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冪冪(1 / 1)

懷柔影視基地,最早開工是在 95年,中影和星美陸續投資了二三十個億,一直在擴建,基本上都是仿古建築。   《大宅門》和《鐵齒銅牙紀曉嵐》,都是在這邊拍攝的,規模上肯定比不過橫店,但是勝在離京城比較近,方便來回跑。   按照拍攝計劃《驢得水》的室內和城內的戲份,都得在這邊完成,蔣博作為導演,常駐劇組也是題中之義。   起了個大早,蔣博就先開車來到北影小區,把劉老師還有齊世龍和謝飛兩位老教授接上。   車是李兵兵的,沃爾沃 xc90典藏版,用的是 V8發動機,蔣博早上開車庫的時候,也沒想到裡麵會有這麼臺車。   不太符合女明星的氣質,還以為要麼是高級的轎車邁巴赫什麼的,要麼就是非常個性的越野,比如大 G什麼的。   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麼臺看起來十分低調的車子,不過價格可不便宜,指導價 100+了,而且 V8的沃爾沃,還真不太多。   老師考學生,都是隨時隨地的,劉老師一上車就問:“劇組現在已經齊備了,片子你準備怎麼個拍法?”   蔣博還真提前考慮過,應對自如道:“其實拍這個片子不難,分鏡頭腳本都已經畫完了,接下來按圖作業就行,但是我有點其他想法,想請三位老師幫著參謀參謀?”   “有什麼想法?”劉老師有點好奇。   “國內劇組人員的流動性太強,可能一年到頭接活不斷,但是對行業的專業發展。”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國內劇組,一般采用的都是導演中心製,在組成劇組的時候,導演的決策權就會很大。   製片方可能會乾涉演員的選角,但是基本不會太關注攝影,燈光,收音,劇務,等一係列復雜工種的選擇。   至於小配角,甚至龍套群眾演員,那就更不會關心了。   然而實際拍攝過程中,對於導演而言,可能這些職能部門才是關鍵性的決定因素。   導演可能會有固定的副導演搭檔,但是編劇,攝影之類的,都屬於接活乾的類型,並不一定每次都能碰到一塊。   所以每次關鍵職能換人的時候,都得有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   說一句草臺班子,可能也不為過。   謝飛老師插話道:“你是想,把人都整合起來?”   蔣博頷首道:“我確實有這個打算。”   劉老師沉吟了一下:“可以倒是可以,不過養的人多了,成本就是很大的問題,你準備怎麼解決?”   “固定收入,再加上項目提成,應該問題不大。”   “等這次拍完上映之後看看效果吧。”   劉老師沒再提出異議,基本上默認了。   出門比較早,從學校到影視基地,路上幾乎一點都不堵,也就個把鐘頭的功夫,就到了。   設備沒用學校的那些,出麵向中影租來的,型號基本上都是最新的,以教學的名義,租金給打了個骨折。   攝影係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技術控,前一天搬完設備之後,就沒回去。   等蔣博早上帶人到現場之後,機器和布景,都已經準備好了。   攝影係負責帶隊的,是蔣博的學長羅剛,短片比賽拿過幾個獎,之前出去實習跟過幾個組,也算是小有成績。   蔣博看到已經完成的準備工作,就知道有人幫自己把活提前乾了,跟羅剛打了個招呼:“羅師兄,辛苦了。”   羅剛走到蔣博跟前,拍了下蔣博的肩膀:“客氣啥,導演,都是咱們自己的事兒,應該的。”   片場不管其他身份,導演最大,這是業內的慣例,也是規矩。   蔣博也回拍了一下,沒有過多的客套,開始查看劇組的準備工作。   剛掃視了一圈,場景設備基本上都到位了,接下來就是演員的準備情況,提前過來妝發,統一按照排好的順序,進行拍攝就行了。   劇組的工作很順利,可不就廢話嗎……,也不看看是什麼陣容,哪有拍戲還帶老師的……   按部就班就行了,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耽誤時間,需要給同學們機會,進行不同的嘗試,來來回回,反反復復。   好在蔣博的腦子裡,基本上已經有成片了,相當於對著答案在抄作業,需要用到的鏡頭,拋開意外因素導致的 ng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條過。   之前的嘗試,就當是彩排了。   短短一個月的功夫,就已經把懷柔這邊的鏡頭,拍得差不多了。   蔣博拍的已經有點麻木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每天就在監視器跟前,盯著拍出來的畫麵,“過了”或者“再來一遍”,很乏味……   然後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再次出現了。   臨近劇組收工,楊密帶著曾嘉來到了拍攝現場,寬鬆的大衛衣,運動褲,還有板鞋,十分休閑,走的就是個運動風,十分低調。   悄悄的跟老師打完招呼之後,就來到了蔣博的身後,此時劇組稍微得閑,正在準備拍當天的最後一個鏡頭。   “導演好。”楊密小聲打了個招呼。   蔣博也感到一陣香風襲來,扭頭一看,正是楊密站在身旁,手裡還端著杯咖啡。   “師姐好。”   楊密把手裡的咖啡遞了過來:“導演,這是給你的,其他人也都有。”   不管怎麼說,都是從小在劇組混大的,做人做事的基本禮貌,還是比較到位。   在場也就百八十個人,人手一杯咖啡,也不過就幾千塊錢,對於楊密來說,還真不算個事兒。   蔣博接過咖啡問:“你怎麼得空來了?”   在 09年之前,楊密已經拍了很多的電視劇,雖然沒有到大紅大紫的地步,但怎麼著也算是個二線女明星。   對於經紀公司而言,基本上已經能夠算是搖錢樹了。   更何況,榮欣達自從周訊出走之後,除了楊密已經沒有能夠太拿得出手的女明星了。   是新簽了楊陽和李芹,不過那也隻是新人,距離撐場子,還差得遠。   所以即便是為了公司的營收考慮,也會給楊密安排各種片約,代言或者商演,公司都能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