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打臉(1 / 1)

蔣博情緒很淡定,輕輕搖頭:“我沒什麼想法,咱們先聽聽王總怎麼說。”   解除合同就像是離婚,離婚協議都簽了,就差下一步領證,然後你跟我說,答應離婚的時候草率了,不太合適吧?   王忠磊顯然還是沒順氣兒:“我沒什麼想說的,維持現狀最好,等再過兩年,合約到期了,是去是留,都悉聽尊便。”   蔣博輕輕搖頭:“那您跟我說不著。”   “要是這麼說可就沒意思了,我們華宜可沒虧待過你吧?要角色,陳導那麼反對,二話沒說,我就給你了,後來跟著劇組實習,我也給劇組打招呼,給你行了方便,這都是事實吧?   事到如今,做人總不能太恩將仇報吧?”   蔣博情緒還是很穩定:“劇組選角的事兒,您是為了什麼,才把角色給我,您心裡清楚,我們大家心裡,也都清楚。   至於劇組實習,沒錯,我是待在劇組了,但是給劇組拍攝省了多少錢,您心裡不會也沒數吧?”   實話實說,要是王忠磊不提這些,蔣博還是心存感激的,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什麼動機,他手上第一個機會,確實是華宜給的。   以後甭管有多出名,成就有多高,說起來都有一絲香火情。   而且總體來看,蔣博真沒占劇組便宜,白小年這個角色,也算是個重要配角,但礙於蔣博是個新人,頭一回演戲,其實片酬也不高,也就是三十萬,還不是稅後。   也就後來幫劇組省錢了,高群叔以劇組的名義給加了點,走的也是片酬的賬,最後交完稅也就剩下六十多萬。   放在個人身上,六十多萬在 08年的時候,看起來是不少,但是相較於劇組的拍攝成本,每多拍一天,就得增加兩三百萬的預算來說,高群叔還真沒多給。   當然蔣博也不計較,打工人得有這個覺悟,你給公司賺一百塊錢,可能老板能分給你十塊錢就很好了,大多數時候,可能隻有五塊。   再少?   要是再少的話,你該不乾了!   說完之後,蔣博被王忠磊連番擠兌,也不樂意了:“王總,您是前輩了,我就問您一句,兵姐解約的話,是不是按照合同走的?”   王忠磊登時被懟的啞口無言!   好半天才回過來一句:“就算是按合同走,也不能不念舊情不是,公司為了培養她,花費了多少精力和資源,要是就這麼離開的話,我看以後還有哪個公司,敢簽她這樣的人?”   蔣博擺擺手:“咱們不必討論這些虛的,您也不必在這兒,給兵姐上眼藥。於總自有自己的判斷,用不著您操心。   公司給資源,然後藝人收入分成,這些都天經地義,合同也都有約定,憑心而論,兵姐這幾年乾得不錯,不然公司也不會從兵姐身上,分到那麼多錢。”   於冬也插話道:“老王,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別說那些外行話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解決問題。”   王忠磊的言外之意,於冬也聽得出來,不外乎想給埋個刺,避免李兵兵真的加入博吶。   兩家公司是競爭對手,本來實力差距還挺大,現在突然出現李兵兵這個變數,此消彼長之下,就等於是縮小了差距,對華宜肯定不是好事。   蔣博也不客氣:“王總,生意的事情生意場上說,沒必要道德綁架,華宜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你我心裡都有數。   當年花姐帶著一大票藝人,加入華宜的時候,你是怎麼承諾的,後來又是怎麼做的,圈子裡也不是沒人直到內幕。   既然你也認為生意歸生意,不是什麼恩怨買賣,如今最好就不要雙標。”   這話確實很不客氣,就連旁邊坐著的於冬,都被嗆得直咳嗽,王京花那件事,可以說是華宜最不堪的一件往事。   華宜在一開始創建的時候,公司就沒多少人,為了拓展公司規模,先後搭上了馮曉剛等一票導演,還有王京花,帶著一票藝人過來。   給還處在萌芽期的華宜助助聲勢。   人過來肯定不是白白過來的,對於馮曉剛和王京花這種人而言,開工資是沒有意義的,還得是用股份來捆綁才行。   接過臨了倒好,華宜是發展起來了,接過承諾的待遇之類的,卻絕口不提了,就挺不要臉。   不過生意場上見慣了,當初也沒白紙黑字的落實合同,馮王二人,也就認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根本不需要把話擺在明麵上,錢沒給夠,人家就感覺不到足夠的尊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接下來用腳投票就是了,04年和 05年的時候,馮曉剛和王京花接連離開華宜,就是投票的結果。   馮曉剛離開的時候,王家兄弟也沒太放在心上,主要還是不想漲工錢。   當時馮都已經明牌了,說是有了下家,一塊拍電影,待遇比這兒好。   可換來的,還是王家兄弟可愛的倔強,說是不認同這種談漲價的方式,麵對“華宜被掏空了”的言論,王忠軍還放出過狠話:“換成是我走了還差不多,華宜缺了誰都可以。”   越是立這種 ,打臉往往來的就越快,結果就是 05年的時候,華宜花了 10億,收購馮曉剛的公司,雙方重回合作關係。   啪啪啪打臉,打得不要太響亮!   還得是於冬,畢竟是他組的局,目的是為了和解,總不能讓人現場打起來,趕緊岔開話題:“蔣導,我聽說,你前些天去韓董辦公室了,說是約著看片子?”   這點麵子,蔣博還是得給於冬,語氣很平和說:“於總消息靈通,我這片子不是拍完了嗎,得趕緊上映回本,外麵還欠著一大堆賬呢。”   於冬又問:“現在到哪一步了?”   “嗨,合著您不知道,已經送審了。”   “這麼快?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於冬有點吃驚。   電影的後期都很長,一般的劇情片,也得半年往上了,加上送審修改什麼的,再多留一兩個月的時間,加一塊就有七八個月了。   蔣博這片子殺青才多長時間,已經超出了於冬的認知,說實話確實擔心片子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