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你還會回來找我的(1 / 1)

不過於冬現在已經計較不了那麼多了,把正事辦了才是最要緊的。   “那你準備什麼時候上映?”   “盡快,就暑期檔吧。”   過年回來基本上就已經二月份了,組局把劇組拉起來,然後拍攝完成,就已經四月份了,再加上剪輯以及後期,到蔣博吃飯這會兒,已經是 5月 8號了。   暑期檔一般從 6月底到 8月中旬,算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檔期了,大家都放假,看個電影消遣一下,也是正常操作。   最好的時間,肯定是在 6月底,等 7月或者 8月的時候,好萊塢的片子就要上映了,09年那會兒,國產片還真沒有一戰之力。   正常來說,一部電影的上映周期,也就四周時間,單日票房的巔峰,會出現在首周末,過了前兩周之後,後麵的票房就很低了。   該看的都看過了,隻有極個別電影,會出現二刷三刷的現象,沒錯說的就是《戰狼 2》。   暑期檔,加上密鑰延長,以及國運上升期的民族自豪感爆棚,再加上片子,又是一部快節奏的爆米花電影,受眾很廣,口碑空前好,BUFF幾乎全都疊滿了。   《戰狼 2》的票房走向很反常,最高的單日票房是在上映後的第 11天,次周末逆襲首周末,中間出現了五次票房逆跌就很離譜。   上映首日是 7月 27,但是一直到國慶檔期,還能跑到單日兩百萬的票房,它不是冠軍,誰是冠軍!   於冬最關心的還是檔期的問題,領了任務了,隻能硬著頭皮上:“蔣導,王總,你們看,能不能商量一下檔期?哪怕就錯開兩個星期都行。”   蔣博先開口了:“我沒意見,不過學校那邊,上映時間已經定了,就在六月底,正好學校放假了,可以跟著跑一跑路演,也算是暑期實踐了。”   言外之意很明顯,要錯開檔期的話,就得華宜那邊挪了,反正蔣博他這邊是不會動了。   牽涉到學生的暑期實踐,背後站著的是北影那麼大一座學校,就是用來堵王忠磊的嘴。   於冬不軟不硬碰了個釘子,隻能轉過頭問王忠磊:“王總,你看呢,要不咱們這邊,往後退兩個星期,學生實踐是大事兒,可耽誤不得。”   王忠磊也假裝一副很是為難的樣子:“不好意思啊,於總。我這邊也確實困難,你也知道,《遊龍戲鳳》是公司和港島寰亞今年合作的重頭戲,華仔和舒琪的檔期也都已經定了,實在也是挪不開。”   兩邊都不退步,於冬夾在中間為難了,還是蔣博打破了僵局:“既然王總那麼有信心,那咱們就票房上見高低吧,我相信現在的電影市場,能夠同時容納兩部作品同時上映。”   蔣博話說得很快,也很果決,於冬再想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內地和港島合拍片一直是市場的主流,應該說兩地合拍片的歷史很長了,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也一直有合作,但是真正放開限製是在 2004年的 1月 1日,CEPA生效了。   放開性的政策,以及各種便利條件,大大降低了港片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促使合拍片,在短時間內急劇發展。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港島的電影產業,確實更加成熟一些,王忠磊也有硬剛到底的底氣,手裡握著的也算是港臺地區的頂流了。   大可以說一句,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飯局不歡而散。   於冬把蔣博拉到自己車上,苦口婆心道:“蔣導,你剛才不該那麼沖動,華宜那邊的片子,我是看過的,拍得確實不錯。”   蔣博智珠在握:“於總把心放肚子裡,我現在還隻是個新人,華宜那邊,就已經安排了寰亞,還有港島的電影人來對陣。   就現在這局麵,到時候我贏了是贏,輸了也是贏,更何況我也還不一定會輸!”   於冬默然:“你呀你……反正我是沒辦法交差了,回頭你跟韓董解釋去。”   蔣博嘿嘿一笑,算是默認了,不過也提了條件:“等片子過審之後,就麻煩於總了。”   “哦,對了,還得請您幫著給王總帶個話,他還會回來找我的,我隨時歡迎。”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蔣博還是個娛樂圈萌新,新的不能再新的那種,之前根本就沒作品,唯一拍了一部《風聲》,還得九月份才能上映。   至於攝影作品,那玩意兒能叫作品嗎?   給女明星拍照片而已,頂多還有一些私房,也不能拿出來當代表作不是。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華宜加上劉偉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加上華仔和舒琪,等於蔣博被動碰瓷了。   搞娛樂業的,最怕的就是沒話題,沒熱度,那就等於沒流量。   為什麼一有新電影上映,或者新的電視劇準備開播了,就開始傳出來那麼多的緋聞,那是因為大眾就愛看這個。   桃色加八卦,那真是怎麼宣傳都不怕!   蔣博這個也比較類似,不過劇組演員也都是萌新,有點知名度的王老師,也不適合炒緋聞,想想吧要是吵的話,傳出去是什麼樣子!   “震驚!北影院長,劇組潛規則女學生!”   “北影女學生,和她老師,不得不說的那些秘密!”   ……   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能特麼的看嗎?   王老師的前途還要不要了?   北影的名聲,還特麼的要不要了?   教育機構,和老師,可不是娛樂圈的那些男明星女明星,多少要有點使命感和神聖感,臉蛋子不能這麼用!   所以華宜主動湊上來了,對於蔣博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   到時候來一波宣傳,   “華宜不講武德,霸淩北影大一新生!”   “港島片,內地片,孰強孰弱,暑期檔,敬請期待!”   ……   反正話題就很足,一強一弱,一部合拍片,一部純內地陣容,對比差異很大,話題就很足。   而且蔣博這邊,還是純北影作品,也是一個賣點,學生作品挑戰大導演之類的。   再加上北影出了那麼多校友,稍微做點 VCR之類的物料,就足夠宣傳用了,噱頭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