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電影開拍(1 / 1)

電影要講的故事很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   抗戰時期,汪偽政權的一名高官被暗殺,鬼子要徹底搜查抗日地下組織,從此就引發了一係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風聲》改編自作家麥加的同名作品,有原著在,故事的設定,以及人物設定,主要矛盾情節,基本上都已經完整了。   再改編成劇本,相對而言,就沒那麼復雜。   不過拍電影和寫小說還是有一些不一樣,小說裡的故事,肯定是按照時間線來發展,可能有順序著寫的,可能有倒敘,甚至可能還有插敘。   但是不管怎麼個敘述法,都有一個不變的邏輯鏈條在,那就是時間排序。   而拍電影的成本,明顯要高過寫作,所以按照寫作的方法來搞,成本肯定就飛了,而且效率也提升不起來。   劇組開支,比較大的成本,就是布景。   所謂布景一詞,最早來自於戲劇,講究的就是個舞臺裝飾。   表演需要營造一個特定的環境樣貌,用來襯托主要角色和內容。   當然,這是戲劇舞臺劇的要求標準。   放到電影裡,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   就電影《風聲》而言,場景並沒有特別復雜,也沒有特別多。   但是每個場景的布置,也著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比如,需要在大連這邊拍攝的外景,在電影裡出現,可能也不過就短短的十幾分鐘,甚至還有可能更短。   即便如此,該有的硬件設施,也一點都不能馬虎。   電影裡的裘莊,在小說裡的設定,是一座位於西子湖畔的豪宅,宅子的原主人裘老爺富甲一方,直到被日偽機構占據時,裘莊仍然保留著富麗堂皇的原貌。   就光這個設定,就挺難搞。   而且電影也隻是根據原著,選取其中一個部分的內容,進行影視化再創作,也不一定就非得按照原著來拍。   實際上,大多數的影視作品,都或多或少在原著上,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改。   按照餘華老師的說法,隻有笨蛋才會忠於原著。   如果電影完全忠於原著的話,那導演豈不就是“擺設”,一個導演連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又何談創作。   就這樣,裘莊就從西湖邊上,搬到了山頂。   而且還在隔著懸崖的兩個山頂上,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中間隻有一座石橋連接。   一開始的時候,高群叔也不是沒想過,能不能找到這麼個地方,直接實景拍攝就好了。   可是堪景導演跑了國內小半個山頭,根本就沒找到合適的地方。   沒辦法,乾脆就找個懸崖,自己搭一個好了。   不過高群叔沒有“吟詩小達人”的魄力,拍個電影,就得建座城池,隻能搭出一個大概的模型。   用完之後,可能就要拆掉。   所以拍電影這事兒,基本不可能完全按照時間線來拍,得就著場景,盡量把在一個場景內需要拍攝的部分,集中起來,一次性全都拍了,然後再換下一個場景。   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節省成本。   大連這邊,基本上都是室外戲,主要集中在兩個部分。   第一就是一開始,五個人被押解進裘莊的時候,需要拍出全景的鏡頭,以及穿過懸崖之間橋梁的鏡頭。   另一部分就是電影發展到了中期,白小年已經死了,在室外海邊的露臺上,舉辦宴會的一個場景。   加起來劇組也沒有多少鏡頭要拍,而蔣博更是隻有一兩句臺詞,就是介紹一下發生地的信息。   不過就這,對於蔣博而言,基本上沒啥難度。   搞攝影出身,蔣博天生對鏡頭很敏感,不過敏感不是鏡頭感,而是對於在鏡頭裡,看到的畫麵比較敏感。   要是把人眼看到的景色視為全景的話,那麼通過鏡頭裁切記錄之後,展現在屏幕上的內容,可以視為取景框從全景畫麵中,裁切出來的部分。   對於一般人而言,即便是舉著相機,舉著攝像機,都很難把握畫幅,但蔣博有這方麵的天分,根本不需要借助機器,就已經可以在腦子裡,預覽拍攝之後的畫麵。   屬於人機合一了。   拍完一條之後,導演看回放,演員都帶著妝,下場休息準備。   蔣博穿的是一套西裝。   作為司令的侍從官,其實也就是小秘,白小年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就跟靠臉吃飯的人一樣,得保養好自己的臉蛋,不能輕易貶值了。   有一說一,西裝革履,以及製服什麼的,確實是加分項。   休息的時候,周訊笑著把胳膊搭在蔣博的肩膀上,頗有調戲的意味。   “小帥哥,沒想到你穿上這套西裝,還真有點民國風流才子的味道。”   “訊姐說笑了,要是說帥的話,還得是小明哥的那身軍裝,那是真帥。”   在男女關係裡,男性並不總是處於強勢的一方,也有被占便宜的可能。   目前蔣博就處於這種狀態。   也說不上占不占便宜,主要得看是誰乾的這事兒。   要是周訊這樣的美女,那可以說是調戲,但要是某些坦克富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就還是算了。   又不是什麼要命的事兒,為了點錢,蔣博還不至於。   至於鋼絲球什麼的,更是從來都沒想過。   黃小明還沒上場,就在旁邊看著,並沒有因為今天晚上沒有戲,就待在酒店休息。   《風聲》是華宜的大製作,即便是一個小配角,都請了一些腕兒來客串,作為男主角,黃小明自然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   以前排戲和拍戲的時候,隻要是劇組的主要演員,在沒有殺青離開之前,基本上都能做到就在現場,即便沒有自己的戲份,也還是堅持在現場。   一直跟著有利於了解劇情的拍攝,以及增強表演上的代入感。   跟在眾人身後往休息區走,還沒到,就聽到周訊在調戲蔣博,也順口調侃了一句。   “可千萬別這麼說,你沒來的話,我還能算是咱們劇組第一帥,但是現在你來了,你才是咱們劇組的門麵。”   江湖上一直都在盛傳,小明哥是靠著刷臉,才刷進了 96班,為了擺脫這個名頭,小明哥可沒少努力。   隻是越努力才會覺得越心酸,不努力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絕望。   努力了那麼多年,小明哥根本沒有擺脫偶像臉的傳言,反而越來越坐實了傳言,在偶像霸總的道路上,開始越走越遠了。   證明了那麼多年,仿佛隻證明了,這些年的謠言,確實是有道理的。   就跟“吟詩小達人”一樣,《霸王別姬》之後,也沒少拍電影,但是總結起來,就是在不斷證明著,當年的那部《霸王別姬》,仿佛就不是自己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