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聽話和不聽話的狗(1 / 1)

對於天上人間,朱瞻墡很是熟悉,甚至可以說沒人比他還熟的了。   倒不是朱瞻墡經常來,而是因為天上人間本就是他的產業。   不然,這天上人間客當不起順天府其中一最,畢竟錢權不分家,光有錢沒有背景,在商業中也是走不遠的,更走不高。   ……   “殿下,來的匆忙,沒有提前準備,還望殿下恕罪。”   桌上,李承佑躬身給朱瞻墡倒酒,同時討好地說道。   “這人間酒樓是順天府酒樓之最,很多菜品都需要提前預定,實在是沒有辦法。”   “無妨。”朱瞻墡擺了擺手,端起酒杯淺啜一口。   “聽我父親說,你有事找我?”   “嗐……”李承佑聞言笑著說道。   “不怕殿下您笑話,您不是剛剛就任市舶司提舉嘛,而在下是朝鮮的使臣,如果在下以後不出什麼意外,跟市舶司打交道的次數多著呢。”   “在下自知沒什麼能幫得上殿下的,也自知自己是個俗人,沒有殿下您高雅的興趣,就隻能盡可能的讓您舒心了。”   “哦?”朱瞻墡聞言眉頭一翹,臉上泛起了一抹笑意。   “我這幾天也見了一些使臣了,不過你和他們倒是完全不同,上來就說這些大俗的話,倒是有點兒意思。”   “嗐!殿下您這話說的。”李承佑笑著奉承道。   “您是天家貴胄,自幼就接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下怎麼可能跟您比呢?”   “在下是認為,再怎麼好的生活也總是有膩的一天,所以就想著不如帶殿下您體驗一些不一樣的,興許能讓您滿意呢?”   “當然了,這隻是在下拙見,我們朝鮮的忠寧大君給您準備好了禮物,在人間酒樓宴請您隻是在下自己的行為。”   “嗯……”朱瞻墡聞言點了點頭,但嘴角的笑容卻帶著幾分嘲諷的意味,隻是隱藏的很好。   “你們的忠寧大君我知道,雖然不是你們朝鮮太宗的嫡長子,但幼年時好學不倦,繼位後又親政守成,當得是不錯。”   “隻不過啊……”   “啊?”見朱瞻墡話隻說一半,又意有所指,李承佑頓時緊張了起來。   “沒什麼。”朱瞻墡聞言微微搖頭。   “有些事情是說不清楚的,這個的話你們的忠寧大君想來已經深有體會了,你可以告訴他,以後若是遇到事情,倒是可以來大明求助。”   “呃……”李承佑的表情僵了一下,但還是勉強笑著回道。   “多謝殿下好意……”   “嗯……”朱瞻墡也不管李承佑有沒有聽懂他話裡的意思,徑自起身說道。   “今日謝謝你的招待了,不過市舶司還有一堆事情等著我,既然無事,那我就先走了。”   “另外,如果沒有事情還是不要打擾我了,我這個人不是很喜歡忙中抽空去做別的事情。”   “最後……”   朱瞻墡說著俯下身,雙手按在桌麵上,輕聲說道。   “方才我說的話,一定要傳達給你們的忠寧大君哦。”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李承佑訕笑著回道。   ……   走出人間酒樓,朱瞻墡回頭看了一眼,嘴角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很多人都覺得,從洪武末年到天順初年的這段時間,大明可以說是一團亂麻。   從建文削藩到太宗靖難(朱棣最初的廟號是明太宗),從趙王下毒到漢王造反,最後還有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的爭鬥,可謂是亂成一團。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朝鮮也好不到哪裡去。   正如同席間朱瞻墡所說的那樣,朝鮮如今的國王並非是上一任國王的嫡長子。   朝鮮的上一任的國王是後世棒子稱之為太宗大王的李芳遠,李芳遠有十幾個兒子,按照漢人的話來說就是多子多福,但在初期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李芳遠的前三個兒子都是很早就夭折了,以至於在第四個兒子出生之後,李芳遠就將其送到了老丈人那裡。   這就是李芳遠的嫡長子,也是朝鮮最初的王世子李褆。   不管是中原還是朝鮮,後世都沒什麼人知道這個李褆,但在眼下這個時代,李褆的名字卻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因為前三個兒子都夭折了,所以李芳遠對李褆這個兒子很是疼愛,而在這個時代,作為從屬國的朝鮮,從立儲到登基,都是需要得到大明承認的。   因此,永樂六年,李褆這個王世子作為朝鮮使臣,前來大明朝貢。   當時因為兩國關係,也因為當時的李褆努力上進、謙遜有禮,朱棣很是喜歡他,親自為李褆作了一首詩,甚至還對其說了“朕猶爾父也”這種話。   就是這樣一個前期努力上進、謙遜有禮的王世子,但在後期卻成了荒淫無道沉溺於娼伎的無道之人。   而事實真的就是這樣嗎?不見得。   除了李褆,李芳遠後來還育有三個嫡子,分別是次子李補、三子李裪和四子李褈。   不知為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李芳遠對李裪最為偏愛,甚至可以說是溺愛。   從李裪出生到成年,他的兄弟們似乎是約定好了一樣搞出了很多的大事兒,先後順序分別是大哥李褆荒淫無道,二哥李補沉溺於佛法,鬧著要出家,最後是弟弟李褈作惡多端。   從始至終,隻有李裪清清白白,甚至可以說是模板。   要說這裡麵沒有貓膩,朱瞻墡是不信的。   而後,朝鮮也沒有好多少。   李芳遠對李裪的偏愛是值得的,李裪給朝鮮帶來了質的飛躍,甚至可以說是走向朝鮮自立的開端。   在此之前,不論是唐朝的新羅還是後來的朝鮮,棒子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庸,而李裪創造了韓文,開始發展自己的文化,打開了朝鮮脫離中原自立的開端。   但李裪的兒子卻一言難盡。   李裪死後,他的嫡長子李珦繼承了他的位置,但僅僅兩年之後就猝然離世。   李珦死後,其嫡長子李弘暐繼承了他的位置,然而李弘暐卻不過是一個傀儡。   在李裪死後,其嫡次子李瑈就開始圖謀篡位,李珦繼位近兩年就突然駕崩,李弘暐也隻是個傀儡,要說這裡麵沒有李瑈的謀劃,朱瞻墡是不信的。   如今的朝鮮還在起步階段,李裪剛剛繼位才三年多。   朱瞻墡想要把朝鮮牽回原來的位置上,讓他們繼續做大明最聽話的狗,從現在來說還是有機會的。   當然了,前提是他要廢掉李裪。   如果最後失敗了,那麼……   這麼說吧,不聽話的狗,朱瞻墡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