地垂了下去。   “我沒有問題,也沒有條件了。”   “很好,識時務,我喜歡。”朱瞻墡微笑著點了點頭,朝著身邊的朱平和朱安做了個手勢。   很快,在哀嚎聲中,喃不花和海撒男答奚被帶了下去,至於他們的結局……顯而易見。   當初朱瞻墡隻是說給海撒男答奚一個活下去的機會,但並沒有說過最終活下去的就一定是他。   ……   是夜,朵顏衛。   這個象征著朵顏衛統治者所居住的營帳,曾經是察罕達魯花的專屬,但如今已經不屬於他了。   朱瞻墡坐在營帳中的主位上,看著麵前的四男一女不說話。   這四男一女中,四個男的都是阿魯臺的兒子,不僅有歷史上於宣德九年被脫歡殺掉的失捏乾,也有歷史上阿魯臺的繼承人也先孛羅。   至於那唯一的女人,就是阿魯臺的妻子,也就是察罕達魯花的女兒。   “帶下去吧。”看了一會兒,朱瞻墡突然有種百無聊賴的感覺,擺了擺手讓朱平把人帶下去。   朱瞻墡知道,當他抓到阿魯臺的妻兒之後,這場戰場就正式進入倒計時了。   和歷史上不同,這次大明不再是無功而返,有著五個人質在手,阿魯臺的結局就是注定的。   阿魯臺隻有四個兒子,若是不想放棄的話,他就隻能束手就擒,但若他是個梟雄,為了大業寧願放棄兒子,他的結局也好不到哪裡去。   如今的阿魯臺已經年過五十,馬上就要步入花甲之齡的人了,先不說他還有沒有那個能力去再生養一個孩子,就算是有那又如何呢?   在這個時代,在眼下這種情況下,他大概率是等不到自己的孩子長大就要噶了,而到時候他的孩子不是成為傀儡就是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所以說,無論阿魯臺怎麼選擇,大明都能夠保證在不用損傷名聲的前提下消滅韃靼這個禍患。   ……   想到這裡,朱瞻墡輕嘆一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實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就是直接對喬巴山使用火攻,直接上猛火油的那種,燒完喬巴山之後就直接轉道,要麼向西直攻瓦剌,要麼向東消滅兀良哈。   但這隻是他個人的想法,而且他也不是能做主的人,真正能做主的人是朱棣。   站在朱棣的角度,需要思考的要更多,包括怎麼樣才能降低大明的消耗,怎麼樣才能讓大明既占著仁義的名聲又能消滅草原的威脅等等。   所以,滅掉福餘衛和泰寧衛,讓朵顏衛更加聽話,這是朱棣決定的,是他利用草原勢力製衡草原的常用做法,就如同當年資助瓦剌對抗韃靼一樣。   如果按照朱瞻墡的想法來,最終可能產生朱棣認為無法接受的後果。   想到這裡,朱瞻墡的心突然冷了下來。   他之所以主動請纓,接下這個可能會被萬人唾棄的差事,除了因為當初他的大哥朱瞻基對他的保護,還因為他自己。   兩世為人的他,知道太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雖然從未說過,但他的確曾想過如今上天給他機會,他要不要為漢人,也為種花家改寫歷史這種事情。   比如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去滅倭,甚至去滅掉那八國的強盜。   但在今天之後,朱瞻墡卻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桎梏,如今的他無法突破這個桎梏,比如眼下的草原。   毫不留情的大開殺戒,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被儒家文化深深影響的大明,太難以實現了。   如同水中月,鏡中花。   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