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逛街(1 / 1)

夏祇 希厘 3333 字 2024-03-21

姚清很慶幸,先前在與陳立交代行程時,收集了一些散碎黃金當做盤纏,否則這時候可要坐蠟了。   吃什麼?雖說可以辟穀,但他一時還不能習慣。   住什麼?難不成要當流浪漢?   總不能真去白家應聘當雜役吧?再上演一處最強家丁的戲碼,那豈不是要被葉姝笑死?   所以姚清很慶幸,有錢就好辦事,沒見眼前之人對他的態度都大變了嗎?   槐江城雖無城墻,但有城門,城中自來就沒有朝廷的力量,據矮胖老者所言,這座城本身就是由無量宗人建立,此地遠離安西城,屬不屬於西州都兩說,更不要說朝廷力量進駐了。   “不怕馬賊或城中之人作亂?”姚清好奇道。   “馬賊?什麼樣的馬賊敢在仙家眼皮子低下搶劫?老朽可以說,無量山方圓數千裡範圍之內,沒有任何馬賊存在。”矮胖老者不屑道。   這倒也是,修士可以禦空飛行,瞬息而去,瞬息而回,那些作奸犯科者確實沒有什麼生存的空間,姚清暗暗點頭,這倒是一件好事,也有利於促進商貿繁榮。   “至於城中秩序,自有白趙兩大家族維持,如有不公之事,也可前往無量山外門申訴,所以我槐江城向來風氣極佳,就是那兩大家族亦不敢太過分。”矮胖老者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以最高仲裁者麵目出現,自能吸引一大波人心,但僅限於槐江城,廣闊西州的其他地方,卻無法顧及,沒那意願,更沒那精力,姚清暗暗嘆了口氣。   兩人隨意而逛,矮胖老者倒是個實在人,每到一處都盡心盡力介紹,從馬市到集市,從集市到街巷,從街巷又到工坊,雖是走馬觀花,姚清還是看出了不少門道。   這槐江城至少經歷了五次以上的擴張,就是那白趙兩家的大宅子也是第三次擴張時才出現,最後一次擴張應該就是在三十年前,那城市最外圍的一圈茅屋或土屋。   城中人口成分也極為復雜,除了龐大的行商外,常住人口既有中原人,也有西邊的蠻子,甚至還有自稱是從海外而來的行客。   眼看天色近晚,姚清在看完城南田地外,並沒有去酒樓,而是在老者的建議下,租了一件獨棟小院,靠近城東,極為清凈,深得他意。   姚清並不著急,現在自己已經與無量宗扯上了某種聯係,隻要自己在此一日,帝都就不需要擔心,無人敢明目張膽對付王府。   是以他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思考一些事情。   如此半個多月,姚清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四下觀摩,不是在逛街,就是在逛街的路上,各種茶舍飯館都有他的身影,等到陳立等人風塵仆仆到來之時,他對槐江城也有了更為細致的了解。   總體來說,這是一座移民之城、商業之城,糧食本地雖有種植,但至少還有一半是從夏州或西邊蠻地運來。   城中官方力量比姚清想象中更為強大,表麵上來看是由白趙兩家共同成立,具體利益劃分卻不得而知。   利益的大頭在於度支司,無論是自中原而來,還是西邊而來,都要在度支司被抽走一成,此地是中原通往西邊的唯一通道,可想而知這中間的利益有多大。   這些利益在姚清探訪中,應該大部分都歸於無量宗,主要是衣食住行和各類物資,由白趙兩家張羅,反而他們兩家自身所留並不多。   不過也說得過去,無量宗順手保障了通道安全,間接維持了秩序,拿走一部分利潤無可厚非。   “那其他宗門呢?沒有了地利之便,又靠什麼?”姚清暗暗思量,其實上古四宗不用多說,都是處在極為偏遠之地,五大宗門才是真正應該關注的重點。   最讓姚清意外的是,白趙兩家擁有大量工坊,專門生產一些日用之物和中原特有的物品,除了把最優質的一部分上貢給無量宗外,大部還是流向西邊。   最令他驚喜的是,這些工坊生產一種刻有神秘符文的物什,看樣子應該是從無量宗流傳出來的一些殘缺陣法或陣符,沒什麼特定作用,隻是泛著某種神秘氣息,竟在中原和西邊大受歡迎。   “可惜,無量宗沒人對這方麵感興趣,若是有一二具備一定修為的人專門從事這方麵研究,或許能發展出一些具有實際功效的陣符,從而借助天地元氣發揮某種功能,讓普羅大眾也體驗上元氣妙用。”   這是一個萌芽,是一個可能永遠都不會長大的萌芽,姚清有點遺憾,又有些感悟,心中似乎隱隱出現了一道靈光,卻怎麼也抓不住。   而那矮胖老者所說的拜師,姚清仔細打聽了,不過是無量宗的外門弟子,所謂外門弟子,雖然會教授一些最基本的修行之法,但本質上還是一種雜役,隻有表現出極為突出的修行天賦,才會被收至內門。   至於真傳弟子,比如像葉姝這般,都是由傳法長老遊歷天下時尋到的頂尖天才,打小就會在山上學習、修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一步步成長,最終成為頂梁柱。   “還真不能比,相對於他們來講,自己連野路子出身都算不上。”姚清搖搖頭,感覺很微妙。   這些宗門,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層級分明的私學,因為掌控了強大力量,所以才有些不同。   與前世古代相比,完全顛倒過來了,私學昌盛,壟斷著知識,官學反而無法發展。   知識傳播在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初期,還是在上升期,或者是成熟期,理論上來講,官方永遠占據著優勢,難不成到修行上就顛倒過來?   姚清陷入深深的疑惑中。   也就在這時候,陳立等人趕到,姚清隻得先放下心中疑惑,找到那矮胖老者,又租下兩座院子,才算把他們安排妥當。   早在出夏州之前,姚清就讓陳立把大部分人馬都遣散,隻餘五六人。   他們幾人可以說都是王府心腹中的心腹,姚清又有“因果視界”,自然很放心,是以一安排好,就趁此機會重新為他們梳理修行之法。   他們大部分隻在“聚氣”前後,甚至都沒有經過“天人感應”,隻有陳立一人最近才進入“合氣”之境,所修之法均為大衍神宗殘本或其他不知名道法,資質說實話也平平無奇,姚清隻能盡盡心意。   世俗裡對修行的認識終究太過淺薄,連如何鑒定資質都無法做到,隻能以殘缺之法廣泛撒網,自然事倍功半。   至於自己修為來歷,他也不多說,隻說自己得到了某個隱秘傳承,其他方麵、還有與無量宗之間的關係,都由得他們去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