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信托(1 / 1)

票房,蔣博當然很關心,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整活。   不過電影上映之後,導演能做的,確實已經很少了,尤其都已經要結束首周了,接下來就交給觀眾。   票房過億,肯定回本了,接下來就看能賺多少。   王常田比蔣博還上心,一大早,電話就打過來了。   “蔣導,沒想到啊,你還給來了個大動靜,這下宣發就好做了!”   蔣博一看時間,才特麼五點:“都說寧願三歲沒娘,不願五更離床,王總,你這一大早,就擾人清夢,可不是君子所為。”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過你可不夠意思,這麼大的事兒,也不提前透個氣,虧得我和於總,還把你當哥們。”   “沒落定的事兒,我跟你們說,你們也得能信?   行了,王總,要是沒什麼事兒的話,我掛電話了。”   “別掛,別掛,還真有事兒找你,聽說華宜那邊,已經開始給院線返點了,你怎麼想?”   “確定嗎?”   “當然確定,不確定的話,我也不能大早上找你。   我手下一個經理,在魔都跟那邊院線的經理是老鄉,兩人都快處成把兄弟了,昨天晚上人喝倒了才問出來的消息。”   院線返點,也算是一種行業潛規則吧。   一般來說,可分賬票房的百分之五十,歸電影院,院線拿走百分之七,發行方和製片方拿走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三。   如果電影院和院線,同屬一家公司,那麼他們將獨享這百分之五十七,製片方和發行方的關係,也與此相類似。   返點的話,肯定要返給院線,不然的話一家一家談,沒有意義。   “返點確實是個問題,這樣,勞煩你和於總,先跟王忠磊談一下,讓他不要這麼做,這是在破壞競爭規則。”   王常田有點遲疑:“蔣導,這恐怕沒什麼用吧?”   蔣博還是堅持:“你們按照我說的做,之前我已經被小王總告黑狀了,電話都打到韓董那裡去了,咱們得謹慎點。”   “行吧,我這就給於總打電話。”   王常田瞬間搞懂了蔣博的意思,不是不動手,而是先禮後兵。   防守反擊這種事情,也算是傳統手藝了。   ……   上午,蔣博回了公司。   老爹不在京城,蔣博肯定懶得往西城跑,就讓那邊的經理往東邊跑一趟。   約的是上午十點半,就在公司見麵。   蔣博十點二十五到公司,人已經到了,就在會議室。   說是人來了已經五分鐘了,蔣博直接就往會議室過去。   對於人才,蔣博一直都很尊重。   在約見之前,他已經拿到了來人的資料,來人叫餘驍,國內 top2金融專業,然後哥大學的精算,之前在大摩工作過,也不知道老爹是怎麼把人挖過來的?   “餘總,久等了。”蔣博進門先握手,簡單打了個招呼。   餘磊多少有點社牛在身上,完全沒有海歸精英的做派,倒是挺接地氣,簡單握了握手:“小蔣總客氣了,我也是剛到。”   寒暄兩句之後,三人都落座,李雪也在。   她才是公司真正做事的人,蔣博就是個甩手掌櫃,所以得了解內情,以後少不了兩邊還要打交道。   還是蔣博先開口:“那咱們就直接談正事?”   兩人點頭,蔣博繼續:“餘總,我這邊的訴求,你應該已經清楚了,接下來該怎麼做,麻煩伱給李總介紹一下。”   餘驍站起身來,分別遞給蔣博和李雪一份紙質材料,然後把投影儀連上,開始介紹起來:“小蔣總,李總,我整理了一下,咱們這邊的訴求,簡單點說,就是要債務融資。   不過能提供擔保的資產比較復雜,包含版權這一類的知識產權,還有分賬票房這一類的應收款。   以及接下來,可能涉及到的,一部分項目的投資份額。   基本上就是這些,沒什麼錯誤或者遺漏吧?”   整體來說,思路還是比較清晰,蔣博點點頭:“大體上都沒問題,不過你少算了一部分,我手上目前還有華宜的原始股。   是三百萬股吧?”   說著他還看向李雪。   李兵兵手裡的股權,除了一開始作為演員認購的那一部分之外,都在工作室的名下掛著,實際上也就都在李雪手裡。   李雪湊近蔣博耳邊,補充道:“我姐說了,那五百萬股都歸你支配,到時候把買股票的錢,再補回來就行了。”   聽完,蔣博有點沉默。   李兵兵送的這份禮太大了,美人恩重,以後恐怕不知道該怎麼還!   不過眼下不是想這個的時候。   蔣博更正道:“不好意思餘總,是五百萬股。”   餘驍有點不好意思:“抱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我疏忽遺漏了,回去加上。”   蔣博搖搖頭:“這不怪你,是我提供的資料裡,並沒有提及這一項,你的工作還是很全麵的。   麻煩繼續。”   餘驍調整了一下,繼續介紹:“二位也知道,國內的私募基金,還不是很正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代客理財服務。   所以工作的重點,還是應該讓投資人認可。   我直說了吧,目前基金的主要客戶,還是山西的那些煤老板,他們對於版權和應收款,並不是很感興趣。   反倒是對於電影的投資份額,更加青睞。   要是咱們這邊可以考慮的話,拿出一部分份額,溢價賣出去,也能達到融資的效果。”   蔣博輕輕叩了叩桌子,節奏並不輕快,半晌問道:“投資份額的話,能溢價多少?”   “五成,甚至一倍,主要看是什麼類型的項目。”   蔣博還是不死心,追問:“資產擔保融資,一點都沒戲?”   餘驍肯定:“單靠基金的話,肯定沒戲,到時候項目標的做出來,短時間內,不一定有人認購。   不過蔣總那邊,已經在籌備做信托了,到時候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蔣博有點疑惑:“不是說信托的管理,比私募還要更加嚴格?”   餘驍笑了笑解釋:“理論上來說,確實管理更加嚴格,但那是對信托和私募分屬兩家結構而言。   咱們的情況是,信托和私募,都在咱們手裡,同時掌握兩邊,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蔣博瞬間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