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起源之探(1 / 1)

夏祇 希厘 3349 字 2024-03-21

“晚上講法後授你們‘無我印’!”姚清笑道,“眾生印”有《道法》的基礎,修行快慢某種程度上還做不得數,正好看看他們對“無我印”的修行。   而且,兩人修行的側重點也不同,陳小柒更注重神通威力,廖玉傑則喜歡拆分,去研究神通運行原理和改進方向。   這種特質反而讓姚清更為看重,也有意無意教他一些前世研究學問的理念,反倒讓廖玉傑心中愈發崇敬,感覺老師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樣,所站的層次都要高無數倍。   哪像旁邊的粗人,就知道打打殺殺,一點文化都沒有。   別看他們隻在暗中為王府推演陣紋,實則這中間涉及到的知識可多了去了,不僅僅包括對元氣的理解,基礎符文的發現與原理,還有數字方麵的推演等等。   可以說,此地除了老師能讓他心服口服,其餘人沒一個他能看上,陳小柒隻能勉強算半個,至少不笨,能跟得上老師和自己的步伐。   日子一天天過去,帝都平靜無事,姚家莊則熱火朝天,道院愈發有氛圍,眾人修為穩步提升。   不過話說回來,姚清雖然稱這裡為道院,但實際算起來更多像個小宗門,還是草臺班子的那種。   對此他暫時無可奈何,人太少,除修行外,缺少能擔起的一個前進方向的天才,廖玉傑算一個,陳小柒算一個,其他人還不行,能做到亦步亦趨就不錯了。   隻能等進一步發展後再進行改變,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培養班底,為將來做打算。   姚清按捺住心緒,把道院交給陳立和朱秀才兩人,陳立素有威信,朱秀才心思縝密,正好互補。   安防問題則交給了蕭義,別看蕭義生著一副極為漂亮的大胡子,實則心狠手辣,正適合這份工作。   蕭義自然大喜,專門挑了不少人組成數個小隊,負責不同區域。   本來其他兩個州的大統領對他就不服氣,原本三人地位相當,現在倒成了手下?   蕭義二話不說,拉著兩人去談了一次心,回來之後三人就成了好兄弟。   據暗中偷窺的陳小柒說,場麵一度很激烈,三個大漢之間的較量,讓他都有點手癢。   姚清笑罵了他一句,算是真正放下心來。   不過他除晚上講法和給廖玉傑、陳小柒兩人開小灶外,似乎已經沒多少事可做,特別是白天,有點無所事事的感覺。   姚清四下亂轉,來到陳府原先書房所在,竟發現此地藏書還不少,而且大都與修行、修士有關。   “他們真是有心了。”姚清笑道,原本隱支化陳,上有王府支持,下有虞朝第一支超凡力量,理論上來講應該越來越強才對,甚至爭氣一些,成為虞朝地下的無冕之王都有可能,可惜不知怎麼就給跑偏了。   姚清搖頭嘆息,隨手拿起一本《宗門源流》看了起來,這本書跟他原先在學宮博雅樓看到的還不同,學宮那本記錄的更多是九大宗門和大衍神宗,這本則不同,並非是專人著述,而是對史書上某些內容的摘抄。   姚清發現,歷史上關於修行的記載都比較零星與瑣碎,但不是沒有,似乎從側麵證明虞朝之前,修士都是出世的。   五大宗門建立在數百年之前,幾乎跟虞朝建立是前後腳的時間,而全麵乾涉世俗的正是五大宗門。   這背後的東西就很令人玩味了。   姚清又花費數天時間翻看其他書籍,發現前朝史書中對上古四宗的記載也很莫名其妙,似乎一直能追溯道數千年前的上古蒙昧時代。   既然是蒙昧,修士又是如何誕生的?按理說,應該先誕生修士,才會誕生宗門,但根據史書上的記載,現實似乎顛倒了過來。   是史書不準,還是這個世界本身就不簡單?   姚清陷入沉思,沒發現廖玉傑抱著他的大杯子走了進來。   “老師對修行史感興趣?”廖玉傑看到姚清手中的書籍,便暫時壓下自己道法上的一些疑惑,出聲問道。   “怎麼,你之前研究過?”姚清回過神來,好奇道。   “翻過一些資料,也托王府情報係統搜尋過。”廖玉傑想了想,“世俗間的資料很少,官方史書上的記載也很少,可能隻有上古四宗才有真相。”   “真相?”   “據我推測,修士界應該經歷過兩次大變!”   廖玉傑個子不高,一副娃娃臉,經常還一副嚴肅的表情。   姚清感覺應該再給他配一副眼睛,然後伸手往上一推,鏡片反射出可以亮瞎狗眼的光芒,那就更有感覺了。   “這從散修的流向便能推測出。”廖玉傑沒有注意到姚清的神色,“大約在五百多年前,五大宗門和大衍神宗建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散修卻從中原幾乎絕跡,這代表了什麼?”   姚清聞言,頓時鄭重起來,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問題,上次大司徒便提及過,散修應該是被人趕出海外,不過兩人尚未來得及深入討論。   “五大宗門如何建立?不可能一夜間就無中生有,他們是強大散修建立?為何又把屠刀舉向散修?亦或者,他們根本就與散修沒有任何聯係,否則怎可能在那個時間點,突然冒出那麼多宗門?”廖玉傑道。   “你覺得這背後另有機巧?”姚清問道。   “散修絕跡的背後必然是一場大變,源頭肯定與五大宗門和大衍神宗的建立脫不開關係,但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卻無從得知。”廖玉傑有些遺憾道。   “當年修士遠離世俗,這麼多年過去,自然不會有多少記錄留下,不過上古四宗高高在上,想來應該洞若觀火。”姚清出聲道,他甚至覺得三十年前那一戰肯定也不是自己知道的那麼簡單。   “其二,散修大規模出海,還有一個時間點,就是在上古之時,具體緣由已經不可考,但不妨推測一下,大規模出海,絕無可能是自願,隻能是被逼無奈,會不會與上古四宗有關?”   “你覺得宗門建立必然會引起某種殺戮?”姚清問道。   “天心難測,因果上的東西也很難說。”廖玉傑有些不確定道。   姚清搖搖頭,沒有說話,他自己掌控“因果視界”,可以肯定跟這方麵沒有什麼關係,總覺得還應有其他因素才對,否則好多事情都說不清楚,可惜兩人知道的信息太少,也無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