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很差嗎?不能說他強,也不能說他差,隻能說不見得他有多差。 朱棣一生共有四個兒子,但老幺朱高爔不到一歲就夭折了,剩下的就隻有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個兒子。 老大朱高熾神寬體胖,不說騎馬了,走路的時間長了都會喘,但他在文政方麵很是出色,不僅在靖難時替父鎮守北平,在其父登基之後更是多次以太子的身份監國。 後世有句玩笑話,說朱高熾是大明的常務副皇帝,這句話其實不是隨便說說的,所謂的永樂盛世,不說有朱高熾一半的功勞,但三分之一是肯定不止的。 老二朱高煦,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個莽子,是典型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他在武事方麵功勞頗高。 靖難之役時,他隨其父四處征戰,先後三次救朱棣於生死存亡之際,以至於後期朱棣甚至萌生出了易儲的想法。 不過,易儲之事,最後被當時的兵部尚書,也是靖難的第二功臣金忠勸住了,但即便如此,還是埋下了以後漢王謀亂的禍根。 老三朱高燧,可以說是三兄弟中最不出色的人了,但所謂的出色不出色,那也得看你跟誰比。 一個正常人,如果跟傻子比,那肯定是贏,但如果跟天才去比,那自然是比不過的。 朱高燧這人算是中遊偏上,他也不是沒有功勞,比如朱棣定下遷都之策時,就是朱高燧奉命前往順天府。 從永樂三年到永樂十九年,整整十六年的時間,他統轄順天府乃至大明北方邊陲的所有事務,從未出錯。 但正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文政不如大哥,武事不如二哥,甚至在朱棣看來,這個三兒子在為大明犧牲奉獻的精神上都不如朱瞻墡這個孫子。 如今,朱高燧更是犯下了弒父謀逆的大錯…… …… 看著錦衣衛將自己的弟弟帶走,朱高熾輕輕地嘆了一聲。 他熟讀史書,自然知曉歷朝歷代有多少人為了那個位置反目成仇,甚至是手足相殘,但他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事有朝一日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咳咳咳……” 一陣急促的咳嗽聲讓朱高熾猛地回過神來,趕忙沖到床前,給正在劇烈咳嗽的父親梳理氣息。 “沒事……”朱棣咳了好一會兒還緩過勁兒來,帶著幾分虛弱地靠在了床邊,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 “天色也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怕是有陣子不能處理政務了,這段時間還得你撐著。” “老三的事,別怪爹心軟,他到底是你的弟弟,是爹的兒子……” “爹您說的是哪裡的話。”朱高熾聞言趕忙說道。 “老三就是一時之間鬼迷了心竅,他骨子裡不是個壞人,讓他冷靜冷靜就好了,您別生氣。” …… 朱棣沒有說話,隻是比起了雙眼,臉上露出了些許欣慰的笑容。 大兒子通情達理,不管是不是裝的,但最起碼他有這個心,這就足夠了。 “回去吧。”沉默良久之後,朱棣再次開口。 “這件事就不要張揚了,咱們自家人知道就行了,至於孟賢等人就交給錦衣衛處理吧。” “是……” …… 乾清宮漸漸地安靜了下來,皇帝病倒的風波似乎也開始漸漸平息。 但是,真的能平息嗎? …… 永安街。 作為京城四條交通主乾道之一,永安街不比長安街,在那裡居住的非富即貴,甚至就連趙王朱高燧的趙王府都坐落在長安街邊。 但是永安街也就是比不過長安街罷了,能在永安街居住的,也都不是一般人。 徐府。 徐亨看著手中的密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人的一生,很多時候都會因為你的一個決定讓你未來的路產生極大地變化,甚至可以完全改變你的人生。 作為勛臣後裔,徐亨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自己的祖父是靖難功臣,不僅如此,還是靖難所封伯爵十四人中的第一。 但是,徐亨知道,有些事情是做不得的。 …… 深夜的京城,寂靜如水,除了偶有五城兵馬司巡邏的腳步聲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聲音。 可就是在這樣極盡寂靜的時候,一個人被五城兵馬司護送著,朝著皇宮而去。 …… 慈慶宮,文華殿。 皇帝病倒,公務本就堆積在作為太子的朱高熾麵前,可朱棣因為病了不能處理公務,朱高熾就能因為公務而不去關心自己的父親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公務也就堆積了起來,以至於哪怕是到了深夜,他也不得不熬夜批閱奏折。 “啟稟殿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安靜的文華殿中,突然響起了人聲。 “嗯?”朱高熾抬起頭看向門口,顯然是十分意外。 “殿下,五城兵馬司遣人來報,說是興安伯有要是稟告,據說關係到我大明的穩定和安危。” “興安伯?”朱高熾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過神來,表情也變得嚴肅。 “宣。” “是!” …… “微臣徐亨,拜見太子殿下,殿下福壽安康。” 一進入文華殿,徐亨就跪在地上,叩首行禮。 “免禮。”朱高熾擺了擺手。 “五城兵馬司說你有要事稟告,還說關係到我大明的穩定和安危,可有此事?” “回太子殿下,微臣不敢妄言,更不敢欺君。”徐亨直起腰,伸手入懷,掏出了一封信,雙手呈上。 “啟稟太子殿下,陛下病重翌日,有人將這封信送到了微臣家中,說是隻要能夠送到漢王殿下手中,就可保微臣被再次重用,甚至是位極人臣。” 朱高熾聞言頓時正色了起來,對著身邊的內侍擺了擺手。 內侍快步走到徐亨的麵前,將信件拿走,轉呈到了朱高熾的麵前,然後快步退開了一段距離。 在宮中做事,除了要回察言觀色,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力見兒,要通過話語甚至是情勢來判斷自己該處於什麼位置。 涉及到皇帝病重一事,哪怕他是太子的貼身太監,聽了怕是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很顯然,隨著朱高熾表情的變化,說明了這個內侍的選擇有多麼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