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出使(1 / 1)

夏祇 希厘 3379 字 2024-03-21

姚清問過後,才知道廖玉傑之父對推演陣紋沒任何興趣,就偷偷跑出去,還受到一位神秘之人資助,帶人多次遠赴海外探訪散修,否則他又從哪裡知道這些事。   不會是大司徒他們資助的吧?姚清暗暗納悶,覺得世界有點小。   可惜最後一次出海,遇到大風暴,沒能逃出來。   此事姚清不清楚,在王府卻是有備案,榮王當時就知道背後所托之人的身份,更能想到出海的目的,除了囑咐安全外,其他也就聽而任之。   “節哀!”姚清拍了拍廖玉傑的肩膀。   “為心中事業而死,無憾!”廖玉傑端著大茶杯,神色一點變化都沒有。   父親當年離開後,為了家人的安全,就再也沒回來過,跟家人聯係也是通過王府情報係統,若說不想,自然是假的,隻是不能表現出來。   祖父說了,男子就要堅強,要成熟,喜怒不形於色。   姚清沒有說話,給他的杯子裡加了加熱水,這才問起道法上有什麼難解的地方。   很快,一天就過去。   從帝都傳來兩個消息,一個是供奉院的正式成立,以宮中供奉為首,廣納天下修士,護持大虞,雖然剛開始,暫時並無多少修士加入,但至少架子已經搭了起來。   按照大司徒的計劃,等散修聯盟成立,等到郭一陽、五湖道人他們再次返回,甚至直接與散修聯盟建立某種聯係,那時候才是供奉院真正大放異彩的時候。   另一個消息就沒那麼令人舒服了,大司禮曾如海帶著一支龐大的使者團正式出使鬼王宗、淩霄宗、無相宗三宗,本來還有金剛宗和同屬五大宗門的八極宗,不過金剛宗以宗門另有要事而拒絕,八極宗遠在東南,與此行方向想悖,隻得作罷。   至於上古四宗,虞朝直到現在都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聯係溝通渠道,似乎上古四宗在有意無意地排斥著這一點。   其實主要是太遠了,對凡人來講,一來一回就得數個月甚至一年,這次出使還是很早之前就定下,一直拖到現在。   此次能成行,也是皇帝與宗佑棠各退一步,不再提及國師之事,隻為重申朝廷態度,進一步融洽雙方關係。   說來好聽,本質上還是在向宗門退讓,重點是安撫鬼王宗,修復因夏州之戰帶來的裂痕,希望能保持住眼下的太平。   不過姚清想了想,虞朝眼下所為,倒也沒錯,力不如人,隻能這般小心翼翼,也是皇帝尚未丟掉全部心氣,還保持著皇帝本身的尊嚴,有宗佑棠等人在後邊強行頂著,否則真有可能任人予求予取了。   君不見前世的大清,麵對同樣氣勢洶洶的帝國主義,說出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名言嗎?   虞朝至少還在努力,或者說還在掙紮,用皇帝自認為正確的法子掙紮。   姚清遙望帝都方向,良久無言。   “老師可是在擔心那些宗門?”廖玉傑不知何時又抱著他的大茶杯來到跟前。   旁邊的院中,陳小柒陷入“無我印”中而不可自拔,廖玉傑則不同,也不見花費多少時間修煉,東看看,西逛逛,感覺比姚清還要清閑。   可無人敢小覷他,因為他的修為總能跟上陳小柒,遠超其他人。   “宗門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我們做好自己的事即可。”姚清笑道。   廖玉傑點點頭,確實沒什麼好擔心的,力量對比太過懸殊,根本無法影響到對方絲毫,還不如盡力做好自己的事。   “老師可是與皇帝做過某種交易?”此次出使廖玉傑也知道,心中甚至還有點不屑,有老師這麼大一條大粗腿,皇帝竟然舍近求遠,非要找那些宗門?   反過來說,道院平平穩穩建立,朝中亦無任何反應,自己這些人第一次光明正大走在陽光下,龍隱軍都毫無動作,不是說皇帝放過了他們,而是皇帝從老師這裡得到了更為重要的東西。   姚清也不瞞他,便把前因後果全部說與他聽,這個弟子很妖孽,不僅僅表現在道法上,更表現在方方麵麵,姚清希望他成長的更快一點。   “老師帶給皇帝的壓力太大了,他不得不另想辦法。”廖玉傑聽完,想了想出聲道。   “這是沒法子的事,沒有那麼多時間慢慢扯皮。”姚清又豈會不知,無論是剛回來的高調,還是無為宗的存在,無論是自身的修為,還是輕而易舉就拿出來的《萬法綜述》,皇帝壓力不大才怪。   隨時都能憑武力取而代之,還特麼宗室出身,是個皇帝都會寢食難安。   “老師為何不自己當皇帝?”廖玉傑好奇道。   “這不是誰當皇帝的問題,而且現在的虞朝也經不起一次動亂。”姚清輕笑,說實話他有點看不上虞朝這點家底,糾纏的利益太過龐大,難不成先要來一次大屠殺?   況且名不正言不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很難服人,他自己也沒那個心思。   關鍵點是在修士身上,能解決這一點,世俗一切都好說,不能解決這一點,在世俗折騰再多也是白搭。   所以他寧願默默建立道院,慢慢夯實根基,比其他都強。   “老師說得對,其實我跟朱秀才也討論過,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隻要老師能在前麵頂住壓力,總歸會慢慢趕上去。”廖玉傑覺得姚清已經為他們補上了最大的短板,那就是道法與高手,否則他也不會有此信心。   《道法》雖中庸,但並不簡單,這一點旁人看不出,廖玉傑卻一清二楚,而且還有“眾生印”、“無我印”的精妙,還有姚清偶爾露出來的包羅萬千的神通,這才是道院真正的底蘊。   至於姚清修為,他也不妄測,老師既然有信心,那就證明自有手段對付來自於修士的壓力。   有此兩點,便是發展之基,即便沒有皇帝的支持,沒能如老師所言,整合天工別院和虞朝所有超凡力量,他們一樣能從零成長起來。   姚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朱秀才除修為次了點外,其他方麵都能獨當一麵,可以多和他交流。”   廖玉傑點點頭,道院除了他們師徒三人外,其他也就是陳立、朱秀才、蕭義等寥寥數人能讓他多看一眼,人還是太少了。   “陳立派出去前往各地搜尋孤兒浪子的人也有一段時間了,但願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姚清有些期待。   廖玉傑聞言,也跟著期待起來,隻有更過的人,才會有更多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