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上鉤了(1 / 1)

想做大,就得把握住核心資源,就影視這個行業而言,拋開傳統的核心資源——資金不談,其他的核心資源,一線明星肯定算是一個。   於東已經心動了:“我可以投資,但是華宜那邊,你得搞定,正在上市的節骨眼上,我可不想讓王家兄弟來找我拚命。”   “行,你放心。”蔣博答應的很乾脆。   也能理解於東的顧慮,生意場上,正麵競爭當然是合理的,但是背後狙擊這種商戰,就有點過了。   在華宜上市的節骨眼上,給王家兄弟上眼藥,無疑就是在斷人財路,跟殺人父母沒有太大差別。   不是於東怕王家兄弟的報復,而是國內的影視市場,並不是華宜和博吶的二元結構,把華宜乾倒了,贏家通吃,博吶就天下無敵了。   事實是,影視行業群雄割據,跟華宜開戰的話,博吶所要承受的代價,也是慘痛的,兩強相爭,便宜的都是其他公司。   於東要真是做了這買賣,才真是虧到姥姥家了。   不過於東不知道的是,就出來談事情本身,蔣博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暫時達成了一致,兩邊都很高興,於東主動又找了個話題:“你新拍的那個片子,準備怎麼發行?”   蔣博有點詫異:“師哥是有什麼想法?”   “等拍完了,能不能交給博吶來發行?”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你得找韓董談,片子是我的沒錯,但是大家都出了力了,我估計發行權會落到韓董的手裡。”   《驢得水》上映的事情,基本不是什麼問題,有中影在,蔣博基本上就沒有考慮過發行的事兒了。   沒想占便宜,該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跟私人關係無關。   掛著北影名字的片子,交給中影,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於東分析了一下,點點頭:“你要是沒意見的話,那我就找韓董談了,到時候韓董問你的話,你可得幫我多說兩句好話。”   說到底,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蔣博也明白,於東之所以這麼積極的想發行一部還沒影的片子,根本拉進,還是想拉進一下和學院派的關係。   老教授們平時看起來,就是幾個小老頭,但是在行業內部的學術評價問題上,以及審片,甚至政策製定上,都有一定的發言權。   舉個簡單的例子。   把藥價和醫療器材價格打下來的集采,其實最開始的原點,就是來自復旦的學術研究成果轉化。   基本道理都懂,把量做上去,集中帶量采購,議價權增強,就可以把藥品價格打下來。   但是有個關鍵的問題,每一種藥物的定價區間應該怎麼確定。   以往能夠看到的,都是在采購談判中,抽調各級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砍價的畫麵,但是起到決策性作用的,其實是各位代表麵前的信封。   裡麵有對應藥品器材的采購價格區間,這個就是決定最終采購,能否成功的決定性依據。   具體價格由誰來定?   說是有一個工作組,在背後提供數據支撐,實際上就是復旦公衛的陳 wen教授領導的專業小組,通過數據模型分析,來最後確定。   放到影視圈,老教授們的地位也是一樣的。   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實際上,一個個能量極大,可以左右行業發展的那種。   於東是沒機會了,隻能退而求其次,從蔣博這裡想想辦法。   片子出來,誰發行,蔣博其實無所謂。   中影有中影的優勢,博吶也不錯,在業內一直以能喝著稱。   再加上於東,本來就是中影搞發行出身,跟那些院線的老板,經常打交道,多少年的熟人了,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慣用套路。   蔣博也不戳破那點小心思,博吶能挺起來,也是他樂見其成的局麵。   時勢造英雄,市場競爭隻有亂起來,才有其他人進場的機會,不然的話,都跟三大運營商一樣,本質上還是沒得選。   咖啡館坐坐之後,就散場了,沒約飯局,關係還沒到那份上,不太方便。   回去車上,蔣博坐在副駕,今天有司機在,是助理小朱。   李雪手裡拿著手機,一上車就說:“可以確定已經被拍了,剛才出來的時候,已經有人聯係我了,說是可以幫著公關,我該怎麼回復?”   蔣博連拿手機看的興趣都沒有:“該怎麼回怎麼回,可以假裝商量一下,但是絕對不能真的公關了,照片必須發出來。”   公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是娛樂圈收錢的慣用套路了,總不能直接收,得找個中間人幫忙,不然的話,很容易變成敲詐勒索。   娛記或者換個稱呼“狗仔”,本來就是個辛苦活,案頭工作做得再充足,最後還得落實到實踐上,得“有圖有真相”。   所以偷拍這個過程就必不可少……   有付出,就得有收獲,投入和產出,得有個合適的比例,不然長期的經濟不劃算,很難保證這個行業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爆料出來,帶動報刊雜誌的銷量,固然是一種變現的方式,隻是這種方式太過於傳統,隨著傳統紙媒的沒落,已經不再是主流。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狗仔”偷拍得來的照片,也能算是當事人的一種把柄。   比如,當年董結和潘月明的那場糾紛。   從一開始的董結單方麵控訴潘月明,什麼嗜賭成性,粗暴無禮,還說老潘有小三。   結果被卓韋蹲著拍了一個多月,終於拍到了董結和王大冶激吻的照片,白蓮花一下子變成了黑葡萄,沖擊力那是相當的大。   原來栽贓的那些謊言不攻自破,關鍵是原本大眾對潘月明的負麵情緒,一下子反彈過來,殺傷力更大。   當初大家因為謊言,有多討厭潘月明,現在真相大白,就有多討厭董結。   董結團隊不是沒想過把照片壓下來,具體采用的辦法,就是找中間人,從卓韋手裡,把照片買過來,隻不過卓韋沒同意罷了。   “於東已經上鉤了,接下來事情,你們商量著來,兵姐可以稍微晚兩天再去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