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談夢想多俗,談錢!(1 / 1)

嚴格意義上來說,蔣博並不具備獨立執導電影的能力,所依仗的,不過就是腦子裡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把東西拍出來,也就是個搬運工,不改變原有的劇本,結構,甚至光影,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風格。   什麼樣的人,拍什麼樣的片子,像是張一謀這種經驗老到的專業人士,確實能感覺到其中的差異,隻是沒有證據罷了。   蔣博有點心虛,不過很快就掩蓋住了:“師兄,我的意思是,得請你過來坐鎮,自貿協定已經簽了好些年了,好萊塢下一波的沖擊,也很快就要到來。   但是國內的影視產業,依然抱殘守缺,緩慢推進,實在是令人堪憂。   咱們不缺人才,也不缺天賦,關鍵是行裡有限的資源,有沒有匹配到合適的人身上?”   張一謀還是有點猶豫:“你說的對……但是,我需要再考慮一下。”   蔣博有點急了:“師兄,我能問問,你在猶豫什麼嗎?”   “一方麵我要想想,可行性有多高,另一方麵,新畫麵那邊,我還有事情沒處理完。”   搞清楚問題的關鍵,蔣博就心裡有數了。   “新畫麵,是那部《三槍》吧?”   “沒錯,後麵可能還有一部,也在討論。”   應該就是《山楂樹之戀》了,老謀子的習慣,拍一部至少籌備一部,銜接的還挺緊。   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河邊的錯誤》是餘華在八十年代末期的作品,是一部中篇懸疑小說,老謀子準備往驚悚方向改編。   搖了人,都做出一版來了,然後就看到了《活著》的清樣,那時候還沒出版。   老謀子看了一晚上,第二天再談項目的時候,好幾個小時,談的都是《活著》,最後乾脆一拍大腿,問:“你這個還沒人要吧?”   餘華搖搖頭:“還沒出版。”   “那咱們就拍這個吧!”   於是,電影版的《活著》就誕生了,按餘華自己的話說“我現在就是靠《活著》活著。”   銷量已經幾千萬冊了……   蔣博想了想說:“新畫麵那邊,一部片子給開多少錢?”   談理想多沒勁,直接談錢。   “你問這個乾什麼?”   “華宜那邊,前兩年收購馮曉剛的公司,對價是以億為單位的,而且馮還持有華宜的股份,兩百多萬股,認購的時候,是按五毛一股算的,上市之後,這比資產也能過億。”   在國內娛樂圈,導演,尤其是能賺錢的導演,應該是屬於食物鏈頂端的特權階層。   但是在導演的圈子裡,也是有鄙視鏈的,不但隻看票房,獎項和履歷,可能更重要。   比如,老謀子,柏林,戛納,威尼斯,都拿了一圈,甚至還有個東京電影節影帝的頭銜,那肯定是妥妥的第一梯隊領頭的了。   再加上奧運會的總導演履歷,瞬間超凡脫俗,一騎絕塵,成為“國師”。   可是地位上去了,錢呢?   蔣博抓住的就是這個機會。   08年 09年那會,應該算是張一謀一個巔峰期,名聲和心態上的巔峰期,與之相匹配的,應該就是待遇上的提升。   但是從目前傳出來的風聲看,張偉平並沒有給到足夠的尊重,兩人之間漸行漸遠不可避免。   錢給不夠可是個大問題。   蔣博不需要在背後說什麼壞話,隻需要讓他這位師兄,在行業內有個參考標準就行了。   剩下的,他自己會明白。   果不其然,聽完馮曉剛的財務狀況之後,張一謀的臉色,開始變得不太好看,不過終究沒說出什麼話來。   沉默了一會,跟蔣博開始談起了可行性:“你應該知道,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是兩碼事,我這些年的教訓,你應該也知道。”   說來說去,還是京圈的那點破事兒。   老謀子按地理意義上劃分,應該是屬於西北圈,但是他本人,並沒有那麼在意。   跟京圈之間的矛盾,怎麼說呢……,就很奇葩。   京圈的人,基本上都出身京城的各個大院,打小的成長環境,跟一般人就不一樣。   不提福利待遇的問題,即便是災荒年代,不愁吃喝也隻是基礎,背後有人托底,那麼自然就敢大膽往前沖。   出了問題,大不了重頭再來。   換成一般人家的孩子,那得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搞不好出點紕漏,不是說失敗不失敗的問題,人可能就涼了!   所以從小生長在大院裡的孩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都會有一種盲目的自信,而且能夠接觸到,大部分普通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信息。   久而久之,從心底裡,對於大眾的看不上,也就開始在京圈裡蔓延開來。   老謀子是個有才的,麵對京圈那幫人,彎腰低頭根本不可能!   更何況,京圈那幫人,要的也不是外來的合作夥伴,說是當狗可能有點過分,但最起碼得是個捧哏的。   京圈惦記影視圈的一畝三分地,老謀子這桿大旗又不聽招呼,利益紛爭,傾軋,對抗,肯定就接踵而來。   所以長久以來,老謀子在京城影視圈的中上層,一直沒被公平的對待。   好巧不巧,蔣博最近,也算是跟京圈杠上了,果然是師出同門!   “時代不一樣了。”蔣博沒那麼悲觀:“以前他們那些人,能夠占據優勢,是因為信息差的存在。   但是現在網絡通信技術越來越發達,信息差會越來越小,他們的優勢也就越來越少。”   想想也是,你能看到的,我也能看到,說不定我知道的比你還多,憑什麼還要看你裝逼!   “咱們還是聊正事吧。”蔣博把話題又扯了回來:“我以為憑借院校的專業資源,以及金融服務的支持,還有中影的協作,做點事情出來,問題應該不大。”   “等公司成立之後,請沫姐過來擔任高管,同時請嫂子也來,擔任母公司的有限合夥人,這樣一舉兩得,把你的後顧之憂,全都給解決了。”   商量事情,就是談條件,蔣博算是有誠意的了,活要乾,錢給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