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票房(1 / 1)

發布會是在周二,路演還在繼續,蔣博是專門飛回來的,劇組已經飛廣州,王老師也已經過去了。   把老謀子送上車,沒有了外人,李兵兵看蔣博的眼神都變了。   深情中,還帶有一點崇拜?   上車之後,眉眼之間,就更掩飾不住內心的需求。   車是房車,GMC,前後有隔斷。   開車的是小朱,已經是自己人了,不需要擔心,大姐姐也變得放肆起來。   蔣博能做什麼?   當然是滿足她!   都說權利是男人最好的興奮劑,對女人來說,掌握了權利的男人,又何嘗不是……   不過京城的大馬路上,也是新的體驗。   路程隻有不到二十公裡,但是京城的交通狀況,你懂的~   等到了紫玉山莊,都已經一個鐘頭之後,大姐姐戰場都打掃完。   黑斯開了口子,不過不影響繼續使用,蔣博一邊摩挲,兩人開始聊天。   “你明天還要飛廣州嗎?”   “暫時不過去了,公司的資金有點緊張,接下來要用大錢了,得趕緊解決一下。”   “那院線那邊?”   “院線那邊,王總和於總,都已經做了工作了,接下來主打我那位師兄監製,熱度已經做起來,我過不過去,影響已經不大了。”   “公司缺錢是因為要上新片子了嗎?”   “是準備上新片子了,目前編劇組、攝影組、還有美工道具組的架構,已經基本搭起來了,接下來還要往裡進人,不抓緊拍片子的話,實在養不起呀~”   “還缺多少?”李兵兵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   蔣博有點意外,倒不是因為大姐姐問,之前拍電影,就是她出的錢,任權的錢,也是看在她的麵子上才投的。   隻是這次明顯不一樣,已經把老謀子挖過來了,新開的片子可能不止一部,財務風險,一下子就大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大姐姐還願意出錢,實際上是需要很大勇氣。   畢竟電影這玩意兒,誰也說不準,大導演也不是沒有翻車的時候。   蔣博心裡很感動,不過感動之餘,錢肯定不能再收了。   “暫時用不上,兵姐,總不能一缺錢,就找你借吧,我想想其他辦法,得讓公司的財務能夠獨立。”   “沒關係。”李兵兵還挺堅持:“反正我的錢,暫時也用不上,而且片酬還有代言費,每年都在往上漲,我也花不了那麼多。”   蔣博想了想說:“其實你可以這麼著,反正你現在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也乾過製片人,對電影的那套流程也熟悉了。   以你的人脈,在圈子裡收一收本子,然後拿回來篩選一下,自己組盤子,把片子拍出來,多給自己留條路,順便還能捧一捧自己。”   市場競爭永遠很激烈,大導演就那麼幾個,不是說成了大導演,就能力一定是最頂尖的,但是投資人就認這個。   換個其他人來,你可能實力也很強,但是就是拉不到投資。   不然的話,咱們吳戰狼也不用,為了拍電影,還得抵押房子了。   小破球的郭導,也不用到處化緣,劇組的道具白嫖,身上都帶個二維碼讓人直接掃。   額!   郭凡!   打錢!   “自己拍?”李兵兵有點遲疑。   也很正常,還是那句話,演員和導演之間,存在著很厚的壁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導演,說到底其實就是個笑話!   那玩意兒,拍出來的,並不是電影。   而是一種新的變現方式。   就跟綜藝大電影一樣,比特麼的《小時代》四部曲還爛。   要知道《小時代》還能叫粉絲電影,不管怎麼著,人家有錨定的觀眾群體,就是拍給郭小四的書粉們看的。   互聯網很發達,賣書已經不賺錢了,電影就是換個形式,把書上沒賺到的錢,從賣票上賺回來。   但是綜藝大電影,那是個什麼玩意兒?   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留意到,片子開頭的龍標下麵,給的公映許可,是“電審紀字”……   翻譯翻譯,什麼叫“紀”?   那特麼的是紀錄片。   誰敢想象,紀錄片還能賣七個億的票房……   陳曉卿來了,都得直呼斯高億……   說回來。   蔣博點點頭:“對,就是自己拍。   公司以後的大方向,其實是要做大製作,這是之前和韓董還有張院長一塊定下來的。   當然並不意味著,故事片,文藝片方麵,公司要完全放棄,隻是可能會控製成本,片酬上肯定受影響。   大製作演員發揮的餘地並不多,小成本收入上滿足不了你的期待,所以我才說,你可以考慮下,自己捧自己。”   蔣博指的大製作,實際上是要推進電影產業的工業化。   簡單點說,就是通過拍片子成本的付出,推動上遊影視相關科研,製造業,還有相關後期、特效等服務業的發展。   更進一步說,有了硬件的支撐之後,除了可以用在電影上,電視劇市場,以及遊戲市場,同樣需要視頻類相關產業的應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電影票房,國內的話,可能最多也就大幾百億,但是加上電視劇市場,還有遊戲產業,盤子就足夠大了。   更何況,國內技術領先之後,可以跟好萊塢一較高下,還可以輻射整個東亞東南亞市場。   反正他們的電影市場,已經被好萊塢占領了,換成國內的大片,也沒什麼大影響。   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想要一個產業發展,首先得讓人能夠看到其中的錢景和前景,不然沒有人會願意投資,更沒有人會選擇相關專業。   人和錢都沒了,還談個屁的產業!   “但是我隻會演戲。”李兵兵的心態,說白了,就是不敢冒險。   也不是那種絕對的不敢冒險。   同樣是拍電影,蔣博敢組項目,她就敢投錢進來。   還是同樣的項目,讓她自己主控,就不太敢做了。   “沒事兒,我可以幫你把把關,再說公司幾乎有劇組的全套工種,不管哪一部分搞不定,公司都能兜底。”   蔣博組建全工種模式的好處,這就體現出來了。   可以整體湊齊了,搞幾個劇組出來。   也可以分拆著用,幫別的劇組,查缺補漏,完善功能。   “我再想想吧。”   “隨你,都可以。”   “到最後票房你估計有多少?”   “今天已經破億了,一般上映首周的票房,會占到總票房的四分之三左右。   保守估計的話,一億五問題不大。   不過今天師兄這事而一鬧,後麵會怎麼樣,還不太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