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宋‘戰神’,劉義真(1 / 1)

東晉,義熙十三年。   時值仲秋,崤函古道。   奔騰澎湃的大河洶湧咆哮,滾滾東逝,巍峨險峻的秦嶺綿亙蜿蜒,直入雲霄。   潼關,就在這峨峨秦嶺之下,滔滔大河之畔。   天際微微泛白,薄薄的青霧縈繞在秦嶺山間,隨著晨風緩緩飄動。   “我,我這是穿越了嗎?”   潼關城內,一間稍顯破舊的瓦屋內。   身著鑲紅紋綾袍,禪衣,頭戴三梁冠,左手拇指上戴著個翠綠韘(she)(扳指)的劉義真,看著盆中水倒映出的那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怔怔出神。   伸出白皙的手指,好奇又有些不可思議地輕輕觸摸了下稚嫩青澀的麵龐,又如同觸電一般立馬收了回來。   水中那雙原本還有些呆滯的眼神,在這一刻突然光彩大放,靈動而深邃。   “還真是,哈哈,我居然沒死?”   劉義真再次伸出手指,輕輕摩挲俊秀的臉頰,咧著嘴笑了起來。   他本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青年,因為一場車禍身亡,誰曾想眨眼間,魂穿千年,附身在一個小兒身上。   莫名的記憶從腦海中湧出,前世今生的畫麵不斷交織融合。   劉義真終於知道他附身的這個小兒是誰了,或者,他自己是誰了。   劉義真字車士,身份尊貴,七歲那年因其父劉裕的功績被皇帝冊封為桂陽縣公,食邑千戶。   在劉裕幾個年歲稍大些的子女中,他最得劉裕喜愛。   年初劉裕征伐姚秦,特意將其帶在身邊,美其名曰:“培養吾兒治國理政之才能。”   昨日下午他跟隨著討秦的父親率大軍剛剛進入潼關關城。   “劉裕的第二兒!還是縣公!”   對著盆中水劉義真嘴角勾起滿意的弧度。   貌似隻有上天眷顧的幸運兒才能在穿越的時候附身為王侯子弟。   至於劉裕何許人?   一時之雄主,定亂代興之君,南朝第一帝!   華夏歷史,特別是秦漢以降自魏晉,以布衣匹夫之身,匡扶社稷者,漢高而外,莫過於劉寄奴。   他東滅慕容,西除姚秦,勘定內亂,收復青齊,起匹夫而並六合,雄才偉略,烈於魏武。   現在的劉裕雖然權勢滔天,早已成為江表的實際掌控者,但他還是以大晉的臣子自居。   去歲末出兵姚秦前夕,朝廷進授其為相國、總百揆、揚州牧、領征西將軍,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綬、遠遊冠,位在諸侯王上,加相國綠綟綬。   “有這樣的老爹,這樣的身份,似乎還不錯!等等......”   劉義真嘴角的弧度突然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凝重。   給劉裕當兒子確實不錯,可自己附身的這家夥是劉義真啊!   莫看他虛歲不過十二,卻是個十足的坑貨。   他鎮守長安肆意妄為,導致民心喪亂,關中丟失,自己也差點成了匈奴人的俘虜,後世眾多網友戲稱其為‘劉宋戰神’將他與朱祁鎮並列。   更悲催的是這家夥在後來的皇位鬥爭中失敗,十七歲就被朝中權臣殺死在新安郡。   “不行!決不能坐以待斃,更不能重蹈覆轍。”   看著盆中水倒映出的俊美稚嫩的臉頰,劉義真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既然穿越而來成了這劉義真,那我就替他換個活法!不僅要守住長安,守住關中,那把南朝天下唯一的椅子也要坐得,誰都不能阻止。”   “就是......”   “若要守住關中,改變關中得而復失的局麵,麵對赫連勃勃這樣威震天下的雄主,我又該如何做?”   劉義真瞇著眼走到窗邊,望著東邊的山頭上升起的紅日,捏著下巴努力回想著記憶中關於晉末宋初這段歷史的記載。   若記得不錯,就現在的天下局勢而言,對於東晉和剛剛建立的宋臺,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這個月底劉裕將完成他滅亡姚秦,一統關洛的戰略構想。南朝宋、齊、梁、陳四代的版圖此時最為廣大,軍事實力也最為強橫。   “一切的變數似乎都在關中收復後!”   根據前世史書上記載,劉裕進入長安後不久,留守建康,執掌朝政的尚書左仆射劉穆之因病逝世,劉裕不得已東還。   鎮守長安的劉義真因為年紀尚幼,威望不足,眼見著輔佐他鎮守關中的兩位大將王鎮惡、沈田子之間矛盾激化而無力阻止。   最終王鎮惡為沈田子所殺,沈田子為長史王修所殺,關中局勢一度陷入混亂。   此後近半年的光景,關中局勢卻相對安寧,想來是王修和宋臺努力的結果。   奈何劉義真胡亂作為,在左右蠱惑下殺掉了王修。王修死,關中人情離駭,無相統一。   於河套之地建立夏國的匈奴大單於赫連勃勃見狀,乘機南下,關中盡歿其手。   劉裕身邊能征慣戰者如蒯恩、傅弘之、朱齡石、朱超石、王敬先、劉欽之等盡皆為赫連勃勃所殺。   宋臺因此實力大損。   “根由看似都源於王鎮惡和沈田子之間的矛盾,但若說沈田子敢擅殺大將王鎮惡,恐怕就不單單是兩人之間的私怨那麼簡單。”   “王鎮惡出身名門,其祖父乃前秦丞相王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於關中之地聲名顯赫,沈田子敢殺他多半還有其他原因。”   “要破局,得鬧清楚二人之間矛盾的因由,而後對癥下藥。”   “至於王修,此人身份也不簡單,出身京兆王氏,乃前秦京兆尹、諫議大夫王攸之孫。以他的才華加上王氏在關中的影響,不僅不能殺,日後還得重用......”   “桂陽公!”   卻在這時,房門外響起了一個略微沙啞的聲音:“宋公於大堂升坐,讓您過去!”   “知道了!”   劉義真收回思緒,整了整衣襟,換做一副童真的麵孔,轉身向著外間走去。   守在外間的幾個童仆見狀,躬著身子為劉義真拉開了房門。   屋簷下,一個二十出頭,身著白色紗衣,頭戴漆紗籠冠的年輕謁者率領十數名甲胄儼然,手持戈戟的軍士警惕地守在四周。   劉義真瞥了眼那名謁者,腦海中頓時冒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劉乞。   此人乃其左右親信之一。   史書中記載:“義真年少,賜與左右不節,修常裁減之,左右並怨。因是白義真曰:“鎮惡欲反,故田子殺之。修今殺田子,是又欲反也。”   義真乃使左右劉乞等殺修。   印象中,劉乞不壞,對劉家也忠心,又是彭城綏輿裡劉氏遠親,劉裕安排他做自己的親衛,看重的正是他的出生和德行。   想來還是劉義真太小不懂禦下之術,劉乞等人又見賞賜常被王修裁剪從而心生怨恨,日積月累,這才進獻讒言鼓動劉義真殺了王修。   時也,命也!