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天工別院的選擇(1 / 1)

夏祇 希厘 3100 字 2024-03-21

姚清領著王府眾人,在暗衛護持下快速西行。   道院學子則五人一輛馬車,墜在後麵,與王府涇渭分明。   這也是姚清故意為之的結果,道院是道院,王府是王府,互不乾涉,免得將來互相侵襲,要麼道院淪為王府的附庸,要麼王府被道院同化,哪一種都是他不想看到的,二者在他推演的未來中,各有所持,缺一不可,自然要避免那種情況的發生。   眼下陳立統一調度王府一切事宜和西行的整體安排,朱秀才隻負責道院,兩人一前一後,配合默契,雖然比不上當初宗佑棠西征時的法度森嚴,但也算井井有條,至少沒耽擱行程。   此次西行,王府也隻有身在帝都的人跟著,其餘散落在各州的產業與人手依然按兵不動,姚清有兩方麵的打算,一則在之後的時間內慢慢轉移,二則同時把一部分人轉到暗處,作為信息節點,否則他們遠在夏州,可真就成瞎子了。   雖說“顯聖”之後神念可以瞬息千裡,所到之處一切都無所遁形,但不到“分識”,識海所能承受的信息依然有很大的限製,神念也不可能無窮無盡,即便到了“分識”,天地間龐雜的念頭侵染下,修士也不敢真個大意,搞不好識海就會崩散,徹底失去意識。   除非達到“成神”之境或者煉虛元神,才不虞有此風險。   所以對姚清來講,世俗的情報係統還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麵就是道院,令姚清比較欣慰的是,此次西行,道院無一人退縮,數十名學子全部跟在後麵,而且他們或多或小都開始了修行,體內有真氣,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隻是並不為外人所知。   姚清心裡想著這些事,絲毫沒有放鬆前行的速度,好在陳立當時準備西行事宜時,已經對所有馬車進行了改造,以靈晶之液銘刻陣紋,可以進一步提高馬車的穩定性與減震能力,如此才能保持住必要的速度,跟得上騎行。   當然前提得在馳道上。   很快數天就過去,姚清已經遙遙看到了麓山的影子,天工別院就要到了。   “也不知詹知行是個什麼態度。”姚清揮揮手,讓隊伍的速度慢下來,心裡不由想道。   去年路過天工別院,他就在暗中留下了趙嶽這枚棋子,從內部影響天工別院,之後又時不時通過宗佑棠與對方以信件來往,互相交流一些對天下、對修士、對未來走向的看法。   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一種影響,隻是姚清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作用了。   原先不過是一枚閑棋,想得是給將來文明躍升打造基礎,眼下就比較關鍵了,獨立於夏州,缺人缺錢缺一切東西,這當中人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王府與道院雖有不少人,但相對於龐大的夏州來講,遠遠不夠。   天工別院則不同,首先具有完整的架構,如果能並入道院之內,姚清便能在一夜之間就擁有一支足以堪當大任的後備力量。   最為關鍵的是,天工別院正在進行的一些研究他很看重,也不想這些東西在虞朝被白白浪費掉,是以很希望能拐走一部分人。   想必詹知行應該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就看趙嶽這一年來的成果了,能否結合自己交給他的一些見識引領眾人,能否把這種優勢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   畢竟單純從現實來講,跟著王府去夏州無疑是下策中的下策,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姚清的修為,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背後有元神,即便有元神又如何,當年大衍神宗不比此刻的他強大無數倍?   “希望能盡量多吸引一些人。”姚清暗暗思量,提前派遣蕭義過來摸摸底,便是為了此時親自出馬去說服看中的人。   姚清深吸一口氣,做好在此多停留幾天的準備。   他轉頭吩咐了一聲,讓眾人慢慢前行外,自己一馬當先,忍不住提起速度,打算先過去看看情況。   身邊的景象不斷快速往後退去,姚清正想著待會該怎麼跟詹知行開口時,忽然一抬頭,就看到天工別院的大門下,站著兩人,一人是詹知行,另一人則是位年輕人,麵容黝黑,平平無奇,身姿卻極為挺拔,氣質不俗,不知是誰。   “他們是在準備迎接什麼人?”姚清神念一展,方圓千裡之內除了自家人外並無人朝這邊而來。   “大司空這是?”姚清幾步趕到跟前,翻身下馬,忍不住問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自然是在等小友。”詹知行笑道。   “???”姚清有點不解,蕭義提前到來,詹知行知道自己會來不意外,但也沒必要過來迎接吧?   “這是老夫最得意的弟子孫宇,天資聰穎,眼下已經‘合氣’大圓滿,不日就能進入‘化氣’。”詹知行並沒有急著解釋,而是先行給姚清介紹了一番身旁的年輕人。   “見過世子!”年輕人不卑不亢拱手道。   姚清眼睛一亮,點了點頭,在虞朝,能夠以當年大衍神宗留下的殘本修行至“合氣”之上,都極為了得,不過他眼下也沒心思多說什麼,重新把視線投向詹知行。   詹知行沉吟了片刻,看著姚清的雙眼道:“小友此去夏州所為何?”   姚清聞言,一時間有點不明白大司空的意思,雖說“顯聖”之後凡人的想法便無所遁形,但姚清一直很自覺,知道人性的復雜,從不會去窺探旁人內心。   況且這種事對修士來講也未必就是好事,神念很容易被汙染,識海一旦摻雜了灰塵,便很難清除,而這種灰塵,則是入魔的征兆。   王府此行外封夏州,大司空不可不能不知道,姚清真正的目的,有蕭義提前到來,他也不可能不知道,但還是問了出來,那背後所代表的東西就很耐人尋味了。   姚清想了想,道:“大司空,曾經有位我很尊敬的人說過一句話,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詹知行喃喃自語了一聲,良久又道,“那小友又想要換什麼樣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