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得整個根據地(1 / 1)

沒見麵之前,蔣博就已經心裡有數,王忠磊是不可能做出讓步的,華宜的體量,在內地影視圈,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當然這是在排除了中影之後。   要是那麼容易妥協的話,也做不成今天這等成就!   電影送審了,蔣博的日程,卻變得更緊張了。   當著王忠磊和於冬的麵,口氣那麼輕鬆隨意,都是為了在戰略上給對手威懾。   已經正麵對壘了,認慫或者緊張,都沒有實際意義。   不如放輕鬆一些,乾擾一下對手的情緒,或許就能增加一分勝算。   不過那些都隻能起到輔助作用。   真正能夠決定勝負的因素,還得是實力,外鬆內緊,就是蔣博現在的思路。   李兵兵人還沒從華宜正式離開,但是工作室已經開始籌備了,辦公地點就選在了光華路 SOHO。   在零幾年的時候,做地產確實是門好買賣,最好的階段應該是在 08年之後,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為了穩定國內經濟,四萬億大水漫灌,確實推高了房價。   當然這裡的房價,並不單獨指住宅,商辦寫字樓什麼的,也都快速增值。   能操控起SOHO這麼大的盤子,潘石億這個人肯定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   不管是事業線的發展,還是跟他老婆張欣之間的是是非非,都很有意思。   當年老潘趕上了海南房地產大爆發,賺了第一桶金,在泡沫破裂之前,成功出逃,在京城一手締造了 SOHO,經歷就還挺傳奇。   回來之後事業上是穩紮穩打,太平了一些,但SOHO是夫妻店,他老婆張欣也在公司,肯定會有矛盾。   張欣這個人,美國留學,華爾街背景,妥妥的一代女精英,而老潘這個人,屬於土生土長的企業家,在張欣的眼裡,跟土老冒也差不多。   觀念認知上的差異,體現在經營思路上,必然會有沖突,好在沒有鬧崩。   隔壁的當當網就不一樣了,創始人李國慶,跟他老婆俞渝,就沒那麼太平了。   鬧離婚,搶公章,就很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還是說回來。   進了工作室,蔣博打量了一下說:“雪姐,你這地兒,稍微有點緊湊了吧?”   “還行吧,暫時也沒多少人。”   “這樣肯定不行,工作室一旦開始運轉,就得有大量的人手進來,到時候再租的話,可能就沒那麼方便了。”   還沒來得及進場裝修,基本上就隻有之前留下大的隔斷,一進來就一目了然,稍微估計一下,也就差不多不到一百平,肯定不夠用。   明星的工作室,其實就是小型公司,隻不過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是圍著明星本人轉就是了。   不過既然是公司,基本的功能架構肯定是要齊備的,行政人員,財務人員,還有負責業務的工作人員,包括不僅限於廣告代言業務,以及影視劇業務等等。   都得需要專門的人來負責篩選,跟進,簽約,以及對接等。   還有化妝師,造型師什麼的,以及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攝影師。   類似於這些專業工種,當然也可以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外包,但那都是非一線,收入不高的情況,才會選擇的無奈之舉。   一線藝人的時間都很寶貴,賺錢都是可以按分鐘算的,不如工作室把團隊養起來。   而且用的頻次也很高,總體而言,並不比外包貴多少,品質和時間上,還更能把控一些。   其實明星工作室,辦公的地方,還是隻是小頭,按照職能劃分的話,零零總總十幾個人也勉強夠了。   辦公的地方集中在一起,也用不了多大地兒,關鍵問題是,除了辦公的地方,還得準備會議室,得氣派的那種。   萬一約了甲方,來工作室開會,得有個像樣的地方吧?   還有化妝間,更衣室,基礎的攝影棚,都是占地方的大戶。   跟優衣庫那種,兩個人進去,就很局促的更衣室不太一樣,明星的更衣室,跟小型服裝店差不多。   借來的,買來的,各種各樣的衣服,百八十套不算多。   進了辦公室坐下,蔣博問道:“這一層還有空餘嗎?”   李雪想了想:“有倒是還有一些,不過麵積都很大了,你也想租?”   “是的,我那邊公司也已經注冊好了,正在找辦公的地方,這邊挺合適,要是有空地兒的話,以後咱們就做個鄰居。”   光華路這邊位置確實不錯,旁邊就是國貿和使館區,京城大部分的影視類,以及文化傳媒類的公司,基本上都在這邊紮堆。   李雪答應的很乾脆:“回頭我把他們的聯係方式給你,你到時候直接約著談就行了。”   “不用了,回頭我讓人聯係一下業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到時候租一層樓下來。”   蔣博現在手頭的錢是不多,也就幾十萬,肯定不夠買房子的,但是手裡的資產卻不少。   當時拍《驢得水》的時候,約定的是出資五五開,蔣博的那一部分,由李兵兵墊付,其實就是借款。   至於任權那邊,跟李兵兵怎麼協商分剩下的一半,蔣博就沒再過問了。   目前拍攝成本八百萬,但是賬目已經做到了一千萬,不是為了做假帳騙自己人,而是考慮到接下來可能的發行分賬方式,提前做的準備。   假如票房能到一億的話,蔣博能分到手的錢,大概是在兩千萬左右,歸還李兵兵的四百萬墊付款,差不多還有一千六百萬。   還有華宜的股票,多出來的五百萬股,按李兵兵的說法是四六分成,相當於蔣博手裡,有三百萬股,隻是還掛在李兵兵名下。   等過了一年,交易限製解除,就算是每股 20元的話,拋出去也有六千萬。   就這還沒算周訊那邊的認購額度。   對於若乾年後,魔都二十萬一個平方的房子,可能隻是杯水車薪,但是對於 08年的京城,租個一層寫字樓,問題已經不大了。    09年京城寫字樓租賃單價,SOHO這種核心區每平方,每個月,大概在 150元,到 200元之間,滿打滿算,一千個平方,一個月也就二十萬。   成交的話,肯定不會是這個價,空置率,長租期,都是談價格的利器。   不是蔣博不想買,而是沒必要,租寫字樓隻是個過渡,以後還是得自己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